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影像科261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妇科盆腔肿瘤患者62例,分别采用CT和B超两种影像检查方式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影像诊断方式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CT诊断方式诊断结果检出率稍高于B超诊断方式,但二者之间比较无明确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与B超诊断方式均可作为妇科盆腔肿瘤诊断的常规诊断方法,临床上可根据医院条件以及患者身体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
【关键词】盆腔肿瘤;CT;B超;诊断效果
女性盆腔肿瘤疾病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在临床上发生率较高[1]。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盆腔肿瘤疾病治疗效果,保障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2]。影像检查技术是提高盆腔肿瘤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CT与B超诊断方式均为临床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为探讨分析CT与B超诊断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本研究选取了我院近期收治的女性盆腔肿瘤疾病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现将其具体的临床诊断方式作以下报道: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妇科盆腔肿瘤患者62例,患者年龄最大为59岁,最小为24岁,患者平均年龄(41.45±8.15)岁。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腹部包块、腹痛、腹胀、下坠感、月经异常、阴道不规则流血等。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先采用单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CT螺旋扫描,在进行CT扫描前1~1.5小时内,患者服用水溶性泛影葡胺500ml,充分充盈盆腔肠道,充盈膀胱。CT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以耻骨联合下缘开始,水平向上进行连续扫描,直至病变上界。CT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10mm,间距设置为10mm。根据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腹扫描或薄层扫描。在完成平扫后在进行增强扫描,患者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适量,然后进行增强扫描。
患者完成增强扫描后进行B超检查,B超检查也需要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应用3.5MHz线阵探讨,患者取仰卧位。探头从患者耻骨联合上方纵向、斜向、横向以及多角度地进行连续扫查,同时结合探头加压扫查,探测肿瘤的具体部位、大小、内部回声以及周围组织情况等。同时确认患者盆腔、髂窝以及腹腔等处有无积液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诊断效果评价
在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后,先由科室内资历较高的医师,进行阅片,两种检查方式均分别由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师进行阅片,以两名医师的共同诊断意见作为诊断结果,若两名医生意见存在分歧时,由第三名医师参与诊断,以持相同意见人数较多的诊断意见作为诊断结果。然后对患者进行手术,并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判断两种影像诊断方式的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肿瘤检出情况比较
病理检查结果患者肿瘤情况总共46例,其中良性病变35例,恶性肿瘤11例。CT 检查方式总共检出盆腔肿瘤45例,所有患者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其检出率为97.82%。B超诊断方式总共检出盆腔肿瘤患者46例,其中44例患者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其检出率为95.65%。两种不同的影像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比较,CT诊断方式的总体检出率稍高于B超诊断方式,但无明显差异,x2=0.7455,P=0.3879(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肿瘤性质检查符合率比较
CT诊断方式检出恶性肿瘤11例,良性肿瘤34例,肿瘤性质判定结果有2例患者与病理检查结果不相符,其符合率为95.65%;B超检查方式共检出恶性10例,良性36例,3例患者肿瘤性质判别与病理检查结果不符,其符合率为93.48%。两种不同的影像诊断方式所检出的肿瘤性质鉴别结果符合率比较,不具有明显差异,x2=0.4581,P=0.4985(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妇科盆腔肿瘤疾病是女性人群中的常见疾病类型,是当下威协女性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一种重要疾病[3]。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盆腔肿瘤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癌等[4]。相关疾病若在发病早期能得到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相反,如果没能在早期进行确诊,病情发展到中后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甚至部分肿瘤会扩散到全身,最终无法治愈,夺走换生命[5]。CT以及B超均为临床上的常见的对于盆腔肿瘤疾病的诊断手段,为探讨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情况,本研究选取了我院近期收治的62例疑似盆腔肿瘤疾病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CT诊断方式在肿瘤的检出率方面以及性质判别能力方面均稍高于B超诊断方式,但两种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并没有明显差异,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CT诊断方式与B超诊断方式均为临床上诊断盆腔肿瘤疾病的有效诊断方式,在选择诊断方式时,可根据医院条件以及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考虑,也可对二者进行结合应用,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潘,温毅强,吕伟林等.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136-137,140.
[2]强韩英.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14,(18):86-87,158.
[3]阳光辉.CT与B超在诊断盆腔内妇科肿瘤中的检出率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6):646-647.
[4]线滟.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临床价值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21-122.
[5]罗廷秀.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8):46-47.
论文作者:韩述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盆腔论文; 肿瘤论文; 患者论文; 方式论文; 检出论文; 妇科论文; 两种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