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张淑林,常新语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北碚 400715)

[摘 要]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决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振兴。其中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它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是农民凝心聚力的黏合剂,是乡村生活和谐的稳定器,是乡村精神回归的新引擎。由此,基于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建设主体即农民的缺位、建设客体即乡村文化资源的破坏以及建设介体即学校教育的失范等问题,在乡村战略视域下始终坚持农民的主体建设地位,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加强乡村学校的文化教育,探索推动中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新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文化; 困境; 路径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建设的20字方针要求,并首次将乡村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七大战略之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新时代,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世界的富足。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谈到:“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习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乡村文化建设应成为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鉴于此,加强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赋予乡村以内涵和灵魂,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乡村振兴,进而将中国乡村打造成人们诗意栖居的“世外桃源”。

一、建设乡村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一) 建设乡村文化是农民凝心聚力的粘合剂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经验表明,能否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能否凝聚广大农民的建设力量,是决定革命能否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重经济轻组织的现象日益凸显,农民的建设凝聚力日益减弱。因此,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 可见加强对优秀乡村文化的重视和建设,能够增强农民的凝聚力,优秀乡村文化对于凝聚人心、振奋乡村精神、强化乡村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而农民的凝聚力就源于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因此,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强化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促使农民正确认识自身的文化主体地位,发挥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农民尽快适应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的变化,适时为乡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农民坚定对乡村文化建设的信念,进而释放文化正能量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内生动力。总之,乡村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主体建设,同时乡村文化的建设也是农民凝心聚力的重要源泉和动力。

(二) 建设乡村文化是乡村生活和谐的稳定器

喀布尔博物馆大门上的题词写道:“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这个民族就存在着。”而乡村的发展亦如此,当一个乡村的文化存在,这个乡村便会长久的存在和延续下去。我国的乡村是发源和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场域,内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不同时期亦或者不同的地域,乡村文化呈现出的文化形态也各有不同,有的以服装的形式,有的以建筑的形式,也有的以表演的形式等等,它们通过各自的方式为乡村生活注入生机与活力,成为乡村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生活的和谐稳定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建设,例如正是对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文化传统的继承,才使得人们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正是对乡村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观念的世代传承,才使得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强化,推进了乡风文明的建设等。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有效利用乡村文化资源,能推动乡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 建设乡村文化是乡村精神回归的新引擎

马克思曾说:“专业化分工造就了畸形化的工人。”分工的出现以及工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效率红利的同时,也迫使人们体力和脑力的分离,工人因此失去了大量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生活享乐的空间。但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人的特殊性在于人有一种其他生物可能没有而只有人所特有的精神世界,若忽视了精神世界这个最重要的因素,或许就难以理解人以及人的思想、感受、生活等,也就难以理解社会的存在和运行。”如今,单调乏味的城市生活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勾勒“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乡村愿景,人们渴望有一个精神回归的栖息之所。中国的乡村文化孕育千年早已印刻在人们的内心,成为慰藉人们心灵的养分,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促使城市人能够在闲暇之余回归乡村,体验乡间乐趣,感受乡村文化气息,让人们能够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浓浓乡情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增添人们内心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当前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缺位

我国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中,农民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影响乡村文化建设进程的关键所在,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旧存在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缺位的问题。第一,农民的文化主体身份不明确。农民作为乡村文化发展的主要受益者,理应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生力军,但现实中由于传统的观念诸如家族观念、封建等级观念等在乡村根深蒂固,加之农民的教育水平较低等因素,农民对自身的主体身份没有明确的意识,难以显示出对乡村文化的建设热情,如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对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极为不重视,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导致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缺位”。第二,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危机。当乡村文化遭受城市文化和工业文明的冲击,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风气趁此入侵乡村,农民还不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储备和鉴别能力时,就会导致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危机,如部分农民出现对乡村文化的不认可甚至自卑心态,有的农民还出现对乡村文化的不在乎甚至排斥心理等,从而导致农民对乡村文化的建设意识“缺失”。第三,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相对落后。由于受到封建思想观念、封闭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相对落后,如在进行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时,农民的参与度较低,主动参与的也只是少数有文化的农民党员或者共青团员,而其中还有部分农民甚至认为管理公共文化事业是政府的事情,可见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升,这也进一步表明乡村文化建设需进一步提上日程。

