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村;配电网;低电压台;治理方法
引言:配网是保障电力能源“落得下、配得出、用得上”的关键环节,是服务民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对配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及优质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受配网网架、设备水平、配变容量及用户用电行为等因素影响,用户端电压合格率受到严峻的考验,蕉岭供电局每年也存在台区电压偏低的现象,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山区由于空调、电冰箱、电磁炉等大功率家用电器的使用,使得用电负荷剧增,致使部分台区用户出现低电压,严重影响该地区居民正常生活、生产用电。因此,为解决好这项民生工程,低电压治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1 农村低电压台形成原因分析
1.1 中压线路覆盖半径过大引起的低电压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用电量大幅度增长的时间较晚,初期电源分布点、中压线路都相对较少,大多数情况下,中压线路往往会在两个村或乡镇之间不断延伸,中压供电半径大。这种单一线路虽说覆盖率较广,但由于为了适应地势,迂回、绕路中途造成了巨大的电力资源丢失,压降大,导致线路末端电能质量不合格。部分地区因原台区供电半径长,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土地开发利用增加负荷,新增台区从原台区T接电源将中压线路往负荷末端延伸,使中压线路供电径增大。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开始重视农村用电困难及电能质量差的问题,对农网升级改造,现如蕉岭供电局辖区内大部分乡镇都有一个独立的35千伏及其以上的电源点,从地理角度分析,相邻两站点的距离通常在20-40千米左右,但由于建成时间较晚,设施相对还不完善,两站点的联络不足,供电范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仍较为普遍,超范围供电现象仍然存在。
1.2 配电变压器布点不合理引起的低电压问题
农村地区较为偏远,在“家电下乡”大力鼓励电力发展之前,农村地区对电力的利用主要在于照明等一些基本日常活动。因此,在电网建设与布置时对用电质量的考虑不多,仅仅保证居民能够“用上电”便已是完成任务。这就导致早期的配变台区缺乏科学系统的用电规划,配变布点仅着眼于当下,缺乏远瞻性。因此,当近年随着“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农村居民对大功率电器的使用量增大,用电时间段较为一致,这就导致了配变、配电线路等很容易发生“超载”现象,供求不平衡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后期经过农网升级改造对装备水平、配变布点结构有很大改善,但由于配网范围广,基础较差、设备陈旧、分布半径过大等情况,部分地区居民用电质量仍未得到较大改善。
1.3 配变台区低压导线线径过小引起的低电压问题
目前,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相当一部分老、旧的配变台区,由于当时建设的标准较低,变压器出口端三相四线架设距离覆盖供电面积过小,导线截面积过小,输送距离短,在电力输送的过程中造成了电能在线路上的损耗大。另外随着后期居民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大,配变设备、低压线路容易出现“过负荷”等问题,导致居民端电压质量不合格。
1.4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的低电压问题
若要使得供电过程保证持续高质量的进行,就必须保证配变与连接用户供求相符合,否则即使是配电变压器容量充足,供电范围合理,输电出口畅通无阻,若其中一相接入用户数量过多,三相负荷严重不对称,中性点电位就会发生偏移,线路压降和功率损失就会大大增加,接在重负荷相的单相用户易出现电压偏低,电灯不亮、电器效能降低、小水泵易烧毁等问题。这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供电设施不足,即配电线路过短或输电线数量过少,与庞大的用户数量不相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管理不够精确,仅仅存在大致的管理框架,并没有具体落实到具体某一区域。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电工在接电工作中没有充分考虑双向平衡问题,未事先对数据做好统计分析,导致电网布置完成后易出现低电压问题。
2 农村配电网低电压台区治理方法
2.1 优化完善网架结构提升供电能力与供电质量
改善中压线路引起的低电压问题,首先要对供电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使其形成有组织且具有一定关系的独立分区,适当加大中压线路的投入数目,在划分区块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就近原则,避免在相邻距离过大的区域之间架输电线,规避因输电线绕路、弯曲造成的电力资源的浪费。其次应结合区域分布情况合理布置电源布点,将能够实现联络的电源相互连接,对电源布点进行重分配以缩短供电半径。最后,应加强监管力度,实时跟进线路运行情况,并及时对效率低的电路进行分析与调整。
2.2 采取小容量多布点方式提升配变台区供电质量
农村村落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用户分布零散不集中(相较于城市社区式的分布),为了不造成资源浪费常常会有多个村落共用一台配电变压器,加之地势原因,实际供电半径过大,因此电力质量得不到保障。为了切实改善两个村落间的用电问题,从近年来针对农村电网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能够总结出一个经验:采取容量小布点多的方式取得成果较为明显。其优点有二。第一,布点分散不集中的布置能够避免当线路故障、不合理等原因需要推倒重建时,不需要造成整个台区供电设施的重建,成本相对较小,也避免了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施工任务相对较轻减少过程中的用户停电时间。第二,配变台区供电范围经由次分割后,减少了供电线路的负担,这样先期建成的供电线路也能够满足用电需求,只需对部分老化的设施进行改造即可减小了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历史资源。
2.3 采用新设备技术提升电压质量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用户分散程度较高,因此要实现对所有用户的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都会有少数用户因供电线路远、压降大存在用电体验不好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在低压线路上对应安装低压调压器的途径解决。调压技术经过数次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且安装成本较为低廉。当然,安装的前提是线路末端接口的用户数目在可控范围之内,通常情况只要不低于150V都适用。
2.4 完善检测系统加强管理力度
当下农村电网建设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近几年表计改造后,系统能直接采集、监测居民端电压值,但部分农村地区的电能表还不是智能表,不具备自动上传电压、电流等数据功能,电压数据主要来源于安装在变压器出口端的监测终端,由此得出的数据为配变首端电压,需人工进行台区低压线路末端电压测量才能检查出是否存在低电压问题。因此,应加快对计量装置的改造进度,将原电表更换为智能电表,自动监测电能质量并上传系统,从系统导出监测统计结果,逐一分析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电压”产生的原因涉及颇多,解决的办法也不尽相同。时代在不停发展,在建设农村配电网时对低电压台区的处理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只有根据实际不断创新,才能够切实解决农村配电网低电压台区居民的用电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勇良. 农村公用台区“低电压”治理措施分析[J]. 全文版:工程技术:254-254.
[2]张梦, 赵凤展, 张靓, et al. 农村低压配电网台区智能化管理的评价与措施[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 36(1):340-343.
[3]毛靖斐, 何君杰, 庄建勇. 浅谈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治理[J]. 中国新通信, 2015, 17(20):85-85.
[4]李其伟, 王训杰, 陈文学, et al. 浅析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及治理措施[J]. 工业技术创新, 2016, 3(4):628-631.
论文作者:魏福强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低电压论文; 农村论文; 线路论文; 用户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力论文; 质量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