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英 黄亮琴 李红
湘阴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414600
【摘 要】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行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来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收治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根据所护理时的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的是护理干预的方式,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遵医服药、合理饮食、戒酒戒烟、坚持运动)所占比例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且SDS、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降低血压水平,并缓解不良心理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护理干预;自我管理行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具有易复发、病程长等特点,且易引发冠心病、脑卒中,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与护理措施,而对此病护理关键在于对患者的血压予以控制[1-2]。鉴于目前临床护理中多采用护理干预方式改善高血压症状,为了明确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及对患者血压、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本研究将对其具体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来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收治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与WHO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符合[3]。根据所护理时的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0:25,年龄60-82岁,平均(68.50±7.60)岁,其中合并肾肝疾病10例,并糖尿病22例,并冠心病23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8:27,年龄60-83岁,平均(68.52±7.63)岁,其中合并肾肝疾病10例,并糖尿病18例,并冠心病27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予以密切观察,定期测量血压,并对血压升高且伴呕吐、恶心、头痛、气促、心悸等症状做好记录,若遇紧急情况立即上报;嘱咐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做重体力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入院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其不良心理产生原因,并对其不良心理情绪予以针对性的疏导,告知不良心理情绪对自身血压造成的影响,让患者合理宣泄,减轻压力。②住院中:进行健康宣教,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用多种方式如健康手册、专栏宣传等,向其耐心详细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包括起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注意用药护理,讲解药物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依据药物起效时间及患者血压监测结果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强调坚持服药的重要性。③出院时:为患者制定合理运动计划,告之坚持运动的重要性,合理安排运动与休息,并讲解血压与饮食结构关系,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总热量的摄入予以控制,告知可有效降压的食物,并以清淡食物为主,禁食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告之烟酒的危害,尽量戒烟戒酒。
1.3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
自我管理行为:遵医服药、合理饮食、戒酒戒烟、坚持运动。血压:舒张压、收缩压。依据抑郁与焦虑自评量表(SDS&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53分表示存在抑郁、焦虑心理[4]。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遵医服药、合理饮食、戒酒戒烟、坚持运动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血压水平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SDS、SAS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x±s,mmH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血压持续偏高的疾病,是诱发肾、脑、心等脏器病的危险因素与重要病因,且社会环境与患者心理因素是引发此病的重要因素,加之高血压病程长、难医治,因此对此类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与护理[5-6]。
本研究通过分析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遵医服药、合理饮食、戒酒戒烟、坚持运动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观察组遵医用药率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41.82%,表明老年高血压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护理人员在对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时,讲解药物使用方法,且强调坚持用药的重要性,能够提高患者服药积极性与依从性,从而提高遵医服药率,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此外,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并告知烟酒的危害,可以使患者饮食规范化,且减少饮酒、吸烟次数,直至戒烟戒酒,加之运动护理中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并告之坚持运动重要性等,均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7-8]。同时,通过分析两组血压水平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84.50±10.45mmHg)与收缩压(132.35±15.35mmHg)均比对照组(95.46±9.89mmHg)与(147.85±15.96mmHg)低,表明老年高血压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使血压恢复正常,护理人员注重健康宣教,耐心讲解高血压起因等,可提高患者认知度,从而有意识控制血压。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老年高血压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对高血压知识的讲解,可树立其治疗信心,且积极与其交流,及时疏导其不良心理情绪,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改善负性情绪。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遵医用药、合理饮食等自我管理行为,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曾静,唐远平,高薇薇,等.调查研究高血压社区规范化项目管理效果评价[J].广东医学,2012,33(11):1653-1655.
[2]吉云兰,崔秋霞,单君,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01-1403.
[3]胡宜波,杨戈.各期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700-1701.
[4]张清华,徐丽霞,林筱凤.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93-94.
[5]苏琳,王岚.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1477-1478.
[6]周明飞,谢英彪.有效控制高血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207.
[7]陈芳.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及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67-1968.
[8]李秀芳.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5(8):153-154.
论文作者:张红英,黄亮琴,李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老年论文; 自我管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