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建党视野中的根治腐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腐败论文,视野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D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4326(2006)05—0050—04
当今腐败现象日益蔓延,甚至愈演愈烈,确实危及到了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遏制腐败的问题,而是如何科学地遏制腐败的问题。为此,转换一下研究的新视角也许是有益的。我们认为,从社会建党的角度,探讨和认清腐败的状况和性质、危害和后果、原因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以社会建党为思想指导,制定根治腐败的根本对策,也许是做到科学有效地遏制和根治腐败的思路选择之一。
一、社会建党的内容和实质
关于社会建党的概念内容和实质,我们在《试论马克思主义建党路线的确立和发展》(载《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一文中专门探讨和论述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纵观社会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到现在为止,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代。第一个历史阶段是无产阶级的思想革命时代。这个时代的实质,是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科学分析资产阶级是怎样剥削工人的,工人阶级怎样翻身解放,从而使工人阶级获得了思想上的大解放,从自在的阶级上升为自为的阶级。第二个历史阶段是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时代。这个时代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通过自觉的革命斗争,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个革命的前提是在实现了思想革命的基础上,把无产阶级革命推进到政治革命阶段。第三个历史阶段是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时代。这个时代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支点,全面展开社会主义事业,逐渐过渡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革命涉及的领域和方面可以说千头万绪,但社会革命的实质是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就是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领导和示范,在发展物质生产力以推动物质文明、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以推动制度创新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下,实现人的两个解放,即从自然关系的奴役下和从社会关系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与思想革命时代、政治革命时代和社会革命时代相适应,党在三个时代的基本路线,就是思想革命路线、政治革命路线和社会革命路线。相应于社会主义运动的三个革命时代和党在三个时代的基本路线,党就有不同的三个时代的建党路线,这就是思想革命时代的思想建党路线,政治革命时代的政治建党路线和社会革命时代的社会建党路线。社会革命时代指的是政治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以后,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支持人民的首创精神,支持人民的彻底解放(支持人民的彻底解放,这就是支持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支持制度创新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三个支持”是党在社会革命时代的建党路线的基本内容和着力点,在“三个支持”中建党是社会建党路线的实质。
总起来说,社会建党路线的特点,就是围绕着实现人的解放的“一个核心”(无产阶级专政)和“两个革命”(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开展党的建设,它要求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核心和中心,把“两个革命”作为手段,在这个时代,党的民主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以党的民主推动社会民主,以人的解放作为全部工作的重点,就是社会建党的基本特点。
二、从社会建党看腐败的现状和危害
从社会建党的角度看待腐败,实质上是关注了党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的是党内腐败给党自身造成的巨大危害,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
对腐败蔓延的现状,人们热衷于现象描述和事实堆积,诸如案发数量越来越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级别越来越高,顶风作案和顺风兴浪,上下成串和左右成片,团伙犯罪,等等。如何分析这些现状?我们认为,对这一腐败蔓延的现状恰恰需要从社会建党的立场,从本质和功能上进行界定。
前有苏东之鉴。从社会建党的立场看,中国今天的腐败实际上已经接近了其发展的这样一个临界点和关节处:在这个临界点和关节处上,党必须要用事实来证明党反对腐败的决心、措施和成果。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执政党,党有权力和责任把人民的利益保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党也必须有能力把人民的利益保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苏共出问题,就在于他们面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执政无能,反腐无法,甚至纵容腐败和特权,最终变成了一个永远都无法清廉奉公的党。历史已经证明了并在继续证明着,腐败必然导致亡党亡国。苏共就是因为腐败而亡党亡国!众所周知,苏共亡党亡国的原因很多,主要地说:一是因为苏共党内形成了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他们违背了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和要求,忽略甚至反对人民要求民主与社会进步的强烈愿望;二是因为这个官僚特权阶层本能地反对人民对他们的监督和行使民主权利,甚至因此造成社会的停滞和经济的落后也在所不惜;三是因为这个官僚特权阶层在官僚主义的侵蚀和集权体制的庇护下,出现严重的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现象;四是因为他们倒行逆施,因而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可以说,搞垮苏共的主要力量并不是反共分子,而是苏共党内的腐败分子。当整个民族、整个社会对苏共不再抱任何希望,它最后就只有失败的结局。因为,在这个临界点和关节处,苏共大部分领导干部都变质腐败,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
