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汤剂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_尹海鹰

(泉州市鲤城区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化淤汤剂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中药汤剂组予活血化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4周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5.3%。两者比较P=0.019。结论活血化瘀汤剂联合甲钴胺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活血化瘀汤剂;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后,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足乃至坏疽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报道称,2001年我国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大约有61.8%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1]。甲钴胺是为数不多的经临床证实用于DPN较为有效的药物,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效。目前DPN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有研究认为,周围神经中血液灌注的减少以及机体前列腺素产生不足是致病的重要原因[2]。活血化瘀汤剂可增加四肢末梢血液灌注,有效改善微循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本研究联合活血化瘀汤剂及甲钴胺治疗DPN,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中医门诊患者,共76例。其中男44例,女32例;平均年龄(55.18±11.21)岁;糖尿病病程(8.42±6.37)年。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34±11.46)岁;对照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21±10.97)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3]

1.3 纳入标准:(1)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2)有四肢自发性疼痛或感觉异常;(3)心、脑、肾脏等器官无严重器质性疾病;(4)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稳定;(5)原用DPN药物停用至少2周以上;

1.4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1)患有其它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2)妊娠,心、肝、肾功能有严重障碍的;(3)患有其它周围神经炎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如慢性酒精中毒、骨质增生等。

1.5方法

1.5.1 对照组:要求糖尿病饮食,规律、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降糖治疗,有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予以降压降脂治疗。加甲钴胺治疗。

1.5.2 治疗组:要求糖尿病饮食,规律、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降糖治疗,有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予以降压降脂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活血化瘀汤剂治疗,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药组成: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9g,川芎9g,赤芍9g,牛膝12g,桔梗6g,柴胡6g,积壳6g,甘草3g。临证加减;气虚甚加黄芪、党参。血瘀甚加丹参;肾阳虚加制附子、巴戟天;肝肾阴虚加杜仲、黄精、元参;湿热甚加黄芩、薏苡仁;寒湿甚加干姜、细辛、羌独活;痰湿甚加陈皮、半夏;500mL水慢火煎成200mL,2次/天,同时予以肌注甲钴胺500ug,1次/d;总疗程为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情况。

1.6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及疗效指数拟定,显效:四肢疼痛及感觉异常症状消失,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恢复;有效:四肢疼痛及感觉异常症状较前改善,深、浅感觉及腱反射部分恢复;无效:四肢疼痛及感觉异常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定义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提示实验组用药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组 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14(36.8%)14(36.8%)10(26.3%)28(73.7%)

对照组 9(23.7%)12(31.6%)17(44.7%)21(55.3%)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DPN发病机制复杂。长期的高血糖状态是较明确的始动因素[5],继发的代谢改变[6]以及微循环障碍[7]是其重要病因。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单药,但疗效欠佳,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

近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在DPN的治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医理论中,DPN属于中医学“消渴病”合并“痹症”“痿症”“血痹”等范畴。本病是在消渴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消渴日久,耗气伤阴,阴损及阳,导致气血阴阳俱虚,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血痹阻脉络,气血不能通达四肢末端,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8]。王清任言“痛久必有瘀血”,故活血化瘀是本病治疗重点,血府逐瘀汤来源于《医林改错》,有活血逐瘀,行血止痛之功效。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并引瘀血下行,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又能养血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不仅能行血分瘀滞,又能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并随症加减,合而用之,使瘀去气行。本治疗观察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改善末梢循环等功效,可有效改善微循环血流,缓解周围神经的缺血症状。本研究通过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明显改善。联合药物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显效率以及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活血化瘀重要和甲钴胺联合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改善末梢循环,营养神经,从而缓解DPN症状,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 1991~2000年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05):447-451.

[2]Young M J,Veves A,Walker M G,et al. Correlations between nerve function and tissue oxygena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further clues to the aetiology of diabetic neuropathy?[J]. Diabetologia,1992,35(12):1146-1150.

[3]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09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9

[5]The effect of intensive diabetes therap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neuropathy.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J]. Ann Intern Med,1995,122(8):561-568.

[6]Cameron N E,Cotter M A. Metabolic and vascular fac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uropathy[J]. Diabetes,1997,46 Suppl 2:S31-S37.

[7]Mccarty M F. Nitric oxide deficiency,leukocyte activation,and resultant ischemia are crucial to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neuropathy--preventive potential of antioxidants,essential fatty acids,chromium,ginkgolides,and pentoxifylline[J]. Med Hypotheses,1998,50(5):435-449.

[8]王政锟,李延伟. 糖尿病足中医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2006,6(21):415-416.

论文作者:尹海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1

标签:;  ;  ;  ;  ;  ;  ;  ;  

活血化瘀汤剂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_尹海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