摘要:防水性能是建筑物最为重要的一项使用功能,建筑工程防水效果的优劣将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同时也将决定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当中人们一直都在致力于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性能。目前在建筑工程当中所应用到的防水技术多种多样,各种新型防水材料也是层出不穷。为提高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提高建筑质量水平,便应当就当前建筑防水工程技术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据此,下文将就对目前我国建筑防水工程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展开具体探究。
关键词:建筑;防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对策
引言
建筑防水工程的屋面防水是一项实用性强、技术性强、综合性的重要工程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的应用防水材料可以避免发生渗漏和浸水的现象,从而保证了建筑物的有效使用功能,进而延长了建筑物的有效使用年限。它对保证建筑物的有效使用功能和年限、改善用户居住环境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建筑防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或在材料选择上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建筑防水行业在应用技术水平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当前的建筑防水行业仍然处在市场管理不规范的阶段,致使不合格材料充斥市场,材料选择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防水工程质量,因此选择恰当合理的防水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仅要提高对施工工艺的研究水平,更要确保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达标,从而保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1.2设计不规范,不按照防水基本程序运作
据防水施工程序规定,专业队须先沟通检查图纸,领会设计目的,并且确定防水形式。要清楚了解现场条件,掌握好防水以及其他工序,并且要对工程对象提出具体全面的防水施工方案。最后要经过设计方、建筑方、总包等几方确认无误以后再开工。但是现在普遍现象是,设计人员不了解防水专业知识,以为套用设计模板,标准图集就万事大吉。然而细节节点直接关系着防水工程质量,很少有建筑师去认真琢磨,仔细推敲。而有的防水工程施工企业更加不负责任,没有方案在手,达不到开工条件,只顾着抢工期,盲目进行作业,势必会造成建筑物漏水。
1.3监管力度不足
导致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较低的另一项主要因素是对防水队伍未进行严格的审验检查,由此便造成了部分质量不过关、技术能力差的队伍包揽了防水工程。这些专业素质较低的施工队伍常常是采用低价与高回扣的方式来获得承包资格,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便时常会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的发生,导致防水工程的质量远远无法满足于工程建设要求。在这一方面建设单位片面性的追求低价心理是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另外,施工总承包仅对验收前后短时期内的防水性提出了要求,而导致工程长期性的安全质量得不到应有的监管保障,使得工程安全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
2.1外墙防水施工
建筑物外墙防水施工主要包括外墙窗口、混凝土墙板、小切块这三个方面的防渗透工作。在房屋建筑中,小切块本身的干收缩性相对较强,所以,在将其正式投入到工程施工中前,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长时间的管理和养护,改善其自身性质,从而使其可以更好的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为了预防小切块在上墙之后出现收缩裂缝,引发外墙面产生渗漏问题,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不可以使用养护时间在28d以内的小切块。而对于已经满足基本施工要求的小切块,在将其正式投入到工程项目中时,施工人员需要将其放置到适当的环境中,预防其在存放期间受侵蚀。在进行混凝土墙板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进行,确保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如果建筑外墙窗口处存在的缝隙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处理,也极容易产生渗漏问题。因此,在建筑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在完成窗口施工工作后,可以选择密封胶对缝隙进行填充,并在窗口的下槛处设置泄水口,以此来预防雨天下槛处不会因为积水现象而出现渗漏问题。
2.2屋面防水施工
同外墙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技术相同,屋面施工技术也需要十分规范。首先,在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需要确保浇筑工作的整体性,不可在浇筑期间出现浇筑材料结团或者是离析的情况,保证整个浇筑工作的连续性,从而预防空隙或者是冷缝的出现。在混凝土振捣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需要将振捣器按照垂直的方向插入到前一层混凝土之中,以此来保障新浇筑的混凝土可以同之前浇筑的混凝土完美融合,避免新旧混凝土间产生裂缝。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如果混凝土表面水分被大量蒸发,体积就会收缩,产生开裂现象,导致混凝土耐久性和整体性受到较大影响,引发裂缝问题,影响混凝土材料整体质量。因此,在养护阶段,施工人员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和收浆完成后,尽快对其进行洒水和覆盖养护,并确保养护时的用水同混凝土搅拌阶段的用水性质相同。一般情况下,这种养护工作需要持续7d时间。
2.3防水涂料
防水涂料在投入使用前,是一种可流动且黏稠的液体,对建筑外部及内部进行无接缝粉刷后,就会自然硬化在建筑表面形成一层防水效果佳的涂膜,保证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防水涂料具有防水效果好、黏结强度高、施工速度快、温度适应性良好、易维修的特性,并且其特性均优于防水卷材。现阶段防水涂料可分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丙烯酸酯类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无机型防水涂料等,其中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挥发性高,经空气挥发后就会形成无缝隙的硬化防水层,可分为I型、Ⅱ型这两类,I型的主要组成物是聚合物乳液,加比例极小的无机活性粉料,将其混合后投入使用,待硬化后会在形成一层柔性涂膜。Ⅱ型的主要组成物是无机活性粉料,加比例极小的聚合物乳液涂料,将其混合后投入使用,待硬化后会在形成一层弹性水泥涂膜。
2.4防水设计
建筑工程的防水设计应从实际的建筑防水特点与要求出发,根据建筑防水工程位置的不同,将其分成多个分项工程,其中包括地下防水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厕浴间防水工程、外墙墙面防水工程、板缝防水密封工程等。建筑工程防水设计应考虑到工程防水要求,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当设计者在对建筑防水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考虑到建筑的重要性,依据建筑的使用功能、防水年限、使用年限等制定相应的防水要求,设计防水构造图。设计防水工程还应考虑到建筑所在的地域、自然等因素,合理选取防水方案,由于建筑工程所在的地质、水文、气候、建筑结构等因素都会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设计者应考虑到建筑建设的主次,选择最佳的防水方案,保证建筑工程的防水效果。设计者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特性,注重其与重点防水位置的结合,按照设计要求来严格执行防水工程的设计,贯彻落实防排结合的处理原则,注重防水层的整体性于结构的结合、其节点构造部位的防水能力、多道防水设防,选用适合的防水材料,运用最佳的施工方式,制定出适宜的施工方案。
3.结束语
建筑物的防水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一旦防水质量不到位将会造成建筑物的后期使用安全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使得建筑物的正常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因此,科学合理的新型建筑防水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其进行研究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徐辉.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防水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248.
[2]吴有华.浅析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2):29~30.
[3]李建增.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6):157~158+160.
论文作者:桑永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防水工程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外墙论文; 将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