(二) 乡村文化建设的资源破坏

乡村教育是乡村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若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教师、学生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会一定程度的造成乡村文化建设的教育失范。第一,乡村学校文化设施薄弱。一方面,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正是由于教育经费的缺乏,乡村学校在硬件设施投入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成为乡村文化教育事业的极大阻碍。另一方面,文化设施利用率低。在现有的乡村学校文化设施中,有一些文化设施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如乡村学校图书馆中的不少书籍早已陈旧不堪,加上书籍未能时常更新,导致图书馆等基础设施长期闲置,作用难以发挥,学生的利用率低,从而成为乡村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第二,教师队伍质量整体偏低。一方面,乡村教师人才队伍断层。我国从2001年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全国开始施行撤点并校,短短十年间,我国的乡村学校从原来的60多万所锐减至27万所,与此相应,原本扎根于乡村且全身心投入乡村教育的教师人才队伍不得不到新的学校谋求职位,由此大量素质高、能力强的乡村文化教育人才流失,导致现有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逐渐失衡甚至变得单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逐渐下降。另一方面,乡村教师队伍水平偏低。由于乡村条件有限,乡村大部分教师都很难参与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教师的学历和资历等各方面都有待提升,且相较于城市师资队伍而言,水平还也有待提升。第三,学生价值取向部分“错位”。一方面,教学场域的逐渐消失,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渐行渐远。全国施行撤点并校导致各地乡村学校的数量大幅度减少,2018年初,“冰花男孩”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争论,不禁让人反思学校撤并带来的一系列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的问题。在乡村文化教育不断追逐城市文化的过程中,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也已渐行渐远,这不仅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等带来困扰,同时也在学生与乡村文化教育之间建构起一层时空阻隔的“屏障”,导致学生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识产生“隔阂”。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与乡村的长期疏离,价值取向产生“错位”。如今有许多青少年学生为了寻求更好的机遇,离开乡村到城市求学,他们长时间与乡村、与大自然、与土地相疏离,对于乡村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很多记忆也只能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存在于他们的脑海,在他们身上缺少像父辈一代对乡村文化、对山水田园的难舍情结。久而久之,由于他们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长期“缺席”,以至于他们对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难以理解甚至出现价值取向的“错位”,如有的学生就持有“城里的月亮比乡下的月亮圆”等错误认知。

(三) 乡村文化建设的教育失范

在推进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镇化发展的外在影响,乡村文化的内部失落以及文化传播的介体失语,导致乡村文化建设的资源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一,城镇化的外在影响,文化建设走向趋同。特色乡村文化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显著标志,它是乡村之所以存在的根基和灵魂。但由于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撤乡并镇、拆村并居”政策的不断推进,不少特色乡村文化趋于“同质化”。例如大量独具特色的乡村建筑因此被拆毁,乡村文化建设逐渐走向趋同,出现了“千镇一面”的文化现象,而原有的乡村文化资源由此遭到极大的破坏甚至走向消亡。如浙江省的华堂村为了追求“洋气”,以牺牲古村落、古建筑为代价,导致原有的能体现乡村文化特色的乡村建筑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洋建筑。第二,乡村文化的内部失落,文化资源逐渐消失。乡村文化的内部失落源于主体对乡村文化建设缺乏自信,所谓乡村文化自信是指主体对乡村本地的自然景观、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的高度肯定和认同,对乡村文化的作用、价值以及内容等的高度赞赏和认可,是主体由内向外散发出的对乡村文化的信念和信仰。但在我国部分乡村的内部,却出现乡村文化集体性失落的现象,如一些乡村的居民对当地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特色文化等不以为然,导致其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部分特色文化后继无人,甚至有些文化资源如传统民间手艺中的吹糖人、篾匠等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第三,传播文化的介体失语,文化资源保护意识不足。如今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乡村文化的传播也由过去的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转变,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传播媒体对乡村文化的宣传却出现了集体失语的现象。虽说传媒发展迅速,可如今却很难再听到或者看到能够真实反映乡村文化价值的报道或者文化题材了,媒体对“三农”的关注更多的是放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如何致富上,而对乡村文化资源内蕴的深刻价值以及对文化资源尤其是乡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等的宣传保护却有所忽视,因而很多人对乡村文化资源的认识度和重视度不够,导致人们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不足。

三、厚植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一) 坚持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

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乡村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建筑风格、村落格局等等,而这些共同构成了乡村特有的文化资源,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是充分发挥乡村文化作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第一,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文化特色。一方面,以特色小镇、古村落等为资源开发的重点,广泛调动文化研究者、业内专家以及文化建筑师等的力量,提前对乡村文化建设进行规划,尽可能的挖掘乡村文化的特色资源,打造既饱含乡土风情又安静舒适的乡村特色文化,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渴求与向往的愿望。如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其开发模式就真正实现了“主街热闹非凡、入巷宁静祥和”的统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乡村的公共空间打造专属每个乡村的精神地标,如借鉴国外欧美小镇建设各自特色广场的经验,打造每个乡村特有的文化广场,增强乡村居民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归属。第二,推进乡村文化传承,培育乡村文化自信。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是凝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基础、最深沉也是最持久的力量。同理,为乡村的建设注入文化的力量,通过以物质载体的形式展现乡村文化,如宏观上建立乡村博物馆、村史馆、乡贤馆、大学生村官馆等记录乡村文化发展变迁的历史,微观上利用族谱家书记录名门望族的家规家风,利用村志记录乡村发生的点点滴滴,并记录下凝结了几代人心血的民间技艺等,能有效推进乡村文化的世代传承,对培育乡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增强资源保护意识。现代社会,传统媒介日渐式微,大众传播媒介正大规模的席卷人们的生活。充分运用大众传媒的优势,如利用现如今大众广泛运用的“三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等大众传媒,创建微信公众号对乡村文化进行宣传,拍摄体现乡村生活真实场景的微视频,积极开拓真实反映乡村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等,引起人们对乡村文化的重视。同时,还可创建乡村文化资源网或网络文化资源库,大量收集反映真实乡村的文化资源,增强人们对乡村文化资源保护的意识,增进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和体味。

