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文化馆
近年国家出台了3个与公共文化服务直接相关的政策文件,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不仅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任务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文化,提高文化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学习这些文件之后,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新的认识,简单说来就是“大观园”理念。
一、大,大文化的“大”。
1、文化服务内容大。强调综合化。在基层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而不过去单一的,只开展写写画画、吹拉弹唱的传统文化站。文化是个筐,只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向善的,都是文化服务单位应该承载的。具体来说,更高的要求是提供引领时代发展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2、文化服务力量大,强调社会化。改变政府机构大包大揽“办文化”的惯性思维;探索社会化建设管理模式。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拓宽社会供给渠道,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捐助设备、资助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率先在城市探索开展社会化运营试点,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基层文化设施的运营。例如,镜湖区图书馆就采取服务外包的形式,进行社会公开招标,委托文化企业彩玉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成效显著。
3、文化服务视野大,强调“管天下”。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全社会人都是服务对象,全社会都是文化阵地。新时期,高度重视服务的均等化,一是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根据城乡常住人口变化,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供给、队伍建设、资金保障,均衡配置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上,要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内容,推进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为农村地区用户配备必要的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是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以老少边穷地区广播电视服务网络、数字文化设施、乡土人才培养、流动文化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文化帮扶等为重点,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扶贫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是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
二、观,核心价值观的“观”。 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是开展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体现时代精神的公共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围绕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改革措施及惠民政策,采取政策解读、专题报告、百姓论坛等多种方式,开展基层宣传教育,使群众更好地理解、支持党委和政府工作;二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实践,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和乡贤文化建设,培养群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社会风尚;三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歌舞、传统体育比赛等民族民俗活动,打造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四是积极开展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法治文化教育、科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和就业技能培训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综合素质。
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先进文化,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不是简单承袭、食古不化,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传承中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通俗不是低俗,对通俗文化要给予扶持;流行文化在青少年中有广阔市场和广泛影响,加以正确引导,不仅能充分体现文化寓教于乐、以文化人的特点,还在促进文化消费、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上有重要作用。
2013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浙江省政府连续四年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计建成4959个农村文化礼堂。如今,农村文化礼堂不仅是村民们文化娱乐活动的地方,也成为传承文脉记忆的“乡愁基地”、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红色殿堂”,在传承优秀文化中找回记忆、留住乡愁,滋养人心和灵魂。面对“十三五”时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新要求,要做到思想上再重视、认识上再深化。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让农村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党在农村的“红色殿堂”;要下定决心,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加大投入力度,干出推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加速度;要立找立改、边找边改,尽快补齐“短板”、早见成效。
三、园,精神家园的“园”。过去,我们对文化阵地,强调的是“文化乐园”,是文化的加油站、文化驿站,现在我们应该提升到“精神家园”的高度。公共文化服务更是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聚中国力量、锻中国品质、树中国尊严、铸中国灵魂,都离不开艺术。离不开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站通过开展全民艺术普及,一方面,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艺术的功能,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让人民群众在文化阵地这个“精神家园”里,行为得到规范,素质得到提高,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境界得到塑造。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认识水平和人生境界,凝聚社会力量,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创新为引领,突破机制体制障碍,敢向压力挑战,敢和困难叫板,敢向盲区探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文化自觉开辟出一条改善居民生活、增进居民福祉的民生路径,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建设幸福城乡、共筑美好精神家园、探索新型群众工作的创新之举。
论文作者:卜雯琦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文化论文; 农村论文; 礼堂论文; 社会论文; 基层论文; 都是论文; 精神家园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