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49
【摘 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措施及效果,为今后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5月间我院所收治的心血管疾病1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诊疗,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脑卒中,心绞痛者4例,心衰1例,总发病率仅9.52%;对照组患者脑卒中8例,心绞痛14例,心衰4例,总发病率仅41.27%;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能够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升高的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缬沙坦; 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091-01
心血管疾病是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1] ,不同程度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可掉以轻心。[2]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措施是否得当十分关键,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笔者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6年5月间我院所收治的心血管疾病126例,旨在研究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126例患者,均随机选自2013年8月~2016年5月间我院所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12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在18~79岁,平均年龄为(36.6±1.4)岁;观察组女30例,男性33例,年龄在15~81岁,平均年龄为(38.5±1.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二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即高血压患者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利血平、心得安等,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钙通道拮抗药为主进行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选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25mg,1~3次/d;依那普利10mg,2次/d。
观察组患者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别配给缬沙坦药物治疗,剂量为口服80毫克/日,1次/日,一周后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将用药剂量调整为口服40~160mg/日,1次/日;若患者没有禁忌证时,可以继续服药。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脑卒中、心绞痛、心衰发病率仅为9.52%,而总对照组发病率达41.27%,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3讨论
近年来,人们患心血管疾病者越来越多,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闷不适、水肿、发绀、晕厥、咳嗽咯血、虚弱、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等。[3] 同时,心血管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易急发、再次入院率高、治疗周期长、难根治等主要有特点,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会导致病情蔓延,出现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4] ,全球有1700万例死于心血管疾病,约占疾病死亡数的33%,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到50%左右。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降低其致死致残率是摆在每一位心内科医生面前的严峻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缬沙坦为ARB类药物,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其特异性拮抗AT1受体大于AT2受体的作用约20,000倍,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舒张血管,产生降压作用。缬沙坦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同时,临床研究中发现若突然终止服用缬沙坦治疗,不会引起高血压反弹或其他副作用,它也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尿酸水平。[5]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其治疗后出现脑卒中、心绞痛、心衰发病率达41.27%,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联合治疗后,总发病率仅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充分证实口服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之,根据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采用缬沙坦治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复发病率低,值得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宪红,姚晓伟,吴贵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原因与对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15(1):56.
[2]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1):1-5.
[3]牟善初,郑秋甫.新编内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97-700.
[4]姜丽萍,张伟强,刘长山,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及对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3,13(4):22-24.
[5]张艳秋,陆红,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临床误诊治,2006,2(19):4-6
论文作者:帕丽达·玉山江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受体论文; 心衰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绞痛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