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源[1]2004年在《成都市滨水植物耐水湿能力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指出滨水景观是一种独特的线状景观,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极具景观美学价值。滨水植物景观是滨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充分重视和建设好滨水植物景观,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改变与提升,强化地区和城市的识别性。 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结合成都市滨水植物景观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滨水植物的概念,总结了滨水植物耐水湿能力研究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了成都市滨水植物应用现状调查:(1)成都市滨水植物造景起步晚,发展快;(2)滨水植物种类单一;(3)乡土滨水植物使用过少;(4)滨水植物生态群落单调;(5)凭经验进行栽培和种类选择。本试验采取观察法和生长量指标测定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农种苗基地和成都浣花溪公园栽植的滨水植物进行了观察记录,同时选取成都浣花溪公园栽培的滨水植物种类27种,通过对供试植物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新梢和叶片生长量的测定,进行了滨水植物耐水湿能力的研究,结论如下: (1)滨水植物由于种类的不同耐水淹时间不同。 (2)滨水植物中乔木有随树龄的增加其耐水淹时间和成活率均增加的趋势。 (3)滨水植物耐水湿能力与栽培技术有关。 (4)供试植物耐水湿能力排序:供试乔木耐水湿能力排序推断为:罗汉松>水杉=直干蓝桉=垂柳=红枫>黄槐=木芙蓉>椤木石楠=红叶李;供试灌木耐水湿能力排序推断为:火棘=水麻=栀子=迎春>杜鹃=二荚决明=贴梗海棠>山茶=红千层;供试草本耐水湿能力排序推断为:水芋=伞草=芦苇=菖蒲>芦竹=姜花=黄花菜>凤尾竹=一叶兰。 (5)提出了滨水植物的耐水湿能力标准 A.不耐水湿:土壤含水量为15~25%,常年不被水淹。记为“0”。B.中度耐水湿:土壤含水量为25~40%,常年不被水淹。记为“1”。C.高度耐水湿:能够忍受水分饱和的环境,土壤含水量为40~60%,并可短期(2个月以下)生活在水中。记为“2”。适宜栽植在水畔,在水位变化中可能有较短期的水淹时期。极高度耐水湿:能够忍受水分饱和的环境,土壤含水量为40~60%,并可较长期(2个月以上)生活在水中。记为“3”。适宜栽植在水畔或浅水区,并且在水位变化中可能有较长期的水淹时期。 (6)供试滨水植物耐水湿能力标准分析结果。椤木石楠、黄槐、木芙蓉、水杉、直干蓝桉、罗汉松、红枫、红叶李、迎春、贴梗海棠、杜鹃、火棘、二荚决明、水麻、栀子、芦竹、风尾竹为“0~1”;垂柳为“0~3”;水芋为“1~3”;伞草、芦苇、菖蒲为“0~3”;一叶兰、黄花菜和姜花为“1”;山茶和红千层“0”。 最后,在滨水植物耐水湿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就浣花溪公园的滨水植物应用进行了分析及描述性评价。从耐水湿能力的角度分析了滨水植物配置的要求,提供了可参考使用的滨水植物53种,并提出了成都市加强滨水植物景观营造的建议。
毛利虹[2]2009年在《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自古以来,人类就有择水而居的习俗。从黄河、长江到两河流域再到尼罗河、恒河,都不难看出沿大江大河都能孕育和发展出伟大的古代文明。时至今日,人们对水天生的喜爱和依赖也并没有减退,古代的园林中“无水不成园”成为经典造园法则之一,而在现代社会文明下的城市公园,作为古代园林的另一种形式的延续,仍然与水结下不解之缘。人们对水的喜爱和亲水的行为习惯具有与生俱来的特质。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防震避灾和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休闲的场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园的滨水区又是营造良好公园环境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能满足人们对亲水、赏水等行为和心理的渴求而成为公园中互动交往最频繁的地带,受到人们的喜爱。滨水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带状景观,是构成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景观美学价值。而滨水植物作为滨水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有助于提升城市公园的品味和强化地域特色,从而提升和加强了地区和城市的良好形象。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进行实地调研的情况下,首先追溯历史,对中西方古典滨水植物造景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普遍性原则,对后面原则的提出作铺垫。其次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滨水植物景观营造的现状,特别是对成都地区城市公园滨水植物现状做出分析说明,用图表和照片的方式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的情况下,在第叁章中主要从艺术构图的角度对滨水植物的营造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从植物选择、立地条件、构景形式、空间营造和意境创造,以及滨水植物与滨水构筑物之间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而总结出了滨水植物设计的原则:生态性和科普性原则;整体与地域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和功能性原则四个方面,对当前城市公园滨水植物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合成都地区叁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滨水公园进行实例分析,分析滨水植物设计的地域性特点,对成都地区城市公园滨水植物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郭萧[3]2007年在《南京滨水区绿化现状及植物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滨水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水滨按其毗邻水体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等。近年来国内外的滨水区开发建设发展很快,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开发项目,相应的滨水区设计的理论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成绩,而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则相对滞后,滨水区存在植物景观雷同、植物种类单调、空间缺乏等诸多问题。笔者从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市各类型滨水区绿化现状的调查入手,重点分析了南京市区及市郊26个各类滨水区植物群落构成和植物空间构成,提出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中以营造舒适和人性化空间为设计目的的观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滨水区植物景观进行研究:1在对南京市26个各类滨水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南京滨水区植物景观的现状和总结存在的问题。2将南京市各类滨水区与上海、杭州的同类型滨水区加以比较研究,总结出南京滨水区植物景观的不足之处和整改意见。3从人性化空间的角度,研究了营造滨水区开放空间和私密空间的植物配置方法,提出了乔木决定开放空间、灌木决定私密空间的观点。4针对南京市滨水区存在的问题,将其分为线形滨水绿地、面形滨水绿地和点形滨水绿地,分别研究其植物配置手法。5分别研究滨水区常见的堤、岛、桥等的植物配置方法,及驳岸和道路的设置。6针对国内城市滨水区水污染严重的状况,结合国内外一些设计实例,探讨如何合理应用生态学理论,将植物景观设计和生态设计合理结合,创造出生态效益良好、景观持久的滨水区绿地。
