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技体育的巨大进步得益于五大管理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竞技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建立体育组织机构,在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竞技体育,并建立与国际体育组织的正常联系。1979年11月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林匹克委员的合法席位,使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国际奥委会“名古屋会议”正确解决了台湾地区的奥委会问题。1980年2月中国第一次派队参加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办的第13届冬奥会,1984年第一次派团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夏季奥运会。中国竞技体育从此步入了“奥运模式”。中国经过20年来的努力,竞技体育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从1959年至2001年我国共举办9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我国运动员在全运会上超创世界纪录的人次,自进入“奥运模式”以来明显增多(见表1)。第1~4届全运会上运动员在田径等7项上共超创世界纪录16人次,而第5~8届全运会上共超创世界纪录65人次,比进入“奥运模式”前增加49人次[1] 。
表1中国运动员在第1~8届全运会上超创世界纪录情况
届次 田径 游泳 举重 射击 射箭 蹼泳 航海模型 共计
1
11
2 3 3 2 16
36
5 2
1
6 1
3 1 48
65
7 10 2 25
6
8
2
合计
13
3 7114 29 14
81
从1974年至2002年,中国共参加了8届亚运会,从第9届起连续6届获得金牌总数第1(见表2)。从1980年至2004年间,中国共参加了7届冬季奥运会和6届夏季奥运会,从夏季奥运会比赛成绩看,中国的金牌总数(除第24届外)是逐步上升的(见表3)。第25、26届的金牌总数世界排名均为第4,第27届排名第3,而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32金、17银、14铜的好成绩,金牌总数首次超过俄罗斯,位居世界排名第2。
表2 中国参加第9~14届亚运会获奖牌情况
届次时间 地点金牌银牌铜牌奖牌总数 金牌数排名 占金牌总数
的比例(%)
9
1982新德里61 51 41
153 第1 30.7
10 1986 汉城 94 82 46
222 第1 34.8
11 1990 北京 183 107 51
341 第1 69.2
12 1994 广岛 126 83 57
266 第1 37.4
13 1998 曼谷 129 77 68
274 第1 34.1
14 2002 釜山 150 84 74
308 第1 73.5
表3 中国参加第23~28届奥运会获奖牌情况
届次时间地点金牌银牌铜牌奖牌总数金牌数排名
23 1984洛杉矶
15 8
9 32
第4
24 1988 汉城5
11 1228
第11
25 1992
巴塞罗那 16 22 1654
第4
26 1996
亚特兰大 16 22 1250
第4
27 2000 悉尼28 16 1559
第3
28 2004 雅典32 17 1463
第2
55年以前的中国,竞技体育水平低下,3次参加奥运会,连决赛都未能进入,还被外国人扣上“东亚病夫”的帽子。然而,中国从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实现金牌“0”的突破以来,仅仅用20年的时间,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金牌总数达到32枚,比第1名的美国仅少3枚,超出俄罗斯5枚,呈现出中国超俄赶美之势。中国竞技体育的巨大进步是如何获得的呢)因素很多,从竞技体育的科学管理上来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5条对策。
1 体育事业发展纳入国家计划,实行“奥运战略”
1979年中国恢复了与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关系后,中国奥委会与全国体育总会分立,相继成立了一批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和行业协会,使中国奥委会的组织体系适应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需要。
中国政府主管全国体育工作的原国家体委(1998年改组为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围绕这一“奥运战略”,对运动竞赛制度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2] 。运动项目设置尽可能与奥运会对口,并按照奥运会的设置项目来调整全运会项目设置,使全运会和奥运会的任务一致起来。同时,为了使全运会目标服从于奥运会目标,打破全运会4年1届的惯例,将本应在1991年举行的第7届全运会改在1993年举行,中间相隔了6年。并且,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体委制定与实施了《1994~200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接着,又制定与实施了《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两个《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实施“奥运战略”,是以普及奥林匹克运动知识、宣传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为基础的。1989年,在中国北京成立了奥林匹克出版社,先后翻译出版了《奥林匹克宪章》、《顾拜旦论文集》、《奥林匹克百科全书》等书籍。1990年建立的中国体育博物馆,5个展厅中就有一个专门的奥林匹克厅,多次举办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展览活动。1993年原国家体委组织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全面系统的《奥林匹克运动》教材,并在全国体育院校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开设。