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姚雪垠谈话”的若干订正和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姚雪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4月15日的《文艺报》登出了由李复威、 杨鹏两先生整理的《姚雪垠希望身后发表的谈话》,读后颇感不安。姚晚年对不少朋友都说过“这些看法在我生前不要传出去”一类的话,对我说的次数可能更多。我曾多年担任姚的助手,为他整理过小说录音和谈话录音,目前又在编他的遗著,对于他的各种观点和谈话语气都较为熟悉。谈话中受情绪影响而说些过头话,或出现口误,在他都是难免的。以前我为他整理录音时,遇到某些失误和措辞不当之处,会随手作些修订,但稿子最后还要经他审阅,如果他不同意我的修订,可以再改回来。
现在发表的李、杨整理的《谈话》,当年曾交过一份抄件给姚,但姚一直没有过目。去年《姚雪垠书系》编委会的成员对这篇尘封多年的稿子作过讨论,决定不收入《书系》。理由是:一、《书系》并非全集,《谈话》中的内容在姚的回忆录和其他文稿中已经谈过,谈得比较全面,没有必要重复。二、由于录音不清、整理者对河南方言不熟悉以及口头表达的不缜密等可以想象的原因,《谈话》中有明显的失误、失实和片面之处。不改,对不住姚和读者;改了,姚已不可能审阅。但现在《文艺报》刊登了这篇未经作者审阅的谈话,为了对姚和读者负责,我想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按《谈话》的顺序对其中若干问题加以订正和补充。
1、“酉时明明是深夜”,错了。十二时辰中, 下午五时至七时为酉时。姚对历法是非常重视的。在他一万余张分门别类的卡片中,第一类就是关于历法的卡片,其中包括崇祯年间农历与公历年、月、日的对照表。此外还录有《尔雅·释天》中关于干支的特殊表述法。那是因为他知道旧式文人为了追求古雅,往往在诗文和书简中采用此种表述法,如把己卯年写成“屠维单阏”、庚辰年写成“上章执徐”之类。虽然这一知识最后并未用到《李自成》的细节中,但他是作了准备的。至于十二时辰这类简单的常识,在他更是烂熟于心。实际上我也听他谈过上述例证,记得他说的不是“酉时”,而是“寅时”(凌晨三时至五时)。
2、“我最早发表小说是16岁”,错了。姚生于1910年10月, 1929年9 月在《河南民报》副刊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两个孤坟》(署名雪痕),那时他将满19岁。这在姚自撰和他人编撰的年表、文章中都写得很清楚。
3、关于姚青年时期所受的影响以及他对某些学者的评价, 在他的回忆录和相关文章中有很清晰的表述,而现在的《谈话》则说得很零乱,且不准确。这里,我只能简单地作些说明:
①、1929年,姚靠同乡提供的一张假文凭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次年因参加中共开封地下市委领导的政治斗争而被捕。获释后继续上了一年学,于1931年暑假被学校以“思想错误,言行荒谬”为由开除,因恐再次被捕而只身逃往北平。在开封短暂的学生生活对于姚日后的成长具有关键意义。就在这两年中,他开始接触理论书籍,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初步熏陶;同时又对史学和古典文学发生兴趣。清代朴学家、《古史辨》派和新史学运动对他都有影响。此外他还受到新文学运动的启蒙。《谈话》在叙述这段经历时至少有两处失误:一是把《清代学术概论》写成《清代学术概念》(这可能是误排所致);二是把“新史学运动”写成“新思想研究”。后文论及郭沫若时,“思想”“思想家”也均为“史学”“史学家”之误。
②、据我所知,姚对顾颉刚是尊重的。他三十年代发表的《中国产日月的女神》等文章,显然受到了古史考辨的影响。
③、当时让姚一见倾心的那本郭沫若的书是《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④、姚反对把史学研究简单化地用来为当前政治服务,特别反对为政治而歪曲历史,认为那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他提到杨荣国和赵纪彬,是因为“文革”期间杨写过所谓“儒法斗争史”的讲稿,而赵出过一本关于孔子诛少正卯的书,对此姚都是极不赞成的。
4、《谈话》中有很多内容涉及郭沫若。 姚对郭的学术论著和历史剧的确有看法,这方面我还可以补充很多例证。(譬如八十年代初期他有次去北大看吴组缃,就曾谈起《屈原》中何必要虚构婵娟这一人物,当时吴插了一句:“这就叫‘红袖添香’。”又如六十年代关于《兰亭序》真伪的那场争论,他也比较赞同高二适的观点。)但姚对郭也有尊崇和肯定的一面,他认为自己在郭面前是学生辈的人物,他对《甲申三百年祭》的批评是“学生同老师争鸣”。1979年他在日本参观郭的故居,曾经写下一首很带感情的诗,以“敬怀郭夫子”开头,最后几句是:“大家敬郭老,情寄屋数椽。郭老居此处,前后共十年。著作何辉煌,才华似涌泉。郭老郭老不可见,事业长留天地间!”