(二) 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

第一,构建“多元参与”机制,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只有在人产生了主体意识,具备主体能力并发挥作用于客体时,现实的人才算得上具备了主体性。为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促使农民在文化建设中占据主体地位,政府应改变以往“文化灌输”的传统理念,构建以农民为核心,乡村干部、精英以及媒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机制,尊重农民在其中的主体建设地位,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农民的智慧和灵感,达到乡村文化建设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目的。第二,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农民的主体力量。面对城镇化发展的极大冲击,农民的乡村文化信仰容易迷茫甚至逐渐缺失,从而使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民之中的影响力被淡化,这就需要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多元文化的发展,消解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危机。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契合性,推动二者的良性互动,如将乡村文化中勤劳、诚信、互助等道德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结合,使之成为优秀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凝聚农民的建设共识,汇聚农民的主体力量。第三,采取“素质提升”策略,增强农民的主体能力。农民的素质会影响乡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应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提升农民的主体建设能力。政府应出台有关政策确保农民享有接受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学校可通过组织开办农民“夜校”,加强对农民文化技能的训练和素质提升的培训。

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社会工作的增能理论挑战传统社会工作理论,是在进行一场由权威在外到权威在内的范式转换。

当学生真正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字词句篇后,能明白文章的言语形式,能用语文方式恰当应对言语情境就都成了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了。

(三) 加强乡村学校的文化教育

当前普遍存在的“空心村”现象一定程度上与乡村学校的教育失范存在关联。因此,从改善学校教育设施、教师队伍素质以及学生教育效果入手,加强乡村学校的文化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第一,加大乡村教育资金投入度,改善学校教育设施。政府应当转变以往资金投入的着力点,实现资金投入由重经济向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投入并重的转变,通过加强对文化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乡村学校的各项教育设施。如完善乡村网络教育体系,通过建构远程教育体系让乡村学校的学生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化乡村学校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购置更多的新版书籍让信息在乡村学校的流通更加顺畅等等。第二,增强乡村教师建设力度,改善教师队伍素质。邓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健在教师。” 为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国家、政府和乡村应当相互配合,以“文化引人”的策略引进乡村教育人才队伍,出台优惠政策如提高乡村教师薪资水平,鼓励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改善乡村教师人才断层的局面;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城乡教育资源,政府应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流向乡村,改善乡村消息闭塞的状态,同时乡村学校应通过各类途径积极推动乡村教师的素质培训和职业教育,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三,提升学生课堂教学的温度,改善学生教育效果。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者最大的快乐在于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 毋庸置疑,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真善美、知行意和仁智勇等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打破乡村文化与乡村学校教育之间的阻碍,从乡村的民间文艺、故事、歌谣、体育等文化要素中,挖掘“原汁原味”的乡村教育资源,融入学生课堂,给课堂以合适的乡村温度,同时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切身感受课堂知识美与乡村美的完美契合,让学生贴近乡村文化并对此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增强教育效果,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积极探索公开许可多种方式。在坚持公开、透明许可的总原则下,不断总结近几年以拍卖采砂权为主要形式的利弊,推行拍卖、招标、挂牌等多种竞价方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6.

[3]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70.

[4] 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助读本[M].2018:298.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3.

[6] (西汉)司马迁.史记·列传[M].于童蒙,编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9.

[7] 贾培基.陶行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42.

[8] 刘奇.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建设[J].中国发展观察,2018(Z1):85-88.

A New Approach to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from the Strategic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ZHANG Shulin, CHANG Xinyu

(College of Marxism ,SOUTH West University ,Beibei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include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society and ecology revitalization. Among all these areas,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units farmers, stabilizes harmonious rural life, leads the return of rural spirit. Thus,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such as a lack of farmers, the de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anomie of school education,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main construction status of farmers in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strateg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ural cultural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education of rural schools, and explore new way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ural culture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culture; The difficulty; The path

[收稿日期] 2019-01-10

[作者简介] 张淑林(1994-),女,重庆万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4733( 2019) 03- 0143- 04>

标签:;  ;  ;  ;  ;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