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蛋白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影

糖化血清蛋白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影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医院 152000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糖化血清蛋白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者77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中的患者进行常规性治疗,并将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糖化血清蛋白变化值进行记录,将其记录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糖化血清蛋白值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在研究组中,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清蛋白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检验机体糖化血清蛋白含量的方式诊治糖尿病,是有其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的,其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有效依据,能有效判断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糖化血清蛋白;糖尿病;诊治;临床价值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机体中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在临床中,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以患者出现高血糖表现为主[1]。目前,尚未在临床治疗中找到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因此,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据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显示[2],糖尿病患者极易引发出机体众多并发症的产生,如:高血压等,因此,糖尿病疾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早期的确诊与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其可以尽早帮助患者缓解主要的临床症状,进而大大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中显示[3],糖化血清蛋白检验在糖尿病的诊治工作开展中,有其显著的临床应用性。因此,本文为了进一步探讨糖化血清蛋白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对其糖尿病患者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7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者77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有40例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0~77岁,平均年龄为(50.66±10.07)岁,病程在1~5年,平均病程为(3.33±1.02)年,入选的79例患者均在医院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且排除了患有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患者,且不具有心、肝、肾等器官发生严重病变者;对照组中有39名男性,38名女性,年龄在41~77岁,平均年龄为(50.65±10.06)岁,入选的77名对照人群均为健康体检者,即机体内部不存在任何病变。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因此,两组之间可以进行组间数据良性对比。

1.2方法 抽取研究组患者及对照人群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液中的糖化血清蛋白含量,并进行记录。对研究组进行常规性治疗之后,再抽取其患者的血液标本,测得糖化血清蛋白含量,并以此进行对比。具体步骤,如下:对两组均统一进行空腹采集血液标本,采集的血液标本剂量维持在2 ml左右,并将其放置于抗凝管中,以此防止血液凝聚[4]。将血液标本放置全自动离心机中进行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将仪器设备值调整为3500 r/min,进行5 min左右的离心之后,将抗凝管中的红细胞放置于剂量为0.8 ml的溶血剂中,等待3 min左右,将其放置于自动化生化分析仪中检测糖化血清蛋白[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项目 将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糖化血清蛋白变化值进行记录,将其记录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值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A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x±s)表示,若P<0.05则认为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糖化血清蛋白值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在研究组中,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清蛋白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6]。在临床中,糖尿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据相关的临床医学调查显示[7],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已然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在临床中,对于诊断糖尿病的重要参考指标是对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这种检测方式虽诊断率较高,但其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检测过程与检测方式均相对复杂,并且需要严格控制检测中的各项条件才能达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抽血时间等因素需要严格控制,其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同[8]。糖化血清蛋白则是一种机体血红蛋白与糖非酶的联合产物,据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显示[9],糖化血清蛋白可以有效反映出机体3个月之内的血糖水平,因此,采用检验糖化血清蛋白来鉴别糖尿病的临床应用相对显著。

糖化血清蛋白在判断糖尿病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①若患者机体内部的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急剧升高,且波动幅度大致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幅度相同,则认为患者在12 w内的血糖水平相对较高,即血糖控制水平不够理想。②若患者机体中的糖化血清蛋白正常,但血糖量有明显的升高,则可能是因为患者输注了大量的葡萄糖,以此导致患者的机体受到了明显的应激反应。③若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但其升高幅度并没有糖化血红蛋白的幅度大,则代表患者在近3个月内的血糖水平控制不够理想,但近3w内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已达到了正常标准。④若患者机体中的糖化血清蛋白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则说明患者为糖尿病初发期,且近2 w内的血糖水平会有显著的升高趋向。⑤若患者机体中的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含量均有明显的升高,且糖化血清蛋白的升高幅度不如糖化血红蛋白,则代表患者近3 w的血糖控制水平达到了最佳水平,因此,该类患者应继续维持原有的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治疗。⑥若患者机体中的糖化血清蛋白有明显的升高,且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趋于正常,则代表患者近2 w内的血糖量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的改善。

根据本文研究,可以得出:①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糖化血清蛋白值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利用糖化血清蛋白检验可以有效鉴别出糖尿病疾病。②在研究组中,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清蛋白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因此,机体中的糖化血清蛋白可以成为判别患者病情程度的重要方法。其中,对照组中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为(3.87±0.51)mmol/L,研究组在治疗前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为(9.01±2.13)mmol/L,治疗后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为(5.79±1.31)mmol/L。这也由此证明了,采用检验机体糖化血清蛋白含量的方式诊治糖尿病,是有其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的。

综上所述,采用检验机体糖化血清蛋白含量的方式诊治糖尿病,是有其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的,其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有效依据,能有效判断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宋长广.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4):511-512.

[2]续燕.120例住院患者糖化血清蛋白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472,453.

[3]韩忠萍.糖尿病患者相关检验项目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86-387.

[4]纪全江,季步欣,国丽,等.试论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性[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12):403-404.

[5]张萍,彭俊华,杨迎桂,等.糖尿病患者C-肽、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4,26(4):58-60.

[6]钟延法.联合检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D-3羟丁酸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3,(z1):191-192.

论文作者:刘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糖化血清蛋白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