1994年在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了“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并招收奥林匹克研究方面的研究生。中国从1988年以来,组织学者参加了历届奥运会科学大会的学术交流。此外,北京在成功地举办了1990年第11届亚运会之后,又经两次申办,终于取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承办权。以上,均说明中国是积极地为国际奥林匹克各类赛事和国际体育活动承担义务,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奥运模式”的确定,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奥运战略”的实施,是中国竞技体育取得巨大进步的重要原因。
2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行“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可以说是中国的特色。这里的“举”字,是“全”的意思,所谓“举国体制”,是指集中全国的力量去办大事的管理体制,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举国体制”,它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国建国初期,新建立的团中央(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的简称)为全国体育工作的主管领导,新建立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协助政府,组织、领导并推进全国体育工作的体育组织,当时的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系统则积极予以协作与配合。后来借鉴原苏联的经验,于1952年建立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中央体委,1954年改称国家体委),形成了由国家行政部门、军队和社会组织三大组织系统构成的体育管理体制。中央体委实行委员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实行会员制。1957年以后,随着国家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作用逐渐削弱,权力逐步集中于国家体委,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型的体育管理体制。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这种权力过于集中所产生的种种弊端开始暴露出来,国家体委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推动体育社会化、科学化,促进体育全面发展和提高的改革,使国家体委由原来独家包办体育,逐步向领导、协调和监督的管、办结合方面转变,并加强发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体育协会和单项协会的作用。在以上初步改革的基础上,1993年国家体委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转变,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的体育改革总目标。当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举国体制”,今后还需要一个进一步完善的过程。
中国“举国体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贯穿了一条管理理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证国家对体育的统一领导、对体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并注意发挥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体育工作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通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一领导、调配、布置,来保证部分重点项目形成优势,取得突破,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贡献应予以充分肯定。“举国体制”对中国竞技体育取得巨大进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保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制定与实施。
——利于优化整合全国的体育资源,集中全国体育界的聪明才智,合理进行运动项目布局,保证竞技体育目标的实现。
——利于统一奥运战略目标,理顺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的各种关系,理顺训练与竞赛的各种关系,理顺训练体系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易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全国最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参加奥运会等世界大型比赛。
——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可以集中优势,保证重点,取得突破。
3 对奥运项目实行合理布局,进行分类管理
中国根据奥运会的设项,各体育强国优势项目的分布和本国的实际情况,在对奥运会项目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由4个层面构成的项目布局结构,并按不同层面、不同项目进行分类管理,拓展了新的“金牌增长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层面:巩固和加强传统优势项目,包括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举重、射击、体操、女子柔道等。对其的管理对策是:保证投入,挖掘潜力,扩大优势。从这类项目在第23~28届奥运会获金牌数统计看(见表4),成效是显著的。23届获13枚,25届获11枚,26届获14枚,27届获26枚。28届获23枚,比27届略有减少,一方面说明了世界各国在这些项目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保证1枚金牌已十分不容易;另一方面说明我国这些优势项目在上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比较饱和了,要增加1枚金牌也是十分不容易的[3] 。
