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府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分析论文_王志强1,张凌2

对政府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分析论文_王志强1,张凌2

1 国家农业标准化监测与研究中心 黑龙江 150028;2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 150025

摘要:农业标准化是规范化农业生产的产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促进整体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必须立足现有工作,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支持政策,以更有效的方式扩大实施范围,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农业标准化的基础上,分析现状,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层在中国,一步一步实现的角度来看,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从低到高分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化、规范化的农业生产实践和生产行业标准化水平的三个层次,建立各层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并从整体推进的角度提出实施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政府;农业标准;分析

1前言

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化作为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将传统农业的实施转化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具体手段,十分重视党和国家。目前,各部门以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开展各类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本文就如何科学地实施农业标准化进行了探讨。

2农业标准化的现状

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生产方式也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培育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业品牌。目前,全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初步形成。

2.1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

2.2加强农业标准的制度修订和宣传

近年来,大多数省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收紧了当地的农业标准体系,通过建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技术专家委员会(修复)标准的收集、研究、技术推广人员和组织,积极推进标准的稳定性,导致大型农业工人实现应用程序的标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3初步建立了农业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在促进农业标准化的同时,应当与农业部合作,重视制定有关农业标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介绍了标准化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制定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和标签管理方法”、“法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检验方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和变化农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确保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2.4农产品质量认证开始

农业认证有助于消费者识别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农业部设立了农产品和水产品认证机构,实施了绿色计划色食品认证管理。与此同时,认证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可。

3农业标准化实施模式分析

推进农业标准化,标志是前提,实施是关键。国务院和农业部发布了一系列农业标准化指导方针,始终坚持政府大力推广和市场正确引导,领导企业、农民积极落实工作原则,形成了实践中三个主要实施模式。

3.1主要实施模式特征分析。

3.1.1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模式,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即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通过项目示范、产品认证、技术指导、培训咨询等方式以农业企业的形式带动辐射,按照标准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周边农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政府指导的优势是能够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实施项目,集成技术,专注,专注,一步一步的优势地区农产品行业,和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标准的花园,示范区(字段)和管理创建、培育优势农产品品牌,有效促进农民安全生产意识的提升。

3.1.2企业的主要模式

企业领导力模型形式的农业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合同或订单,使用自己的资本、技术、信息处理、存储和运输、市场和销售渠道的优势,组织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确保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相对较高的收益。该模型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解决“硬卖”农民的问题,形成利益作为激励约束机制的核心,在农业标准整合之前、期间和之后的实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3.1.3主要合作方式

合作领导力模型是一个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和操作程序,组织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并提供的农业生产方式,技术培训及相关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服务,专业农民合作社作为农业标准化的有效载体,成千上万的小农户有着迅速变化的市场。作为政府、企业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在组织协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决了政府和企业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

3.2对实现模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3.2.1目的实现上面

加快农业标准化实施,政府主导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该行业的竞争力,确保农产品安全,预期通过指导示范,辐射,和转让安全生产的热情的广大农民,浓度,规模生产标准化模式,管理责任和产生的实际利益的主体部门。企业主导模式是利用标准化手段进行生产管理,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标准化的实施主要取决于对利润的贡献率。合作是占主导地位的模式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的收入,即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实现标准化生产是完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外部市场环境不成熟的情况下,更多的合作或自身的发展问题,而非安全生产。

3.2.2组织方法

政府的领导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部门实施项目,加强技术服务,促进工作。项目管理应用、专家评审、任务排序、组织实施和验收过程,其实质是利用项目资金转移人才和技术,使多部门合作参与项目配置的资金有多少。

3.2.3市场表现

这三种主要模式的内在功能是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外部绩效应是安全的农产品。由于农业标准化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因此需要标准化和同行关系的质量和安全,即通过农业生产标准化是农产品的相对安全。然而,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市场上的消费者仍然无法区分通过标准化生产的产品和真正安全的产品。在操作层面,政府主导的模式要求农产品认证、自检和产品可追溯性。

4目前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以现代农业建设为中心,农业标准化的目标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好地协调和改善农业生产和消费市场秩序。农业标准化的主要问题:

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有效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满足国家对农产品和农业的需求。《全球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控制重点是科学利用农业投入,标准化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卫生安全,因地制宜调整措施,促进农业标准化,基本实施无公害农业生产。逐步加强国家农产品质量分类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实施农产品有效的各级环节和各级消费需求,改善和深化农产品市场经济。重视标准化活动,加强流通领域,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也会阻碍农业生产标准化的早期效果。这些领域仍然缺乏管理和相应的标准。随着农产品流通的增加和市场建设的完善,这已成为一个亟待加强的环节。重视政府在农业标准化过程中的管理职能,提高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效果和效率。重点明确政府干预的内容、各级政府分工协作,统一农业责任和权力。

参考文献:

[1]张艳玲,方晓华,罗金辉.新时期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6

[2]蒋和平,彭成圆.我国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J].蔬菜,2014

[3]苏彩和,和金生.广西实施农业标准化成效的研究[J].学术论坛,2012

论文作者:王志强1,张凌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对政府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分析论文_王志强1,张凌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