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共识:经济一体化的原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原动力论文,共识论文,经济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亚洲经济一体化乃大势所趋
《21世纪》:近年来,亚洲经济整体增长水平很快,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在加强,这是否意味着亚洲经济正在更快地走向一体化?
赵晋平:首先一个结论是,一体化加快确实是一个事实。从制度层面来讲,东亚地区直到20世纪 90年代末一体化的趋势才显现,目前一体化速度正在加快。如果从贸易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个趋势出现得更早,在全球产业链中,亚洲各国基本都以原材料和加工代工为主,各个国家之间的自然和社会优势不一,相互之间有共同性也存在互补性,经济的依存度和贸易的交流还是比较高的。
《21世纪》:亚洲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这个过程,贸易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龙永图:亚洲贸易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区域贸易发展迅速。
陈光炎:在亚洲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增长过程中,私人投资起到很大作用,这也是一个主要特点。
赵晋平:如果说从贸易的角度来说明的话,和世界其他经济体,比如欧洲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市场的力量在亚洲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是起很大作用的。
市场与政府共同推进一体化
《21世纪》:为何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制度力量相对弱势?如何进一步唤起一体化的制度力量?
龙永图:这和亚洲的文化和历史基础有关。相对于欧洲和北美,亚洲各国政府间的合作观念比较弱,不习惯通过政府间的这种正式渠道去达成利益的同盟,但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增强之后,亚洲政府间的通过合作来达成共赢局面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由此,政府间的力量开始介入,用制度来推动一体化的进程,这一标志性事件便是“10+3框架协议”的形成。
陈光炎:亚洲要保持持续发展,还是需要有好的政策环境的,不管是从留住投资还是本区域的持续发展考虑,而这些工作,都是政府职能的一个体现。
赵晋平:政府要介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主导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和持续性。
《21世纪》:在下一阶段,市场与政府两种力量的作用趋势如何?
赵晋平:从长期发展来看,制度的力量将变得很重要,制度建设不能滞后,应该在已经形成的市场基础上,加快制度建设,保障市场。
龙永图:我的看法是,主要的推动力还是来自市场。我认为,下一阶段,市场还可以尝试通过大量非政府的组织和平台这种非正式的方式,达成共识,解决一些经济发展方面的难题、摩擦和问题。对于制度的力量,我个人不是特别看好,在亚洲地区,要政府之间达成共同协议需要较长时间的磋商,而且,制度的力量受政治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这些不确定的非经济因素也可能使得制度的推动力缺乏一定的保障。
中国与亚洲:互惠互利中前进
《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26年以来,正是亚洲逐步走向一体化的过程,那么,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亚洲一体化之间的关联度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龙永图:中国和亚洲经济是相互依赖的,而且,这种依赖性会越来越高。可以说,中国从亚洲国家的发展中获取了自身发展的支持,同时,也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发展产生反哺作用,尤其是对东亚国家和经济体。
陈光炎:有些观点认为中国的发展影响到东南亚的工业化,会把他们推向资源型产品基地。但足以推翻这种看法的是,中国从东南亚的进口更多反而是工业产品,类似石油、棕榈油等原材料的进口的比例越来越小。
《21世纪》:亚洲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利弊如何?
赵晋平:这几年中国从亚洲其他国家的进口额在该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在上升的。另一方面,中国在进行的宏观调控对亚洲其他国家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会有短期的经济波动,主要反映在产业政策方面。但长期来说,双方的贸易往来是有利于各方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各国都希望实现高附加值的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想,这不仅是两个经济实体的需求,也是政府干预和引导经济发展的初衷所在。
龙永图:总的来说,中国的发展,无疑对周边国家是有利的。
破解障碍,展望一体化未来
《21世纪》:从现在的进展情况来看,亚洲经济要顺利实现一体化,其潜在的一些障碍存在于哪些方面?亚洲国家要寻求更大的互惠空间,还应该怎样去努力?
陈光炎:我觉得,亚洲各国政府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在思路和政策方面进行一些调整和改变,促进经济和贸易的良性循环。其次,亚洲各国的国际分工还要进一步深化。此外,从整个亚洲来看,东亚、东南亚和东北亚的产业分工已经比较成熟,一体化趋势也明显,但中亚和南亚却还不够发达,一体化态势也并不明显,从地域上来看,就形成了发达与相对落后的两个圈,这对整个亚洲的发展是不利的。
龙永图:中国要尽快抓住亚洲一体化的机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找到更适合的机会和位置,充分利用地域和资源优势,扩大发展机会。我想,这主要还是要中国企业自身努力来完成的。另外,我还要强调,亚洲国家应加强建立政府间的非正式磋商和沟通平台,以便以更灵活的方式解决敏感和棘手问题;企业之间、协会之间也要发挥联盟的作用。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2005.4.25.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