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科学研究与发展及合作计划——兼论我国对欧科技合作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科学研究论文,策略论文,论我国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般认为欧洲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力量在世界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特别是在生物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以及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领域,欧洲的科学家表现出很强的实力。但是欧洲的科学研究同样来自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有来自横向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有来自学科研究领域本身的挑战。目前欧洲各国在整体上从战略角度进行了科学研究与发展及国际合作研究计划的修正和制定,以保持优势,增强竞争力,迎接挑战。
一、欧洲的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
欧洲科学研究与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研究与技术发展(RTD)来实现提高欧洲未来的综合竞争力。它将在面临的三种主要挑战方面做出贡献:第一,提高欧洲工业的竞争力。通过对研究与技术发展的投资使各成员国能够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果。因此,它将努力促进基础研究和商业应用的联系,并促成新概念向新产品的转化;第二,改善欧洲国家的生活质量。由于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日益成为最紧迫的优先领域,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的重要课题之一;第三,促进新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不仅寻求技术对社会的更有效的作用,而且也将预测未来的优先领域。
欧洲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的具体体现是由原欧洲共同体批准通过的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框架计划,特别是1994~1998年总预算约123亿欧洲货币单位的“第四框架计划”。此框架计划有4个主要的活动领域,即研究计划、与第三国合作(指非欧盟成员国)、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及研究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其中,研究计划本身占总预算的85%左右,与第三国的合作占总预算的4~5%。因此,“第四框架计划”相对以前的计划具有很多新意,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更好的协调和更广泛的合作。科学不仅现在而且永远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它所探索的问题是全球范围的问题。技术和工业的现代化与全球性的合作与协调是一种双向链的模式,两者相互作用,互为条件。全球性的合作与协调是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之上,而现代化的技术以及工业的革新也有赖于科学研究的合作与协调。
2.面向当今科学技术的挑战。“第四框架计划”如以前的框架计划一样,反映了当时的科学与技术的优先领域。然而,所不同的是,此次框架计划将在信息科学、环境和洁净技术开发、工业技术和新材料、人类健康与保护、生命科学与技术、能源、交通、研究成果的推广以及研究与发展对社会经济作用的评价等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最近,欧盟为推动新技术的发展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对各专项研究的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工业界达成一致,协调欧盟各成员国的各项科研计划。还明确了在新一代航空飞机、多媒体教育软件、环保汽车以及水的环保技术等高技术研究计划中将追加额外投资。
3.注重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以往欧洲国家在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方面不及美国和日本。欧洲各国不同的研究政策使得研究活动零散、难以进行协同作战,也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形成规模效应。如何使科学研究成果得以推广和应用,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系统的转化,特别是向中小企业的渗透与转化,使欧洲各成员国受益,已成为“第四框架计划”的另一主题。
4.研究与技术发展对欧盟其它政策的支持。不言而喻,“第四框架计划”将发挥对涉及交通、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各项政策的支持。
5.将社会科学纳入计划中。社会经济研究计划是“第四框架计划”革新的内容之一。社会经济研究计划包括了技术预测与评价、教育和培训体系及方式的研究等,以确保欧盟在各学科都具有高水平的研究和高质量的科技人才。
二、欧洲研究与发展的国际合作模式与合作领域
欧洲未来在科学研究与发展如何进行国际合作以及合作力度与界域,在欧盟“第四框架计划”的四大活动领域之一“与第三国的合作”一项中已明确阐述。欧洲作为一个联盟,在发挥政治和经济联盟机构的功能的同时,也加强了它在科学技术等方面统一步调的功能;另一方面,欧盟作为一个区域性组织,不仅关注其成员国本身,而且对整个全球国家(包括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十分关注。这表明,欧洲的发展也取决于其它国家的发展。因此,欧盟成员国注意与第三国的合作,这包括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关于欧洲各国之间的科研合作模式已有比较详尽的阐述,本文将重点阐述欧盟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科技合作方面的有关问题。
欧盟“第四框架计划”中有关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可以说是欧盟与第三国的科技合作的重点之一。它的宗旨在于寻求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解决包括自然资源、公共健康和农业生产等问题。同时,这种合作也可使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诸如环境保护、流行病防治以及沙漠化等全球性问题对本国发展的影响,并试图在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研究中保持欧盟在上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具体的合作领域是:
1.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管理。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增长和自然资源的长期协调发展。这方面包括政策研究、基本的自然资源研究和生态系统研究三个领域。
2.农业和农工生产的可持续性改进。这一改进项目是一个系统性的研究,总的目标是改进城乡人民从地区生产中可获得食物的质量和数量。这个系统是由生产系统、加工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
3.公共健康问题。通过这个项目的研究提高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公共健康水平,同时在以下相关课题合作中促进平等与可持续性发展,即:公共健康系统、控制主要疾病的工具、疾病的生物模型等。
4.信息与通信技术。欧盟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研究的基本政策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已取得较高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信息网络。信息化是未来21世纪世界大趋势之一,欧盟也将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解决有关地区性信息通信技术的研究。主要专业性课题有微电子学(包括集成电路和电子子系统)、高性能计算系统和并行程序的应用、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亚洲开放的分布式多媒体应用技术(DAR/DVB)。