张超金[4]2013年在《生态视角下的成都市内河廊道植物景观研究》文中认为几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母亲河”。正因为母亲河的哺乳,才让城市从一个弱小的“婴儿”慢慢成长,逐渐成熟。然而,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认为自己已经“成人”,不在需要母亲的呵护。错误的认为自己的发展受到了母亲河的束缚,开始摒弃和破坏滋养自己的河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的内河遭受了严重的水质污染,面临河道硬化、渠化,生态系统走到崩溃边沿等问题。这些破坏也给城市带来了报复和打击。构成河流生态系统的内河廊道也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扰,严重的影响城市的生活。随着环保意识和生态知识得到认可,人们才慢慢意识到良好的城市内河廊道的作用:它不仅提供了多项生态服务价值,也是修复城市内河的重要方面。植物景观是构建内河廊道的主体,也是内河廊道所呈现的主要景观形态,其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内河廊道作用的发挥。本文通过对城市内河及其廊道的概念的解析,在多门生态学科,主要有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生态学、生态系统理论的综合运用下,阐述河流与城市的关系,城市内河的生态效益,植物景观在内河廊道中的重要作用。对成都市叁环以内的部分河道和二环以内的所有河道的廊道及植物景观展开调研。通过数据和实证对成都市内河廊道植物景观做生态比较和评述,得出了其成都市内河廊道及植物景观具有:1)整体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网格;2)生态性有明显的圈层差异;3)每条内河廊道的生态差异较大;4)生态性随滨河的开放性而变化等的生态特征。并存在水质较差、河道硬化、植物景观种植构建单一、生态因子遭受干扰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内河廊道植物景观生态营建的原则和策略。
马斌[5]2008年在《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的生态设计初探》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生态的恶化,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生态的保护和恢复问题,城市公园滨水环境作为城市生态保护和恢复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国,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的设计也如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可关于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的生态设计研究却不多,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文献并加以归纳分析而得出本文。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城市公园滨水环境、湿地的概括、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生态设计相关的理论与概念,并通过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优秀实例的介绍和分析,做出了一些生态设计方法的探索。
陆静[6]2015年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滨水区植物景观分析与调控》文中提出随着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开始重视植物景观对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植物造景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而随着公众对旅游、游憩、休闲等需求的上升,国内呈现出对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热潮。由此,滨水区植物造景成为现今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滨水区在现代城市景观中已然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植物对改善城市景观格局、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品质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对合肥市滨湖新区滨水区实地调研,运用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快速城市化、滨水区、滨水植物和植物造景相关的知识理论,分析研究国内外滨水区开发、滨水植物和植物配置的实例,得出适宜于国内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的配置方式,为滨湖新区滨水区植物造景提供优化指导。本文分析研究了合肥市滨湖新区内的滨水区景观概况,将滨水区分为湖泊、河流、湿地、池塘四大部分进行典型性分析,同时解析滨水植物与空间、地形、驳岸、道路、建筑五大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了滨湖新区滨水区景观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滨湖新区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植物的优化改造,对快速城市化下的合肥市滨湖新区提出了优化调控意见。宏观上提出“格网式+点状式+楔形带状式+生态元素”的布局形态,通过植物的种植修复形成“点—线—面—网”的绿地空间格局,构成稳定的城市网络结构;通过植物打破城市道路,尤其是环湖大道带来的生物阻断,恢复巢湖以及其他河道、湿地滨水区的生态环境。在微观层面,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对植物的物种选择、植物的配置模式、湿地生态系统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优化植物配置模式,以期望改善合肥市滨湖新区滨水区景观环境。
