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灌溉技术分析论文_熊诗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灌溉技术分析论文_熊诗

熊诗

北屯市恒丰勘察设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北屯市 836500

摘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又是水资源稀缺的国家,为了使农业发展不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国家特别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通过研究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能有效地优化水资源利用率,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通过改变旧的灌溉方式,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有效保障了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灌溉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灌溉技术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中的基础工程,对于提高农业粮食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农业资源有限,就要做到节约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农业的发展中,农业灌溉是需要高度重视的,这就需要保证灌溉规划,提高设计水平,科学合理地适应灌溉技术。

1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重要意义

我国地域广袤,地理环境复杂,又受到复杂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区域降水情况差异很大。但农业又是我国毫无疑问的基础性产业,关乎我国国计民生,影响到我国各方面的社会稳定。

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影响不言而喻,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于水利工程的开发和利用。在当今社会,农田水利工程关乎每家每户的粮食安全,关乎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关乎对于地球淡水资源的利用。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体系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民收入、高效利用水资源。建立科学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体系是小至每个人大至国家、全球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2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原则

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确保规划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考虑到每一种影响因素,使农业水利工程的效益得到保证,并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2.1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首先,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工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保证工程灌溉工作在顺利进行的同时,不影响当地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明确水资源分布情况与地形特点,将其与农田分布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开展规划;在灌溉时充分利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使蓄水、引水、排水相互结合。

2.2结合施工方案开展设计

进行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时,要制定完善的计划,明确施工方案,依据方案开展设计。要保证水利灌溉工程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规律,使水利灌溉得到最大程度利用。制定完善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使各种指标满足水利灌溉的要求。此外,要针对水利灌溉本身进行裁弯处理,使得渠线能够呈现出较为平顺的状态。

2.3加强对农田的保护

进行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时,要避免占用过多田地,在中转站与蓄水地合理规划,结合水利灌溉的施工方案开展设计与建设,保证农田顺利发展。要保证曲线平顺,有利于水流迅速流动,提高输水效率。

3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种类

3.1喷灌

喷灌技术适用在农田面积较大的区域。通过输水管道输水到田地,隔一段距离安装喷头,利用压力水泵提高水压,进行转圈直线喷射,这样既避免了水资源的白白流失,又解决了由于地基不平而影响灌溉的问题,而且也不用大量人员,只需掌握灌溉的时间并控制一个开关即可,减少了人员费用的支出。

3.2微灌

微灌技术是介于喷灌与滴灌之间的一种灌溉方式,适用于种植作物密集程度较高的地段,在这一灌区内采取微灌技术进行灌溉时,可达到全面喷洒灌溉的效果,保证每种作物都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源。微灌技术适用于所有地形和土壤,特别是干旱缺水地区,使用微灌技术进行灌溉时,能够较好的改善土壤结构,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增产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滴灌

滴灌技术是通过滴灌带、滴头、管网等工具,以水滴的形式将过滤之后的压力水直接渗透到作物根部附近,从而达到灌溉目的。这一技术的使用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能提高作物的实际产量,但是因其成本偏高,所以还没有实现大面积应用。

4当下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4.1缺乏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筑时间比较久远。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节水灌溉能力较低,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农业要求。农田水利工程在长期运行中,通常会出现老化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维修,就会缩短它的使用寿命,甚至影响正常运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大多设备已经发生严重老化,如果不能及时更新水利工程设备,就会影响到我国农业的正常发展。

4.2生产设施老旧

传统的灌溉方式无法跟上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步伐,生产工具较为落后,生产设施老化程度严重,使用不便,影响了灌溉效果和节水效果。第四,资金不足。资金不足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导致节水设施难以发挥作用,影响最终的节水效果。

4.3节水农业意识不强

现在有很多地区的农民认为当地的水源充足,没有必要设计节水农业,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对水资源存量依然保持乐观态度,导致了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工作的推进。并且相关部门对中国节水农业的创新意识培养上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还有部分地区对水资源短缺问题认识程度不深,部门存在不重视节水农业发明专利的行为,严重打击制约了节水型农业工作的发展。

5提高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效果的方法

5.1加强对节水技术的研究

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中,要重视节水技术的应用,提高设备技术含量,确保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对节水设备开展积极研究,提高节水设备的有效性与生产水平,实现自动化控制与节水。第二,对节水灌溉农具加大研究力度,深入贯彻节水理念,减少水资源浪费。第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当地地形条件与气候条件,开发和制造符合本地区情况的节水设备,实现对农田的有效灌溉。要结合不同的农作物类型,选择合适的灌溉系统,以期达到节省水资源的目的。比如,可采用智能化节水灌溉系统浇灌经济作物,对空气的湿度与温度进行有效分析,使灌溉措施符合农作物实际情况,促进其健康成长,并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现节水灌溉。

5.2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可以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可以适当降低或免除农业灌溉过程中产生的水电费,并加大对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同时,对于一些使用节水灌溉措施有显著成效的农业生产者进行奖励,扩大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范围。寻找节水灌溉专家对农业生产者的劳动过程进行指导,精准分配种植过程中的用水量,真正实现因地制宜。

5.3根据地域环境不同选择灌溉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条件差异大,农作物种植范围广,因此要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因地制宜地利用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掌握不同地区气候和土质的差别,在灌溉时运用恰当的方法,从而保证农作物得到高效灌溉。例如在我国北方,气候干燥,下雨不多,可以选用地面管道直接灌溉的方式,从而减少蒸发损失,有效提升节水效率。

结束语

我国是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发展高效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水是生命之源,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水资源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高效、节水、环保等优势,大力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参考文献:

[1]陈春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4):81.

[2]胡发润,周敬波.浅谈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J].农家参谋,2018(11):202.

[3]熊德平.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J].江西农业,2017(19):60.

[4]陈雪莲.关于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35(22):59.

[5]李继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的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01):13-15.

论文作者:熊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灌溉技术分析论文_熊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