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芳村-新世界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认为“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的最高境界。”建筑元素应与景观因素相互结合,建筑的造型、色彩、风格等都应恰如其分地于景观相互呼应。而公共休憩空间是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城市的重要片断。不仅是由物质形态要素构成的,更是由人的情感和各种文化因素决定了其内涵。本文以荔湾湖公园一湖边地块的咖啡厅设计为例,通过调查并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对建筑空间与景观设计的相互关系进行剖析。
关键词:建筑;空间;设计;景观;自然融合;
在建筑学和景观设计学的领域里,“空间”一直被认为是最纯粹、最本质、最不可缩减的概念。人是在空间中运动,并与其他人交往,空间是具有社会性的。在当今城市设计中,除了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等具有明确行为意义和功能性场所外,人们还需要一个舒适、优美的人性化公共休憩空间供其休闲、娱乐,它是整个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居民公共闲暇生活时间增多要求城市提供相应的休憩空间,而现有的城市休憩空间的不足和分布构成比例不够合理已影响到市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公共休憩空间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程以公园某一地块为例,根据周边环境情况,设置咖啡厅作为人们休憩建筑场所,以满足实际需要。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坐落于广州市少年宫北面,与流花公园相连通,东面为蓓蕾剧院以及广东画院,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景观朝向良好。该地块处在公园交通便利位置,东面为蓓蕾剧院,附近设有露天茶座。由于该地块属于少年宫所拥有,仅对少年宫内部教职工开放。而少年宫内部对公众开发的休憩、等候空间严重不足,当子女在课室上课的时候,等候的家长往往只能在户外以及楼梯过道上席地而坐,且等候时间较长,因此对一个户内悠闲空间的需求很大。
本人经过实地调查发现,现状情况为由于少年宫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对公众开发,只在有课程安排时间内对外开发,因此访问者的数量在时间上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平日课程从17:30开始,因此湖边活动人数会增加,假日课程则大多在18:00完结,因此在17:30之后人流会减少。湖边植物茂密以及傍晚光线不足,考虑安全因素,湖边活动女性比男性少,而活动的一般与男性结伴。以平日18:30人们活动为例分析,湖边共有20人活动,其中老年人活动大多与环境有互动,散步或利用座椅休息,而青年人的活动选择数量最多的为电子产品。另一方面,进食也占了约五分之一的比例。
调查情况
根据现状情况和实际调查所得,本人设计了咖啡厅作为提供给家长等候的休憩空间。本人希望通过加入一种现代的建筑风格和结构体系,以及各建筑单元相互围合的关系来营造一种休闲、惬意同时又能和用地有机结合的建筑。咖啡厅以综合建筑的组成方式分为几大功能区,包括了用地东南侧的公共咖啡区,北侧以及西侧的独立包间,还有室外的露天咖啡区以及休息区。人流主要入口在用地东南侧,可进入销售区,随后通过入口广场与具有引导性的折线形状的内庭景观到达各休息区。
公共休憩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是盈利性质或者非盈利,但是它都具有提供公众休闲场所,为居民提供了生活服务和社会交往的公共场所。在休憩空间中,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沟通。舒适的休憩场所,适合倾诉与谈心的角落将会促进人与人之间消除隔膜,达到沟通理解,消磨时间。咖啡厅本身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休闲、朋友交淡或等候的空间场所,并以流花湖公园落羽松林为背景,足见其所处的地理景观环境优越,使得建筑与景观的和谐交融以及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为耐心等候的家长提供短暂的归属感和优越感。新的建筑宛如植物般植根于茂密的丛林中,不断向湖延伸;它把场地切割成若干相互独立却又互相渗透的空间(可分可合),尺度上有所变化,既有大的开放空间,又有小的角落,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并赋予这些空间以生命。新建筑形成的过程,象征着艺术家新的思想冲破枷锁的创作过程;新建筑形式和空间的确立,也寓意着一件精美艺术品的诞生。建筑造型设计注重塑造群体形体的可识别性、公共性及其与时代性的相结合。根据实际功能需要进行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是设计成功的关键之一,材料的色彩需要和环境统一融合,通高的玻璃窗、极具时代感的钢构件,使建筑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焕发出茁壮新生的生命力。外墙材质以石米粉刷和灰蓝色玻璃为主,使建筑带有原始粗犷的质感和气息,从而使建筑与环境产生视觉上的相近感,让建筑与自然景观完全地融合在一起。空间设计以地形为基础,强调与建筑空间的紧密结合和自然过渡,创造简洁与复杂的协调之美,创造关怀与爱,设计以“人”为本的景观空间。而现代风格建筑能与自然协调,结构轻巧,能融入较多的创新和想法,造型多样且施工难度不大。休憩空间是提供给人们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社会交往场所,建筑隐于山林湖泊之中,成为自然的点缀。也许这就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建筑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视线上得以流通、流动,通过咖啡厅的玻璃窗可以欣赏到生态自然风光和湖面倒映的园中景物被浓缩成的画框之景,充分体现到休憩建筑空间与景观的相互辉映。
建筑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可以营造处富有个性和融于自然的舒适休憩空间,并配以尺度宜人的小品绿化、雕塑和座椅等人工设施的非建筑要素,为休息和停留创造了条件,而且直接构成城市实质景观的一个层次,其存在与使用它们的人群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休憩空间良好的场所感。那么,休憩空间对于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在其中活动的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本人作为设计师需要重视建筑与景观的相互关系,他们彼此间息息相关、唇齿相依。自然与建筑的融合将会是21 世纪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大家都为如何营造一个丰富而有序、拥有优美自然环境的休憩建筑空间,使城市空间的发展时刻充满活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公共休憩空间研究》 高蓉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入诗如画的地景建筑—东莞同沙生态公园建筑设施设计》 王德政、张鹏飞.
深圳市东大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论文作者:陈一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景观论文; 咖啡厅论文; 少年宫论文; 场所论文; 自然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