三、中欧科技合作回顾
中国和欧洲联盟(原欧洲共同体)的科学技术合作始于1985年10月,其标志是由中国国家科委和原欧共体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举办的政府级“新技术革命研讨会”。此会议一方面为纪念中国和欧共体建立外交合作关系10周年;另一方面标志着中国和欧洲科技合作的开始。从1985年中欧科技合作的开端到欧共体“第三框架计划”结束的1992年底,中国和欧洲在合作研究与开发项目、人员培训,以及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等方面都已取得很大进展。合作研究项目21项,覆盖农业科学、生物科学、化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物医学与健康、数学、物理及工程科学等9个学科。(见表1)
表1 中欧合作研究项目一览表(1985年~1993年)*
*根据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国际科技合作报告(1985~1992)制。
另外,由欧盟各国提供中国博士后研究人员基金出访合作国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员有113人,其中36人来自中国的高等学校。中欧在华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6次。这些研究活动对推动中欧科技合作,提高双方的研究水平无疑是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从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数来看,最能反映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权威统计源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中,在1985~1992年9月底期间,作者中至少有一位中国学者所撰写的论文数为5210篇。其中364篇是与欧洲学者合作完成的,这个数字虽然仍低于中国学者和美国学者合作完成的篇数(600篇),但统计资料表明,从1985~1992年,中国学者和欧洲学者合作完成被SCI收录的论文数的增长率远高于同时期和美国学者合作完成的论文数的增长率。而且,SCI收录的论文中,1985~1986年中国学者和欧洲学者合作完成的数量只占SCI收录论文总数的6.8%,而1991~1992年则上升到8.6%。从SCI收录的论文所涉及的领域看,物理、数学和工程科学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人类健康领域、化学领域、生物科学领域、材料科学领域,占的比例最小的学科领域是环境科学。
总之,中国和欧洲的科技合作在一些涉及未来科技发展的热点领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交往,而且从中国参与合作的机构看,除了中国科学院以及其它行业和地方的研究机构外,中国的高等学校也已步入中欧科技合作的各个领域,这说明了高等学校在科技实力和条件方面可以和欧洲国家在相关领域内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从而起到相互促进,互利互惠的作用。
四、中欧科技合作展望以及对欧合作之策略思考
中国和欧洲的科技合作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欧整体合作关系的前景是乐观的,欧盟把中国看成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995年中欧贸易额达400亿美元,欧洲已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特别是在对中国的技术转移方面欧洲位于第一位。然而,在欧盟“第四框架计划”中,对华科技合作已被纳入到整体框架中,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合作科研经费的分配。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挑战指得是中国将面临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而机会则意味着这种竞争将对中国科技发展是一个促进。对此,我们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充分了解欧洲新的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和新的合作方式,抓住欧盟对华合作的若干优先领域,即: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和信息与通信等,制定我们的合作对策;第二,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在对外科技合作中相互促进,否则发挥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会存在很多障碍。根据以上分析,若要很好地在科技领域与欧洲进行合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对策。
1.建立项目明确、结构合理的组织体系
科学研究的组织体系应是以明确的科研项目为先导,以“集团化”的、层次清晰的组织结构为主体的体系,是一种以功能聚类的社会组织系统。目前,我国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组织体系的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其思路是按照研究与发展(R&D)以及大科技服务体系的“集团化”格局重新部署科技力量,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实现从政府主体型向企业及行业主体型转变,克服旧结构体系中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条块分割、机构重复、浪费严重的状况,建立一种各部门、各地区的“体系开放,结构互补”的科技体系,明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三个层次。应该指出的是,这种组织结构体系的调整将有益于促进中欧在科学研究与发展中的合作,增强科研基础和提高工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解我国目前研究与发展中遇到的经费困难的局面。欧洲十家最大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公司组成的“信息技术圆桌”集团以及欧洲的主要研究机构同美、日进行合作的例子,对我们建立以“大兵团”作战,实现规模效应的对外科技合作体系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在对欧的科技合作中,不应是旧科研结构体系的一哄而上,这样只能造成资源浪费,削弱自身合作的力量,而且容易形成项目不明确、层次不清晰,难以有一基本目标的局面。为改变这种低效的合作模式,应该考虑由大型工业企业集团、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的各有侧重、重点突破和必要时联合作战的战略构想,建立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国际合作的最优结构体系。这是由于:
第一,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是研究与发展活动的主力,是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策源地,引进和消化先进技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基地。
第二,高等学校的科研活动是横跨市场领域和公共领域,纵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但主要侧重于基础性研究。可以说,在新型的组织体系中,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两大主力。
2.注意高技术研究与发展
