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刘彩玉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30日至2017年3月30日于本院采取介入治疗且发生心率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26例,常规组实施普通的护理措施,而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医疗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手术成功率100%(P>0.05),护理组患者在医疗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P<0.05)和治疗效果方面的数据均优于常规组。结论:对于实施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中发生心律失常,需要采取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可在急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治疗;接入手术;强化护理

近几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发生率普遍升高,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冠心病并发症,发病急,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在此类疾病的治疗当中,临床一般采用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在手术中难以避免,因此也常易出现医疗纠纷,所以,针对心律失常采取的有效护理措施对于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此次研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30日至2017年3月30日于本院采取介入治疗且发生心率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26例,常规组实施普通的护理措施,而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常规组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58岁,平均年龄(65.4±2.6)岁,其中有4例患者为前壁心肌梗死、5例患者为后壁心肌梗死,6例患者为侧壁心肌梗死,其余11例为下壁心肌梗死;护理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61岁,平均年龄(66.8±3.2)岁,其中有7例患者为前壁心肌梗死、8例患者为后壁心肌梗死,3例患者为侧壁心肌梗死,其余8例为下壁心肌梗死。两组患者间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普通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需要在常规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2.1手术前护理

在实施手术之前,应当耐心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相关流程、情况、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优势、特点、风险等等,务必要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手术治疗是有效的,但也是存在风险的,交流时措辞简单易懂;其次,一般在患者左侧肢体上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及时给药;将患者体内的尿液干净排出;术前稳定患者的情绪,通过亲切友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担忧,消除他们的顾虑,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

1.2.2手术中的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熟悉整个手术流程,明确自身在不同手术流程中的职责,准备好抢救所需的所有设备和药品;给予患者吸氧,避免心肌严重缺氧,同时缓解患者心脏负担;行心率、血气和血氧饱和度检测,手术过程中严密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生命监测出现异常,需要立即报告手术医生进行治疗,确保在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前可以进行有效的抢救,稳定患者心率[3]。

1.2.3术后的后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穿刺点的出血和血肿情况,根据穿刺点的渗液量,及时的进行补液治疗;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辅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治疗和运动锻炼,并让患者保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进食一些油炸、辛辣或者生冷食品,叮嘱患者多食用高营养的易消化食物[4]。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病情基本康复;有效—患者病情有明显的改善;无效—患者病情无改善或死亡[5]。有效率=(显效+有效)/26*100%。

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维度。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69分及以下。统计两组患者的医患纠纷发生率和手术顺利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 ±s)代表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代表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情况分析

两组患者手术进程均十分顺利,无意外情况发生,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P>0.05)。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

由表1可见: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2.3%,常规组仅为61.5%,护理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

2.3两组患者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经统计,护理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医疗纠纷,常规组患者有一例发生医疗纠纷,发生率为3.8%(P>0.05,X2=1.0196)。

2.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统计,护理组患者有20例为显效,6例为有效,有效率为100%;常规组患者中10例为显效,16例为有效,有效为100%,但护理组中的显效例数远超过常规组。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发生急性的连续性缺血缺氧而引发的,是冠心病的并发症之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而且区域年轻化方向发展。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病情十分紧急、严重,如果患者无法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抢救,很可能会丧失生命[6]。

介入手术则是急诊室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手段,虽然治疗比较好,但也十分容易引发心率失常,这将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延迟后期的康复时间。在本次研究中,护理组患者所采取的强化护理措施有效缓解了心率失常对患者病情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比发现,该组患者在各项治疗数据上都要优于常规组患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2.3%(P<0.05),而且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为零。

综上所述:对于实施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发生心律失常,需要采取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可在急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松.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3):94.

[2]赵青;赵海;张青春.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02):77-78.

[3]陈伟泽.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30):75.

[4]罗艳.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03):38-39.

[5]苏金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050:122-123.

[6]邹梅平;刘嘉欣.系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2):150-151.

论文作者:刘彩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刘彩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