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 电气设备发展越来越快, 社会用电量也越来越大, 这就要求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必须不断提高效率。当前的电气系统传统的检修方法已经难以达到其安全要求, 应当根据当前电厂电气设备的实际状况, 探索新的电场电气设备升级与维护的有效方案, 从而实现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因此, 在工作实践中, 应当不断加强对电气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 以促进电厂供电系统效率的提高, 保证社会的正常用电。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 深入探讨了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提高的问题。
关键词:电厂; 电气设备; 运行效率; 提高; 运行状态监视
1引言
目前采用的电气设备检修方法问题较多, 如临时检修、过剩检修、盲目检修等。这对电厂供电系统的运行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 在工作实践中, 应当不断完善和创新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方式方法, 以提高电厂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1 提升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有效措施1.1 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
为了保障电厂供电系统的有序运行, 提升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 应当加强对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 定期以会议形式统筹部署管理工作内容。同时, 应当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部门, 努力培养一批工作严谨、吃苦耐劳、有责任心的专业配网调度人员, 形成专业化、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团队。在具体工作中, 不断建立和完善管理考核机制, 严格按照目标管理制度实施。而且, 还要建立和完善可靠性管理, 促使管理模式更加规范与标准, 既要保证产生增加, 又要保证生产安全, 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
1.2 提高电气设备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
电气检修人员的素质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修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企业要实现生存与发展, 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要保证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到位, 技术人员首先要熟练掌握专业的知识, 可以顺利完成故障分析和检修的必要工作, 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独立判断与综合评价能力, 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准确评价并作出正确的检修决策。也就是应当努力培养“一专多能型”的技术人才队伍。要保证设备的利用率以及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 就需要合理控制设备的故障率以及检修成本,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 就应当对设备检修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使得检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仅可以进行正常的设备管理与维护, 而且还能正确分析和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健康状况。
1.3 加强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工作
(一) 制定并不断完善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工作计划与管理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电气系统检修的发展以及相关案例, 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应当根据电厂的现实情况, 采用调查、分析、推理以及论证等方式, 提出符合当前电气设备检修需求的管理和实施方案, 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工作规划。
(二) 不断完善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工作流程。
在电气设备检修的具体工作中, 要抛弃陈旧的思想与方式, 打破传统理念的束缚, 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 根据电厂现行的管理制度与技术状况制定全方位的电气系统状态检修策略。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进行规范, 例如, 应当从档案、图纸、设备台账、设备故障信息以及相关参数等方面, 加强管理, 从而实现电厂电气设备状态的高效、科学检修。
(三) 对检修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论证
在工作实践中, 对检修管理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 不仅要分析管理方案是否可靠, 更要分析和评价其经济效益。可操作性分析主要是评价规定时间内能否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 而故障分析则是评价设备运行是否可靠, 其核心内容是对造成设备故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找到故障发生的根源, 降低故障率。而经济效益分析的目的主要是对设备为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进行预测分析。只有这两种分析同时进行, 才能保证设备可以得到最佳的检修和维护, 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 确保检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顺利实施检修管理工作, 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状态检修的效力, 其核心内容包括设备的寿命管理、可靠性分析、状态监测以及故障诊断、信息管理和决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备寿命管理。电气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都会出现老化, 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就成为电厂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可以对设备进行优化检修, 有效促进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在具体工作实践中, 要对电压互感器、变压器、主变开关柜、分段自切装置、电容器保护装置以及综合自动化装置等进行寿命监测与预测, 一旦发现异常或者老化, 就要及时进行检修或者配件更换, 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提高其使用效率;二是加强电气设备可靠性分析。在预定的时间与条件下, 电气设备实现其功能的能力就是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具体工作中, 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促进电气设备各项功能的有效提升;三是要不断细化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工作的内容。电气设备线路非常复杂, 而且检修工作作业量相对较大, 这就造成了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管理中的很多困难。在具体实施的时候, 首先要明确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模式, 然后进一步对各级检修管理工作进行细化, 细致分工, 明确责任, 采用科学化、规范化以及专业化的管理方法对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进行管理。而要实现检修工作的精细化, 就需要提前做好设备运行状态分析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 通过集中调度等方式, 有效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效率与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2 积极创新优化管理
我电厂在工作实践中, 不断加强状态检修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 对电气设备实现了常态化管理与维护, 实现了供电系统运行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因此, 在当前电气设备检修工作中, 要根据不同电气设备的不同故障, 努力探索出一套优化检修的措施, 避免出现因电气设备故障问题而导致供电系统运行出现问题。而且, 通过积极的优化管理, 可以促进工作效率与作业安全性的提高, 同时也促进了供电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高。具体工作中, 还要注重对电气设备的更新与维护, 包括对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更新维护。一次设备的改造包括主变压器与电压保护设备的辅助部件等。二次设备的改造包括中央信号装置回路、主断路器回路以及重合闸装置等。电气设备经过改造后基本可以保持较好的运行状态,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仍然会出现老化, 这就需要对老化设备及时更换, 同时对长期处于运行状态的断路器、变压器、避雷针、隔离开关等进行常态性的检修, 做好登记与备案, 尤其要做好测量仪、继电器、信号装置等设备的“三防”处理。无人值守的电厂尤其要注重电闸开关的检修并做好清洁工作, 避免因粉尘等因素造成故障, 确保电厂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电厂要保证电气设备的高效运行, 必须要不断加强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及管理工作。在具体工作过程中, 应当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 探索和选择科学、合理的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与管理模式, 在保证电气设备稳定, 可靠运行的同时, 努力延长电厂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要大胆实践, 努力创新, 通过多种方法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 通过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管理机制, 为电厂供电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提供保障, 促进电厂效益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文凯.关于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分析[J].中国高新区, 2018 (03) :45-47.
[2]张国军, 范勇强.发电厂电气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 2017 (24) :66-68.
[3]李国芳.电气设备的经济运行方式探讨[J].电气传动自动化, 2015 (12) :30-33.
[4]温超, 景鑫.自动化技术在电厂电气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 2017 (24) :56-58.
论文作者:张小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电厂论文; 设备论文; 供电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效率论文; 状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