表4 中国优势项目在历届奥运会获金牌数的比较
项 目 23届 24届 25届 26届 27届 28届
体 操51 2 1 3 1
举 重40 0 2 5 5
跳 水12 3 3 5 6
乒乓球 2 3 4 4 3
羽毛球 1 4 3
射 击30 2 2 3 4
柔 道
1 1 2 1
第二层面:扩大潜优势项目的优势。所谓“潜优势项目”是指我国曾在奥运会取得奖牌或其他国际大赛上取得较好成绩的项目。我国对该类项目的管理对策是:着眼长远,精心布局,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以培养尖子选手为重点,促其尽快向金牌冲击,带动整个项目的发展,加速向优势项目的转化。该类项目在第28届奥运会上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女子跆拳道比上届奥运会增加了1枚金牌,共获得2枚金牌,由潜优势项目转化为优势项目。女子摔跤实现金牌“0”的突破,进入潜优势项目。击剑在第27届奥运会获得了1银1铜,在第28届奥运会上虽然没有获得金牌,但已具有冲击金牌的实力,获得了3枚银牌。
第三层面:大力加强金牌多、影响大的奥运“金牌大户”项目,拓展新的“金牌增长点”。奥运会金牌数目达到30枚以上的项目,我们称之为奥运“金牌大户”项目。它们包括:田径、游泳、水上项目(含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其中田径、游泳是基础大项,普遍认为“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在历届奥运会中美国是这两个基础大项的最大受益者。我国对这类项目的管理对策是:选择适合我国开展和有较好基础的小项目为重点,加强科研攻关、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力争早日突破。我国在第28届奥运会上,这类项目取得了震惊中外的战果,田径首次突破连续3届只有1枚金牌的困境,增加了1枚份量非常重、影响非常大的、由我国年轻选手刘翔夺得的男子110m栏的金牌。水上项目我国双人划艇获得了1枚十分难得的金牌,实现了这个项目我国多年盼望的金牌“0”的突破。游泳项目也打破了近年来的“沉闷”局面,罗雪娟获得了1枚来之不易的金牌。
第四层面:认真抓好群众基础好、观赏性强的足、篮、排等球类集体项目。其管理对策是:以女排、女足、女垒、女篮、女曲、女手等项目为重点,力争取得好成绩。我国女子排球队相隔4届奥运会,在第28届奥运会上重新夺回冠军,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特别是2位名不见经传的女子网球选手李婷、孙甜甜成为第28届奥运会的“黑马”,她们紧密配合夺得女双冠军,提早实现了该项目奥运会金牌“0”的突破。
在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的项目进一步扩大(见表5),证明我国运动技术水平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第23届奥运会上我国获金牌的项目只有6项,第24届3项,第25届7项,第26、27届均为9项。第28届增加到13项,新增了女网、皮划艇、摔跤3项。
表5 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获金牌项目统计
届数 项目项目
合计
23体操、跳水、射击、击剑、女排、举重 6
24体操、跳水、乒乓球 3
25体操、跳水、乒乓球、射击、柔道、田径、游泳 7
体操、跳水、乒乓球、射击、柔道、田径、游泳、
26举重、羽毛球9
27体操、跳水、乒乓球、射击、柔道、田径、跆拳
道、举重、羽毛球9
28体操、跳水、乒乓球、柔道、田径、跆拳道、举
重、羽毛球、游泳、网球、女排、皮划艇、摔跤 13
4 对运动员队伍建设实行系统布局,进行分层管理
一个国家或地区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训练目标能否实现,最终都要靠运动员去落实。所以,如何加强运动员队伍建设,加速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便成为促进竞技体育进步的关键。
我国原国家体委早在1956年制定和颁布了《青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和《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仿照原苏联模式建立了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成为国家优秀运动员的主要人才资源培养和储备基地。至1958年9月,全国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已达1.6万多所,在校学生达到77万多人。从1963年至1965年逐步形成了一个从基层单位业余体校,到重点业余体校、中心业余体校和专业运动队的层层衔接的三级人才训练网络(简称“三级人才训练网”)。到20世纪80年代,“三级人才训练网”进一步完善,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形似金字塔状(见图1)。
图1 中国“三级人才训练网”
初级:包括基层单位建立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一般青少年业余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也包括近些年来民间或私人办的单项体育学校。
中级:地(市、州)一级办的重点业余体校、中专性质的体育运动学校。还包括某些体育院校办的附属竞技体校。
高级:包括国家队、省(区、市)优秀运动队和解放军体工队。目前高级层次的运动队已经突破由国家一家独办的单一模式,形成了行业、厂矿企业、高等院校、职业体育俱乐部等多家组建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格局,拓展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路子。
