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和运行模式进一步的分析和了解。农村生活污水已对农村地区的水体、土地等自然环境产生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农村水环境安全和农民身体健康,必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运行模式
引言
在当前的农村环境污染中,日常的生活污水是影响农村环境的主要问题。农村的日常生活污水不仅仅会对农村的地下水源造成污染,有的甚至还会造成农村产生水质性的缺水情况,这对农村的农产品以及农村的日常农业生产都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还会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污水治理工作很有必要,通过对农村污水进行收集,然后经过处理和净化实现对农村水资源的再次利用,这才是解决当前农村生活污水的可行办法,同时也是我国“十三五”对于农村环境建设的目标之一。
一、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的现状
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居民在生活和家庭养殖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的总称。农村生活污水包括厨房炊事废水、洗衣、洗浴和厕所污水、家养蓄禽粪便、废水等。与城镇生活污水相比,农村生活污水无论是排放点分布还是排放量大小,无论是污染物浓度还是资源化需求都具有明显特征。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范围较广,因为农村的经济状况总体偏低,乡政府也没有足够的钱花在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治理,更谈不上治理系统,再加上村民的文化程度较低,乡政府缺少对村民的引导约束,而村民的房子都是自己建的,排水系统也是根据以往过时的经验来建立的,一般以方便为原则,这样的排水体系必然导致生活污水朝多个方向处排放,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农村生活污水间断排放且总量不多,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是来自于村民每天的生活产生的污水。这些生活污水往往都是在村民做饭时和洗漱以及大小便时排放的,大都来源于洗漱用水还有厨房用水以及粪水,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是间断不连续的,而且总量不多。农村里一般没有工厂,生活污水基本上是日常生活产生的,并不会和工业废水一样含有各种重金属或难处理的复杂污染物,处理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并且有资源化运用的可行性。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1. 生态处理技术
生态处理是利用农村原有的小河、沟塘,经过人工改造后具有处理生活污水能力的人工湿地。它的优点是:构造简单、维护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节约能源。将生活污水有控制地经土壤(填料)进入处于饱和状态且生长有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的小河、沟塘,在耐水植物和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作用下,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过滤、根系截留、吸附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
2. 稳定塘
防渗层、围堤通过人工方式建立,充分结合自然水体自净机理,并通过原生动物、细菌、真菌、藻类代谢活动以及发生的化学、物化、物理过程,实现去除和降解污染物的目的,这就是稳定塘。其优点是投资少、成本低、不用处理污泥,而气候影响大、处理效果不稳定、占地大、负荷低是其缺点。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近些年,国内引入了多个新型塘、组合塘,连续搅拌装置配在高效藻类塘中;想要实现最佳的处理效果,利用维管束植物形成水生植物塘;为了大量产生优势菌种,使微生物净化作用充分发挥,可将多个厌氧和好氧进行稳定串联,从而形成多个串联塘,此种方式较为适合在天然养鱼塘和天然废塘中使用。
3.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水生生态系统的代表就是人工湿地,通过人工的方式设计和模拟自然湿地,并由原生动物、微生物和植物组成人工湿地。将美人蕉、旱伞草等湿地植物种植在填料表面,具有绝佳的污水处理效果,外表美观,成活率高。湿地共分为三种类型,即垂直流、水平潜流和表面流湿地。它们均具有环境美化、强抗冲击性、出水水质稳定和少量投资的优势,被国内外环保人士普遍认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原理为,将微生物附着在湿地植物基质的根系周围以及表面,从而形成生物膜,一旦湿地中有污水流过,污水中的磷和氮等营养物质会被植物和微生物吸收,并截留悬浮物,从而最终实现净化作用。
4. 小型集中污水处理
以集中居住建设、园区建设和城乡环境打造为重点,全面打造小城镇建设的进程中,政府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例如,在江苏省如皋市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中,大力实施了一些小型的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其优点是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
5. 户用沼气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中,户用沼气池是最通用、节俭的一种方式,已在全国各地都得到推广应用。它的优点是:不消耗动力、运行稳定、管理简便、剩余污泥少,还能回收能源(沼气),将污水处理与合理利用有机结合,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是一种充分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6. 净化槽污水处理
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是将物理方法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的技术。优势是运行管理灵活、安装简单,在农村分散的污水处理中更适用。污水净化槽,可对社区排放的污水进行集中且独立的处理,也能够分开处理各家庭排放的污水,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结合净化槽结构,处理工艺由五部分组成,即消毒、固体沉淀去除、进水、悬浮物去除、污染物分离去除。其存在安装运行费用高、维护难度大、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投资运营模式
投资模式;政府出大头,农户出小头,一次性投资,长期有效“一池三改”和改厕户用沼气和三格式化粪池,适用于单户使用,投资少,没有运行费用,而且在运行过程中农户还是收益者,大大提高了农民积极性,其资金来源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淮河流域污染防治,由财政给以支持。农民集居区统一规划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是集居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一并列入工程预算和决算,计入房价。政府直接投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一项公益工程、惠民工程,政府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特别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在一时难以寻求合适的投资主体时政府可以作为投资主体投资建设。
营运模式;在农村生活生活污水治理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也就是相关设施得到建设后,政府部门还需要做的就是对整个运营模式的管理监督。常规模式是政府直接进行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即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缺乏利益机制的约束,很多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维护水平低下,运营成本较高,不但增加了财政负担,而且由于污水未处理达标即行排放使很多污水处理设施很难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为此,许多政府通过采购服务的方式,将农村生活污水设施交给专业环保公司来运营管理。政府作为业主单位,对运营的介入力度较深,除了作为主管部门进行监督之外,还有环保部门进行监督,有效规避了市场机制的缺陷。
结束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必须保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行质量,保证治理项目的长期有效性,建立农村生活污水长期管理的组织体系、政策保障体系、项目体系、筹资体系、评价评价体系,使生活污水达标排放,进而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马琳,贺锋.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组合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4,(10):
[2] 唐洪兴,覃舟,陈佳,等.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沼气,2012,(2)
[3] 韩军雁.污水处理厂融资模式分析与决策选择应用[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
[4] 梁祝,倪晋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
论文作者:黄立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污水论文; 农村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湿地论文; 方式论文; 模式论文; 政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