高技术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欧洲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中不乏高技术领域,这也是由于欧洲已意识到在高技术领域内来自美、日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已具备一定科技实力,且有一整套工业体系的发展中国家,应充分认识通过发展高技术来跨越常规的发展阶段,摆脱等距离追赶式而“后来居上”的重要性,并且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空心化”战略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迁。根据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N.Kondratieff)1925年提出的经济长波理论,当今世界经济已进入第五长波(1995年至2045年)。而且,科学技术活动同经济活动一样也存在着长期波动的周期现象,并依次发生波动转化。在第五长波中,经济的长波曲线和高技术的长波曲线在本世纪末至下世纪20年代是同步发展的。但在下世纪中叶,在经济长波进入减速增长和衰退停滞期且相应曲线递减的同时,高技术曲线仍是呈递增趋势。因此,以高技术为载体是未来经济发展走向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发展高技术战略的进程中,目前应特别加强信息科学和生物科学的研究与开发,这也是吻合于中欧科技合作的优先发展领域的策略所在。我们加强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另一层含义就是避免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科技优势,特别是高技术优势同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合作与交换。
3.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迎接未来的挑战
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一方面是出自中欧科技合作的需要。因为,欧盟在其科学与发展“第四框架计划”中已明确规定:重点支持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研究项目,并加强这一研究领域的合作。在欧盟对华合作的几个具体课题中,大部分都涉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应以前瞻性的眼光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理性地思考本国乃至世界的经济与科技发展,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路子。对此,在具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明确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指导国家对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实质上是生产要素的配置,这种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理应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最佳配置。这不仅是因为生产要素包括了被使用的生态资源,也由于这种配置所形成的生产过程会影响那些未直接使用的生态资源和整体性生态持续能力。因此,必须更新传统经济学中认为自然资源在没有附加人的劳动之前不具备价值的“天然馈赠品”的观念,正确处理经济核算与自然资源存量的关系,纠正自然资源价格扭曲和造成环境恶化的政策。在资源的最佳配置中既要保证在整体上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要在宏观的时空尺度上不削弱和破坏生态持续能力,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之增强。
第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除传统的竞争外,人类应充分意识到区域间、国际间和全球范围内进行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真正有价值的发展必须依靠这种整体协调,这也是持续发展在空间尺度上的基本观点。
第三,根据当前已显现的中国后发性、补课性工业化势头,我们更应注重和协调21世纪资源、环境、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几大要素的关联问题,重新认识和确立未来的发展模式以及公众生活质量的基本参照标准和规范。我国的经济正以平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高速增长,这就容易产生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等同的概念。其实不然,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技术进步等,它是一种进步过程。现在评价中国经济发展时,大都使用“机遇”一词,我们认为这种“机遇”应从经济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学等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否则会失之偏颇。应该说,这个“机遇”是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第四,可持续发展以人的价值观念转变为核心。从根本上说,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物质和文明生活的需要,只有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转变人的价值观念,追求全面发展,才能根本遏制恶性开发和恶性消费。
第五,一个国家或地区要保持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技术层次和行政调控上必须具备可视、可测、可比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
4.探索一条科技与贸易结合的模式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和国际贸易“知识化”趋势的加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已形成一种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国际贸易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是经历了由初级产品交换、工业制成品交换和目前的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交换的发展阶段。而且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最为迅速。例如:办公自动化和通信设备的世界贸易额1980~1990年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13.5%,1990年达3030亿美元,占世界商品贸易额的8.5%。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已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禀赋理论,它的视野更加宽广,所提出的影响国际竞争优势的因素更多,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科学技术在建立国际竞争优势上的关键作用。所以,我们在强调发展外贸必须以科技为基础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提高我国科技水平的同时,必须结合国际贸易特有的优势,闭关锁国是无法提高技术水平的。贸易的发展既会促进新技术的供给,也会促进新技术的需求,这也是我国在科学研究与发展上如何与欧洲进行合作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策略。对外贸易的发展将有助于先进技术的引入;发展对外贸易还可以提高生产专业化程度从而刺激先进技术的应用;同时,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本身也是促进我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强大动力;在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可获得更多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和新观念也是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前提所在。正如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所提出的“教育、技术和开放与发展的关系是复杂的,它们能使各国的经济不仅对价格信号,而且对新思想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