姚瑶[7]2010年在《城市滨河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与河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渊源,河流往往是一个城市形成的起点,承载着城市的文明与繁荣。在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河流主要承担的功能总是随着城市发展需求的变化而不同。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寻求健康、舒适、自然的城市人居环境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于是对城市河流的开发逐渐从纯粹的水利建设过渡到水利、景观、生态等多重目标下的综合整治,城市滨河绿地空间的建设也随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以城市滨河绿地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河流的景观和生态角度进行探讨分析,寻求城市河流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文章主要通过对自然河流结构、功能、植被特征以及对城市河流类型、价值、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论述,针对城市滨河绿地的特殊性提出城市滨河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以及植物景观与其他河流景观要素之间的配合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探索不同类型的城市滨河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此外,还通过对部分地区的一些城市河流的现场调研以及资料文献查阅的方式,结合河流水文对植物立地条件的影响,归纳出我国不同地区适宜于河流内栖息地以及河漫滩生长的水生及耐水湿植物的种类,以期有助于城市滨河绿地植物景观更好地实现其科学性和生态性。
熊雯[8]2017年在《成都地区雨水花园的植物设计与配置》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分析了在雨水花园中植物的作用及制约植物生长的因素,同时介绍了在雨水花园设计中植物选择及配置的原则。最后,通过对成都乡土植物的生长习性分析,列出了适合成都本地雨水花园使用的植物种类。
陈柏元[9]2010年在《广州市番禺区大维村水域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乡村景观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农村水域,由于村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及对附近水域污染、垃圾杂物的随意丢弃以及缺乏长效的管理、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使得农村生态系统中的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然而在村镇发展中,水是乡村景观的重要元素,水环境的治理对于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善乃至与之相连的城市的发展举足轻重。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大维村水域景观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农村水域景观环境生态规划方法与技术,营造新农村简约化的公共水域空间,为农村水域景观生态体系的建立提供思路,最终使得城市和农村和谐发展,以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绪论部分:综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阐述了相关概念,界定了研究对象和范围,指明了研究特点和框架。现状研究部分:以大维村所在的广州市番禺区为出发点,至北部的广州传统城区(主要为海珠区和越秀区)和新兴城区(天河区),西边至佛山城市,东至东莞城市的农村水域环境进行了调研分析,按照珠江、连接珠江的各村水道、村内河涌、村内池塘、村内沟渠的调研顺序进行现状调研。案例研究部分:分析国内外水域景观生态规划案例,总结适用于农村水域景观生态规划的生态设计和技术策略。方法与技术研究部分:针对调研后得出的问题分析,结合国内外农村水环境整治的相关成功案例,总结水域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和梳理出水域景观设计的生态技术。本章是对研究成果的提炼和总结。实例研究部分:本章是对研究成果的实证,以实际的新农村规划项目为例,重点研究农村水域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及理论。得出主要论点:农村水环境的治理需要用景观生态规划策略(设计方法和生态技术)对农村水域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娄娟[10]2005年在《武汉城市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文中认为不论是传统园林或是现代园林,植物一直都是水要素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些年来随着对城市湿地研究程度的加深,它的功能不只被环境科学界所关注,更受到了景观界的重视。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水一直都是至关重要的,水景也一直都是人们乐于接受的观赏景观。人工湿地凭借其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和优美的植物景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于是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方法和景观模式被引进到了城市湿地的建设中,同时它也成为了城市湿地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以植物净化作用为基础,探讨植物对城市湿地的美化效果,旨在找出城市湿地的具体植物配置模式,来实现其的净化功能和景观功能,期待用一种新型的景观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在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及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以传统水要素植物景观设计手法为依据,对城市中人工湿地的植物景观作以系统的概述,并做出对人工湿地植物景观的系统评价。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及对城市人工湿地的植物配置模式的探讨,对人工湿地的植物选择、配置、养护等方面的原则做以总结。并对将来人工湿地植物研究方面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1]. 成都市滨水植物耐水湿能力研究及其应用[D]. 汪源. 四川农业大学. 2004
[2]. 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 毛利虹. 西南交通大学. 2009
[3]. 南京滨水区绿化现状及植物景观研究[D]. 郭萧.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4]. 生态视角下的成都市内河廊道植物景观研究[D]. 张超金. 西南交通大学. 2013
[5]. 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的生态设计初探[D]. 马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6].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滨水区植物景观分析与调控[D]. 陆静. 安徽建筑大学. 2015
[7]. 城市滨河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 姚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8]. 成都地区雨水花园的植物设计与配置[J]. 熊雯. 四川建筑. 2017
[9]. 广州市番禺区大维村水域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技术研究[D]. 陈柏元.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10]. 武汉城市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D]. 娄娟. 华中农业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