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分析论文_龙满龙

衡阳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干预的6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将手术之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的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实行对比分析,以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的诊断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4.12%、83.33%,误诊1例,漏诊2例,符合率92.5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判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疾病发展现状以及预后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效果

淋巴结转移属于宫颈癌中的主要预后因素,对于外科治疗的早期子宫颈癌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在5年内的生存率会显著下降,最低可以达到50%。宫颈癌根治术之后患者的盆腔局部转移淋巴结清扫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对于无转移的淋巴结清扫有可能导致不良的副作用[1]。所以,虽然淋巴结转移不存在分期,但是对于是否存在转移的判断有着较高的依赖性以及要求[2]。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干预水平,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为例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干预的6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40例患者平均年龄(41.6±15.5)岁,平均体重(62.14±4.4)kg。按照国际妇产科协会的标准40例患者可以划分为IA期4例,IB1期12例,IB2期21例,IIa期3例。临床病理类型主要是以腺癌与鳞癌为主。

1.2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均应用Mindray DC-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实行检查。在诊断开始之前让患者保持8小时内空腹并确保膀胱充盈有尿意。另外,检查时让患者采取仰卧位对盆腔进行检查,观察患者宫颈癌的子宫腔、子宫腔两侧位置当中的淋巴结大小、数量以及内部回声。术后: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切除相应的子宫并清扫淋巴结的标本实行病理性检查。

将手术之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的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实行对比分析,以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的诊断结果。

1.3疗效判定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当中的一般资料、检出结果等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式表达,例如(3.2±1.1)。当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4.12%、83.33%,误诊1例,漏诊2例,符合率92.50%。详情见表1。

3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的高发类型,相关统计显示全球每年因宫颈癌死亡的女性数量超过20万例,我国在其中的占比较高。近些年伴随着宫颈癌的临床发病率不断提升,年龄特征呈现出了双峰状,高发年龄段为35至39岁以及60至65岁[3]。

宫颈癌本身属于病因复杂、发病速度快等特点,临床中与吸烟、不当性行为、孕产次数过多、病毒感染等相关。宫颈癌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属于是否可以采取放疗治疗的重要适应症之一,所以临床中对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着较高的依赖性以及准确性要求[4]。淋巴结转移属于宫颈癌常见的转移途径,存在发生比较早的特点,一般是先转移后闭孔、髂内外、髂总主动脉旁、腹主动脉旁等,发展到了晚期会逐渐转移到锁骨上。另外,宫颈癌的分期当中淋巴结转移并不属于分期标准,但是发生转移之后对于预后会形成直接影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质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转移性淋巴结时可以有效的显示部位、大小、形态、结构以及周边器官等情况,目前已经可以应用在血流分布形式方面的检查中,可以将淋巴结换分为无血流型、周边型、中心型、周边型联合中心型[5]。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4.12%、83.33%,误诊1例,漏诊2例,符合率92.50%。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灵敏度与特异性均达到较高的标准,可以清晰的展现患者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周边器官等状态,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另外,对于本研究中仍然存在误诊与漏诊的情况,通过分析之后认为主要原因为:1、淋巴结的体系比较小,通过超声诊断时无法准确判断,特别是对于直径未达到2mm的淋巴结很难准确的识别;2、淋巴结的转移范围过大,可以并不在宫旁部位而是在周边器官中,如果扫查范围不足很容易导致漏诊现象的发生;3、超声诊断时对于宫旁组织的子宫韧带、耻骨韧带等无法准确辨别,导致在定位时无法准确的解剖定位。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判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疾病发展现状以及预后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汪侠,李振华,解宝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6):1009-1011.

[2]高义军,张亚杰,周红萍,等.MRI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宫颈癌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8):1242-1245.

[3]张航.多普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对比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9):988-991.

[4]郝奕,马建红,丁洁.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10):1733-1734.

[5]杨虹,刘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癌及评估病灶内血管情况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4):5491-5493.

论文作者:龙满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分析论文_龙满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