5、“多尔衮后来活到了70多岁”,错了。多尔衮(1612—1651 )只活了39岁。他死后三年,康熙(1654—1722)才出生,所以根本不可能“亲自下马扶他”。我想出现这一讹误的主要原因是,整理者对清初历史不熟悉,听录音时把“她”听成了“他”,又想当然地把庄太后的事移到了多尔衮身上。其实活了70多岁、受到康熙尊敬的是他的祖母庄太后,而不是多尔衮。
6、姚在1957 年被划为“极右分子”后开始创作《李自成》第一卷,那时他是装作写检讨,在一本活页薄上偷偷地进行写作的,绝对不敢让领导知道。而他那半部以民国初年民族工业(新乡通丰面粉厂)为题材的小说手稿,则动笔于1954年,题为《白杨树》,后因得不到领导支持而烧毁。可能是姚谈话时信马由缰,随意由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而整理者对他的经历又完全陌生,于是在《谈话》中把两件事混为一谈了。
7、自负是姚性格中非常突出的特点和缺点, 但这种自负只是表现在他最为熟悉、倾注心血最多的领域中;而在别的领域,他是谦虚的。他会写毛笔字,却从不以书法家自许。对于诗词,他也认为自己起步较晚,只是“初窥门径”。而《谈话》中有一句“我是自学出身(整理者误写为‘出生’),不会成为大学者”,则可以视为他在治学方面对自己的真诚评价,因为他在别处也多次说过类似的话。譬如在他1986年12月4日给我的信中就这样写道:“在治学的道路上,我没有真正成就, 重要的时间和精力被用到写小说上了。搞治学只作为创作的羽翼,作为附带工作,不名一家。”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可以不谦虚他说, 写小说的都是跟我学的……”这句话不准确,而且武断。首先,“小说”应改为“历史小说”;其次,“写历史小说的”也决不都是跟姚学的。当年蒋和森写反映黄巢起义的《风萧萧》,因为怕受姚的影响,在小说完成前,执意不读《李自成》。姚听说后,觉得很有趣,也很高兴。足见“都是跟我学的”是句未经思考的过头话。如果说“新时期历史小说以《李自成》为发端”,恐怕就比较符合实际了。
9、“现在的历史小说、历史电视剧,都是缺乏历史基础”。 这种一网打尽的措辞也不代表姚的真正看法。据我所知,当代历史小说,姚读得不多。而对于他读过的作品,并不是一概否定的。他曾为电台写过评高阳小说的文章,给海峡对岸的这位同行以很高的评价。他对凌力的印象也不错,为《少年天子》获奖感到高兴。他赞赏刘斯奋的古典文学根底,说刘的骈文信写得好。他听说与他相识的中年学者唐翼明的胞弟唐浩明写了一部《曾国藩》,表示很有兴趣一读。他虽然不客气地指出了《戊戌喋血记》的若干失误,却认为作者的形象思维很丰富。他还同我谈过对其他一些小说的看法,都是有褒有贬,从未全盘否定。但电视上的种种“戏说”之作的确令他反感。可能正是由电视劣作引发的愤怒使他不假思索他说出了一些过激的话。
10、“对于长篇小说的结构问题,我也有突出的贡献。我受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影响很大。”这两句话不宜放在一起。姚对于长篇小说结构的探索,主要体现在《李自成》中,即采用轻重搭配的单元,于复线发展的同时,造成小说的笔墨变化,节奏起伏。这是他的一个创造,却与屠格涅夫无关。屠氏小说是单线发展的。屠对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姚的早年作品中,譬如对照一下《处女地》和《戎马恋》,即可看到一种情节模式的借鉴。此外姚很早就偏爱强悍的风格(这里有梅里美的影响),但后来也有些作品追求深婉,讲究抒情,便是受屠氏影响的结果,其优劣得失就需要具体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