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材料。结果:40例患者中,肺水肿症状得到纠正及缓解率35.0%,治疗无效致死率65.0%,致死原因包括脑疝、多脏器功能受损、急性肺水肿。结论: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临床治疗困难,并且具有预后效果差,病死率高的特点。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源性;肺水肿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150-02
脑出血是内科常见危重疾病,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约占脑血管疾病的1/3[1]。而神经源性肺水肿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其是脑出血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的恶化,对患者生命安全将造成严重威胁。本次研究特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3例、女17例;年龄36~92岁,平均年龄(64.8±2.4)岁。所有患者经头颅CT检查后,均证实为脑出血患者。
1.2 方法
40例患者入院经基础治疗后,即刻进行脑出血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尽早清除颅内水肿,并积极给予患者综合治疗。对于神经源性肺水肿,采用高压氧舱、高流量持续吸氧进行治疗,并施以氟美松,15~25mg/d。使用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以预防肺部感染,注意控制电解质水平,预备呼吸困难应急措施,并严格液体进入量。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后,肺水肿症状得到纠正或缓解的患者14例,占35.0%;治疗无效致死26例,占65.0%,其中脑疝致死2例,占7.69%;多脏器功能受损致死7例,占26.92%;急性肺水肿致死17例,占65.38%。
3.讨论
神经源性肺水肿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病情极其凶险,且致死率高[2]。若无法得到有效的施治,极易导致各类神经性损伤,致使患者的颅内压增加,进而引发急性肺水肿,增加病死率。因此,需重视对患者的动脉血氧、呼吸频率等监测,积极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才能有效降低急性脑出血并发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死亡率。
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显著,其具有病情进展迅速,起病速度与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的特点,并且肺水肿程度与原发病轻重程度密切相关,通常治疗时均需对患者的原发病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3]。此外,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极易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以及发中枢性高热,致死临床治疗难度加大,预后效果不佳[4]。导致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致使突发性高颅压的发生,引起视丘下部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加上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致使大量α-肾上腺素被释放,引发一时性、弥漫性血管强烈收缩。此时,血液从高阻体循环运转至低阻肺毛细血管,致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且静水压呈上升倾向,从而引发肺水肿。有研究表明,患者出血量过多时,颅内压会增高,致使患者下丘脑功能迅速发生紊乱,进而引起肺水肿[5]。此外破入脑室者桥脑出血、基底节出血、脑叶出血、丘脑出血,与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临床对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常规遵循以下原则:一旦确诊立即采取颅内压降压措施,首剂使用大剂量脱水剂,情况紧急时,可行脑室引流术以及开颅减压术;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情况紧急时,可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务必确保患者肺通气正常。若对患者施以面罩高浓度氧疗作用效果不佳时,需及时给予机械通气,以保证缺氧情况及时纠正;在治疗早期,对患者施以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增强患者机体的缺氧耐受性,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治疗肺水肿与脑水肿具有辅助作用。适当给予患者强心剂,静脉注射西地兰0.4mg,可有效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另外,可应用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硝普钠等,以实现改善微循环的效果,从而降低肺循环负荷;积极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常见并发症包括应激性溃疡、循环衰竭、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以及水电解质失衡等。
本次研究,40例患者中,肺水肿症状得到纠正、缓解率35.0%,治疗无效致死率65.0%,致死原因包括脑疝、多脏器功能受损、急性肺水肿。
综上所述,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临床治疗困难,并且预后效果差,病死率高。防治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主要手段是积极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肺通气,控制并发症发生以及减轻脑水肿等。
【参考文献】
[1]刘红升,苏琴,赵晓东.神经源性肺水肿早期形式的急诊识别及治疗[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5,37(3):343-347.
[2]赵子涵.探究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的临床治疗[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9):2878-2880.
[3]王雪.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2):220-222.
[4]王力伟,李学良,湛金梅等.早期康复指导在高血压脑出血运动障碍患者护理中的评价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20-122.
[5]朱金兰,黄铁栓.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海南医学,2015,26(21):3222-3224.
论文作者:邓功建,冉娅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8
标签:肺水肿论文; 脑出血论文; 患者论文; 神经论文; 病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