中国共产党作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党,是绝对不会走苏共的老路的。党中央曾经一再提出并强调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告诫党内绝对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即指此。
从社会建党的立场和角度看,如果腐败现象在我国继续蔓延和发展,我们将面临的是八大灾难:一是腐败现象的蔓延会首先在我们党内呈现癌细胞扩散似的症状,使党呈现不治之症而毁掉一个党。二是当组织腐败的现象蔓延,会在党和政府内部形成彼此倾轧的利益集团,削弱中央的领导。三是在腐败蔓延的情况下,必然增强离心倾向,呈现“爹死娘嫁人,各人顾个人”之势,使国家和民族分崩离析。四是腐败将导致政府经济管理机器运行失效,由此必将危及经济发展,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影响引进外资,葬送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五是腐败的蔓延使国有资产不断地通过企业改制、土地转让、基本建设投资、银行信贷、商业活动中的权钱交易向个人手中转移,国家将会从内部被掏空。六是腐败蔓延将使社会正义不能伸张,而且会对歪风邪气推波助澜,滋生社会黑恶势力,社会上蝇营狗苟之风盛行,犯罪活动此起彼伏,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七是腐败的蔓延直接危及政治稳定,腐败将毁掉政治文明,腐败使政治黑暗,官场黑暗,人际关系黑暗,败坏社会主义形象,毁掉“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八是腐败将导致历史的大倒退,毁掉文明,毁掉效率,毁掉主义,毁掉正气,使社会倒退,历史倒退。
三、从社会建党看腐败蔓延的根源和机制
从社会建党的角度看待腐败蔓延的根源和机制,主要是关注党的权力与社会的关系,关注腐败向全社会蔓延过程中的权力扭曲现象,关注权力和社会之间的制衡机制。
腐败的产生是一种社会现象。古往今来,只要有阶级存在,只要有专制存在,就一定产生权力的腐败。腐败蔓延的根源则是权力没有制约。腐败是民主的一个尺度,哪里有腐败就证明哪里缺乏民主,没有民主就会有腐败,而没有社会主义。
从社会建党的立场和角度看,我们面临的腐败,不仅仅是经济腐败问题,而且是一种全社会性的腐败。我们面临的腐败,还是一种体制和制度性腐败,表现为整个权力系统缺乏必要的和有效力的制约监督机制,表现为现存的整个生活机制对腐败的或明或暗的无奈,甚至是支撑。同时,我们面临的腐败还是权力性腐败,它表现为以权力为核心,从思想腐败开始,经由政治腐败,而表现为一系列的经济腐败。
从社会建党的立场和角度看,腐败蔓延并至今无法遏止,是因为人民群众在当家作主方面出了问题。它表现为权力没有制约,政府没有监督,既没有自身内部的制约和监督,又没有对象外部的制约和监督;既没有短效程的制约和监督,又没有长效程的制约和监督;既没有官和官之间的制约和监督,又没有民对官的制约和监督。表现为社会主体对腐败监督和防范、斗争与制约的缺位。表现为整个社会的无主体意识,任何人只要有权,不管怎样偷盗贪占,几乎无人心疼,无人问津,反而恨自己不曾经有权。正是这种社会的无主体意识,造就了人们对社会的公共利益的无视和攫取。所以我们说,腐败已经是种严重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性腐败。
但社会建党论并不会停留在对这些现象的一般分析上,而是更加关注造成腐败蔓延的公共权利机制和社会公众心态。我们认为,目前蔓延性、制度性和社会性腐败的大量存在说明了两点:一是现有的政治制度体系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二是党必须在制度体系创新上有所作为,必须进行自觉的制度创新和文明培育。
四、从社会建党的高度来思考遏制腐败的根本对策
社会建党的实质就是以党的社会革命时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为中心,全面开展党的建设。以社会建党为遏制腐败的根本对策,就是把遏制和根治腐败放到党的社会革命时代的基本路线的规范下进行,放到党的整个建设中去进行,并对反腐防腐有一个社会性的制度和机制,文明而又科学的制度安排、思想建设和道德规范。以社会建党作为遏制腐败的根本对策,说到底就是不能离开党的时代主题和基本路线来谈防腐和反腐,不能离开党的先进性去谈防腐和反腐,更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革命的具体实践形式去谈防腐和反腐。社会建党论要求用社会革命的形式去防腐和反腐,而不是用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的形式去防腐和反腐,它要求对防腐和反腐作一个社会性的安排,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思想性的说教或政治性的运动去安排。一句话,既不能让腐败毁了党,也不能让反腐败搞乱了党。我们所需要的,是利用根治腐败来深化党的建设,来深化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时代的社会革命。
从社会建党看,腐败实质上是从思想腐败开始,再由政治腐败走向经济腐败,最终导致社会腐败,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允许的。所以,从社会建党的角度来谈根治腐败,实质上是要确保十一个不能:一是不能离开党的先进性谈根治腐败;二是不能离开党的基本路线谈根治腐败;三是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法治谈根治腐败;四是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谈根治腐败;五是不能离开社会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形式谈根治腐败;六是不能离开苏东剧变的教训谈根治腐败;七是不能离开“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谈根治腐败;八是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主义的殊死相争谈根治腐败;九是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谈根治腐败;十是不能离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谈根治腐败;十一是不能离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谈根治腐败。总之,不能把腐败变成反改革,反开放,不能把反腐败变成反进步,反发展,更不能把反腐败变成极“左”的棍子,变成反科学、反文明、搞迷信的缘由。
总结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苦探索,对几十年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我们现在可以得出十分明确的结论:社会建党是遏止腐败的根本对策。
