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80后”的现代农业生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27岁的刘洪宇和女友王昕可谓“金牌组合”,先是携手在网络游戏领域赚了300多万元,去年共同转向经营现代农业基地,不过一年时间就小有成就, 吸引了纷纷登门求购蔬菜的商人。
两个都不是农业科班出身的“80后”怎么就心甘情愿当起了“农民”?这还要从头说起。
上大学之前的人生是父母安排的,后面的日子,我想自己走
这两位“80后”都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从小青梅竹马。高中毕业,刘洪宇被保送到四川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王昕考入中央财经大学,之后留学英国,拿到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国际金融硕士学位。和很多“80后”一样,他们眼界开阔、活泼自信。刘洪宇酷爱网络游戏,王昕则热衷上网购物,喜欢漂亮的衣服和化妆品。
大学宽松的环境,让刘宏宇思考起以后的路来:“医生不是我想要的职业,我上大学之前的人生是父母安排的,后面的日子,我想自己走。”
于是,毕业后,刘洪宇选择到一家外资医药公司做销售。一年半之后,他又做起了网络游戏虚拟装备交易。
王昕留学归国后,比刘洪宇还能“折腾”——短短一年就换了3 份工作:“工作环境太受拘束,我喜欢自由自在嘛。钱重要,但工作得开心更重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更重要。”
两人干脆专门做网游,几乎24小时守在电脑前,困了轮班睡觉,饿了就吃外卖,十天半月不出门儿。两人把生意做到了国外,赚到了第一桶金。
钱是赚到了,可由于几乎足不出户,与社会严重脱节,刘洪宇觉得生活越来越虚幻。他俩决定放弃网络游戏,去寻找感觉更“实在”的项目。
2006年4月的一天,央视《每日农经》的一期节目同时吸引住了两人的目光,节目里介绍的是丽水农科所研发的成套现代农业科技项目。看着看着,两个人不禁兴奋起来: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不是很高,而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卖出好价钱,这不就是他们一直要寻找的项目嘛!
后面的事快得超乎他们的想像。4月去浙江考察,5月回成都注册成立广天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6月招人、租地、修路,盖房,建大棚、 进设备……一切安排妥当,刘洪宇和王昕的现代农业基地,就这么建起来了。
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可不是玩两天就走
他俩的农业基地在新都区斑竹园镇柏水村二组,面积54亩,第一次租约就签了22年。刘洪宇说:“我们打算长远地做下去,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可不是玩两天就走。”每天早早地起床,刘洪宇都到地里看庄稼的长势,帮着工人整理菜秧子。王昕则负责做账、分析市场、整理资料、联系政府部门。
这一次,他们投入了近400万元,除了两人之前赚的, 双方家里还支持了一小部分。为了尽快收益,维持起基本运作,两人决定先种芽苗菜。
公司建了6个芽苗生产车间,每个车间整整齐齐摆满了排列着芽苗盘的架子,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个小小的水阀,计算机系统一旦“感觉”车间内的湿度不够,水阀便“沙沙”地喷出水雾。短短几天,芽苗就长了起来,整个车间绿茵茵的,一室清香。
2006年10月,刘洪宇和王昕连续半个月晚上20时就到达蔬菜批发市场,过了凌晨5时方才离开,依靠自家芽苗菜的过硬品质,一个个批发商被说服了, 同意购买他们的芽苗菜。
批发商李建英看中了他们芽苗菜的优良品质,也看中了这两个年轻人的诚意和勇气,成了广天公司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后来,通过李建英,他们的芽苗菜又摆上了家乐福的柜台。
回忆起第一天在超市的热卖场面,王昕现在还很得意:“有的顾客都不要我们把菜割下来,直接把盘底的无纺布一裹就带走了。”那一天,他们卖出了200多盘。
一战成名,广天公司的芽苗菜在超市打开了销路。
由于采用了全方位的立体空间栽培,占地60平方米的车间,芽苗菜的日产量为1吨(若用土地栽培,达到此产量需要60亩)。光靠卖芽苗菜的收入, 就可以维持整个农场的日常开支了。
搞现代农业不仅可赚钱,还可以为当地经济作贡献
没了运行经费的后顾之忧,刘洪宇和王昕放开手脚尝试现代农业技术:
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育苗温室,通过“植物电场发生器”,刺激种子使其苏醒,从而达到迅速发芽生长的目的;
用珍珠岩培养基来培育树苗,一片叶子一个月就能长成树苗,使苗木培育实现了低成本和高效率;
把黄瓜苗嫁接在南瓜秧上,借助南瓜强大的抗病毒能力,让黄瓜几乎不用施农药;
他们还成功掌握了先进的“气雾培”栽培模式,植物种在大圆桶里,营养液通过桶里的喷头自动转化成雾气,发达的根系充分地吸收营养,实现“爆发性生长”:一株南瓜只结一个南瓜,可以长到几百斤重,一株番茄能结出5000个果子。
……
这些技术不仅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也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刘洪宇举了个例子:使用新技术栽种番茄,一亩的年产量可达1.5万公斤,按照每公斤1.2元计算,每亩收入1.8万元,除去工资、化肥、设备消耗等各项成本,1亩至少有5000元利润。
可是基地总共只有54亩,限制了利润的扩大。刘洪宇和王昕正在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刘洪宇说:“现代农业,要走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把农户的力量聚集起来,发展前景将无可限量。一方面农民增收了,一方面公司通过提供种苗和统一销售这两个环节获得利润。”
他俩现在给农民的条件相当优惠:先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和肥料,蔬菜长成了卖给公司后,这笔费用再从销售款里扣除。现在他们已经联系好了周边的30多户农民,准备从6月开始合作种蔬菜。
一年的现代农业生活,刘洪宇和王昕有很多感触,最让他们感慨的,莫过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刘洪宇说:“以前做网游,自己赚了钱,但没给社会带来什么。现在搞现代农业,我们可以赚钱,还可以带动农户致富,为当地经济作贡献。”
现在刘洪宇已经忙得没有时间玩网络游戏,王昕买东西时也不像以前那样动辄花掉一两千元:“想想那笔钱,是多少斤黄瓜钱哦!”
不过他俩比过去更开心:“这种生活,就是我们想要的感觉。”
(摘自《农村信息报》2007.5.12.(B3) 联系电话:0571—8675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