“三级人才训练网”是一个目标明确、层层衔接的统一整体,然而,每一层次又有自己的目标任务,通过分层管理,下一层次向上一层次输送人才,上一层次对下一层次进行指导,使“三级人才训练网”的人才流动保持畅通。我国的优秀运动员、奥运选手基本上是通过这一人才训练网络培养出来的。“三级人才训练网”体系中关键在中级和初级,我国优秀运动队的后备人才就是放在这两个层次中进行培养和储备。近些年来,中国乒乓球等先进运动队在“三级人才训练网”的基础上,又采取一种新的训练形式和运行机制来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作法是:国家队二队(即国家青年队)每年通过单项大赛或集训选拔赛,从中级和初级两个层次中选拔优秀苗子,原国家二队队员也参与选拔、公平竞争,这样做,可以保证把全国最优秀的苗子不断地选进国家青年队。根据中国乒乓球等运动队的经验,省(区、市)的优秀运动队同样可采用这种作法,以此类推,可以构建以下“人才链”培养模式(见图2)。
图2 运动项目人才培训层层衔接的“人才链”模式
“人才链”共分为4级:A级(国家队)、B级(省区市队)、C级(地市州队)、D级(基层队)。级与级之间分别以国家青年队(Ⅰ环节)、省市青年队(Ⅱ环节)、地市试训队(Ⅲ环节)3个环节相衔接,每个衔接点上均要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把上、下两级连接、扣紧,形成一个难以断开的人才链。在国家青年队这个衔接点上,要建立城运会、全国单项赛等大赛的选拔制度,定期由各省区市派运动员来进行集训的选拔制度,输送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的制度,国家保证指标、经费以及有关政策等,以保证A、B两级人才流动之畅通;在省市青年队衔接点上,要建立省级大赛的选拔制度,定期由各地市派运动员来进行集训的选拔制度,定期输送有发展潜力运动员的制度,政府保证指标、经费和输送奖励等政策,以保证B、C两级人才流动的畅通;在地市试训队衔接点上,要建立招生选拔制度、试训选拔制度和输送奖励制度,政府保证招生指标和有关奖励、升学的政策,以保证C、D两级人才流动的畅通,这个衔接点是我国目前较薄弱的一个节点,正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5 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正确运用激励机制
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需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队伍,更需要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当然还需要有大量事业心强、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人是一切因素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管理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用激励机制调动广大运动员、教练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通过竞赛杠杆,正确运用加分激励。在中国实施“奥运战略”的同时,各省(区、市)还有自己的区域战略,即所谓“全运会战略”。如果有的省(区、市)过分强调自己的“全运会战略”,就会损害全国的“奥运战略”利益。为了防止这一不利倾向,国家体育总局规定:从1993年的第7届全运会起,运动员在全运会的上一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和分数,计入全运会成绩内;在全运会上创、超世界纪录,按金牌和相应的分数计入代表团总成绩。从1997年第8届全运会起,运动员在全运会的上一届奥运会上创、超的世界纪录,计入全运会成绩,即每创、超1项世界纪录,给其所在代表团加计1枚金牌和相应的分数。从2005年的第10届全运会起,运动员在全运会的上一届奥运会上获得1枚金牌,则以2枚金牌带入全运会、3枚金牌带入城运会。以上措施大大激发了各省市政府及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球类集体项目投入较大,不少省(区、市)为了缩短战线,把足、篮、排以及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水球等项目减掉了,造成这些项目在队训练的运动员人数严重萎缩。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继续发展,国家体育总局规定:足、篮、排三大球在全运会的奖励名次由原来的前8名增至12名,第1名13分,第2名11分,以此类推,第12名为1分;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水球5个项目各奖励前8名,如参赛不足8队时,仍按实际参赛队数奖励。为防止赛前拉队凑数,规定组队时间必须是两年以上,且坚持系统训练和参加正常竞赛活动。上述8个项目获得的奖牌翻番计算,即1枚金牌按2枚给予奖励。获奖牌和名次者增加相应的分数;为了使单项、团队与集体项目的计分相一致,规定第1名的分数均为13分,以此类推。奖励前8名的项目,第8名为5分。
其次,运用物质激励。在第28届奥运会获金牌的运动员,一般可以获得来自3个方面的奖励:
(1)国家体育总局的奖励。每1枚金牌的奖励标准为20万元,比上一届(第27届)增加了5万元,比第26、25届均增加了12万元,比第24届增加了18.5万元,比第23届增加了19.4万元。
(2)各省(区、市)政府和体育局的奖励。每1枚金牌的奖励标准,不同省市均不一样。
(3)企业、社会团体的赞助和奖励。
以上的物质奖励,同样大大激励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各省(区、市)政府的积极性。
第三,运用荣誉激励。不少省(区、市)政府、体育局以及运动员、教练员所在单位,对获奖的运动员、教练员给予记功,授予荣誉称号,晋级,评为模范、先进分子等。这种精神上奖励的效果,并不比以上的激励方式差。
能够促进竞技体育迅速进步的管理对策,并不限于以上这些,但以上应是最主要的、最富有成效的管理对策。可见,科学管理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竞技体育的快速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标签:竞技体育论文; 奥运会田径论文; 中国金牌论文; 体育管理论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奥运金牌论文; 奥运会项目论文; 体育训练论文; 体育功能论文; 田径论文; 全运会论文; 奥林匹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