社会建党的核心是确立党的社会革命时代的基本路线,建设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只有抓住了这个本质和核心,才能真正理解社会建党的含义,也才能真正通过社会建党进行防腐反腐、根治腐败。从社会建党的高度和角度来谈反腐败,就是要使人人成为社会的主人,看住每一份社会财产都不被盗窃;使人人成为社会的主人,办任何事都有自己的主导权,使任何官吏的权力都无处寻租;使人人都成为社会的主人,看管住每一个公仆,使之不能越权欺主;使人人都获得社会和自然的双重解放,使贪污和受贿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历史多余。同时,社会建党既是一种制度和机制,又是一种实践和运动,两者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在辩证的统一中体现和实践党的先进性和战斗性。通过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巨大成就,通过人的彻底解放而根治腐败。
首先,以社会建党的政治实践去根治腐败。主要做法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形式和政权形式。早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我们党就制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从那时到现在也已经快20年了。时至今日,滞后的政治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导致政治、经济领域腐败盛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系于政治体制改革一身。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们才能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改善社会主义的形象,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和党的执政地位。
其次,建立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公民社会。所谓公民社会,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之所以需要建立自己的公民社会,社会建党、根治腐败之所以要强调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就是因为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作保障,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就是空的或是假的,而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是指经济领域的每一个公民都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都拥有自己的作为社会所有制的一份财产,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其经济成分是多样化的,既包括国家所有的公有制,也包括集体所有的公有制和社会所有的各种公有制,同时也包括大量的、不受任何侵犯的、受到国家的法律正式保护的各种个人所有制,包括民营所有、私人所有等等。建立这样一个所有制系统和经济基础,建立这样一个不受任何侵犯的公民社会,归根结底是为了落实和保证人民群众在经济领域的当家作主。
再次,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文化阵地。所谓文化阵地,是指以传播社会主义文明为己任,保卫和弘扬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的文化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精神生产者具有对精神生产的主导权,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在国家法律的允许和保护下,具有完全自主的权力。精神生产者对于精神生产资料具有支配权、管理权和实用权,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主人。使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真正成为一种完整的现实存在,而不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口号。
最后,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社会建党、根治腐败,归根结底是在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三大文明。三大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之间,在结构上是同构的,在功能上是同效的,在发展方向上是同步的。因此,体现党的社会革命时期的基本路线之实质的人的解放,就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三个文明建设及其协调发展,根治腐败归根结底是要通过这三个文明建设来提供基础和原动力,提供根本条件和基本手段。
社会建党使党确立、完善和贯彻好自己在社会革命时代的建党路线,把人的解放作为社会革命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历史使命,通过积极主动的制度创新去根治腐败,通过人民当家作主去根治腐败,通过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去根除腐败的根基,去彻底治腐。社会建党、根治腐败,必须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三个领域努力催进和深化民主建设,这是个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同时,我们也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国情,确定社会建党、根治腐败的目标、任务、原则、方针、步骤、措施、政策、战略和策略。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一是坚持和着眼于实效,抓一件事情就落实一件事情,着眼于“解决问题”;二是坚持及时总结经验,继续在扩大基层民主方面努力探索,努力尝试;三是坚持从必须办又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不要在做不到的事情上许愿,也不要在做得到的事情上推诿;四是坚持致力于基本制度的完善,争取不给腐败分子以制度方面的漏洞;五是按照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原则,务必先从党内开始,确实把党内的监督机制建立起来,然后再扩展为社会的监督机制。如果这两个监督机制不能尽快地建立起来,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其他相关的制度建设就会失效。我们的实践已经并一直在证明着这一点。我们已经把严重腐败的出现和蔓延问题一次又一次地归结为制度不完善了,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个制度不完善变成腐败继续严重存在的理由。所以,建立和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是一件必须尽快完成的刻不容缓的不能再拖延的重大历史任务。
关于腐败危害性的认识问题,早就已经解决了。只要我们坚持社会建党、根治腐败,把决心落实为决策,把决策落实为完善的制度,我们就一定能遏制腐败的蔓延。我们一定要跳出那个历史的“周期律”!我们也一定能够跳出那个历史的“周期律”!
标签: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反腐倡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