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解决对策论文_张晔

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解决对策论文_张晔

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是非张常重要的经济基础。就当前中国地质矿产资源在勘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从而对于地质矿产的开发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本文就从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解决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地质矿产;矿产勘查;解决对策;勘察问题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与矿产资源联系越来越密切,甚至可以说,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作离不开矿产资源。虽然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平均分摊到每个人的资源量就很少,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资源还是相对紧缺的。然而,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尽管我国矿产勘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骄人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的瓶颈亟待突破,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探讨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1地质矿产勘查的特征

不确定因素众多: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并不是在地表面进行的,而是要深入到地下,就当前中国在地下勘测方面的技术和认知并不是很多,所以,在地质矿产勘查的过程中,仍旧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不断的探索和经验积累。收益高: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自身就是意向收益较高的产业,但是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往往由于一些外在性的因素制约,其收益与付出并不能形成正相关的关系。勘查权利易受限制:中国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其中还比较容易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导致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受到诸多的限制。如在某个矿区开展勘查工作,必须要经过该矿产的矿权人同意,才能够进入矿区进行勘查,如果未经同意,自主进入矿区的行为就是探查别人隐私,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

2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地质矿产勘查专业人才匮乏

最初地质人才大多数是从基础做起,一点一点积累经验,逐步成长为专业的勘察师,然后也按照自己成长的模式培养勘察员。现在地质人才的主要供给是地质类的高校。然而由于一些现实原因以及学生自身发展因素,尤其是野外工作条件艰苦、社会待遇与经济待遇不高,经济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低、让最近几年来地质类专业的生源以及毕业人员骤减,从而远不能满足地质类单位人员需求。这边地质新鲜血液供给不足,另一边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又因为年纪问题而逐渐隐退舞台,地质勘探行业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

2.2地质矿产勘查相关的制度不完善

就当前中国的发展形势,地质矿产勘查的主要就是地方级、省级、市级,以及国家级的这些地质矿产勘查单位构成。但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单位非常多,且各个单位侧重的方向也各有差异,从而形成的数据、资料及内容都呈现出极大地差异性,因此,想要将这些数据资料实现有效的整合,其工作量可想而知。另外,大多数地质矿产勘查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就已经存在,且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而当前是市场经济体制横行,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方法、内容,以及工具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尤其是收益人的变化最为显著。借此,当前的地质矿产勘查相关制度不完善,是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的。

2.3矿山地质评价程度较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未能开展全面的对矿山地质资源的勘查评价工作,尤其是对我国西部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的中温矿山地质资源的勘查评价,系统正规的矿山地质资源勘探还尚未开展,导致我国矿山地质资源的总量一直停留在一个概数上,发展至今还未能取得具体真实的数据信息。不清楚矿山地质资源的总量,将导致我国在矿山地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无法做到对矿山地质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进而影响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对我国地下的深层矿山地质资源未做过深入、全面的勘查评价工作,勘查部门对深层矿山地质资源的总量也处于模糊不清的认识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应对地质矿产勘查问题的对策

3.1加强人员管理

首先,在对人才的培养上,要加大培训力度,传授他们新的地质技术、新的地质知识,让其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以及创新进取的品格。其次,还需要健全技术人员的引进、吸收、选拔和聘用机制,对制度管理和技术管理进行更新,并结合自己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人才引进策略,致力于打造一支“职业素养高、业务技能精”的复合型现代化矿产地质勘查人才队伍。再次,给予勘查人员的有激情的物质回报。给予出售劳力和智力的人员相匹配的待遇报酬,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相关单位要采取措施来平衡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机制与收入机制,给予提勘查人员的有激情的物质回报,让其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开采事业当中,为地质工作添砖加瓦。

3.2完善相关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企业或者是单位想要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就当前中国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根因就是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管体制对其进行制约和规范,因此,完善相关的制度势在必行。

3.3加强对矿山的勘查评价

首先,以前期矿山地质资源问题调查评价为框架,规划矿山地质资源重点勘查开发区,对其中开发前景较好的开发区进行深入勘探评价,为矿山地质资源的持续再生利用提供必要的研究报告。其次,在主要地貌为盆地的地区进行勘探调查,通过物探等方式方法,对矿山内的结构、矿层分布、矿体温度、埋深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确定出各方面的具体数值。再次,在对未进行调查勘探的新区,勘探人员应部署试验性钻探以验证矿山地质是否充足,验证隐伏矿山地质存在的可能性,对开发条件较佳的地区进行进一步的勘探,调查出所勘测地区的矿山地质资源的开采量,并建立开发区。

3.4变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

在地质矿产勘查中,一是要深入研究典型矿区和典型矿床的成矿机制,新老区变换思路,对于新区可以使用已有的经验去研究;对于老区则运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研究。寻求矿产的新突破点时,要以新地区、新类型作为攻克的目标,在发现新的找矿标志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矿床模型。勘查工作人员在寻找矿产时,必须要结合根据特定矿产在特定区域的具体成矿规律和控矿条件而建立的各类成矿及找矿标志,则要灵活地选择运用找矿方法和手段。二是要注意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勘查技术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引入先进勘查设备和技术,淘汰落后的勘查装备和技术,建立和完善地质矿产勘查科学创新体系,充分借助现代科技力量,提升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水平。三是应重视信息化建设,打造地质矿产勘查成果转化应用和共享平台,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地质矿产勘查成果有偿使用,确保其服务渠道通畅。

结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依靠国家颁布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完善的制度,而且地质矿产勘查自身也在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因此,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之下,不仅要利用市场的职能进行一些必要的调节,而且要在推进地质矿产勘查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到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性因素,进而从根源上入手,并解决问题,为地质矿产勘查的发展带来新方法、新机遇。

参考文献:

[1]刘坤朋,张家正.关于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

[2]朱宝玉.试论目前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2014-02.

[3]刘世全.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成因及规避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4-02-09.

[4]朱宝玉.试论目前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2014-02-07.

[5]朱琨.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解决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7-06-13.

论文作者:张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解决对策论文_张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