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灾害的问题与防治对策吴翼论文_吴翼

水工环地质灾害的问题与防治对策吴翼论文_吴翼

吴翼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就目前而言,在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现代化建设将人们的生存环境加以改善,但是从整体上分析,现代化建设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进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各类地质灾害频频出现,在新时期需要对水工环地质灾害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此才能真正减少地质灾害所发生的各项经济损失。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灾害;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地质灾害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不仅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与威胁,在近几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各类新兴电子技术出现,各类勘察以及遥感技术层出不穷,且相关部门也针对性的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制定完善的灾害防治手段,从而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性。

1、现阶段水工环地质灾害所存在的问题

所谓的地质灾害是由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灾害,其中在近几年的不断发展下,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人为因素也逐渐成为了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笔者根据归纳与总结,将现阶段水工环较为常见常见的灾害现象概述为以下几点:

1.1 地震灾害

地震是由地壳运动所引发的灾害之一,地震具有两项特征,第一是具备突发性,虽然在近几年的不断发展下,科技得到进步,但是因为受到诸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仍旧无法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测,且地震检测单位只有在地震即将发生的时候才能检测出地震。第二是具备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破坏是非常请打的,包括了墙壁撕裂、建筑物倒塌等,对于山区而言,如果发生地震会导致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我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主要国家之一,主要是因为是我国正处于地壳活动较为强烈的区段,比如像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众多人员伤亡,形成巨大经济损失。

1.2 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

一般而言,崩塌、滑坡与泥石流容易发生在地形地貌较陡的斜坡之上,且导致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土壤结构疏松,而引发滑坡与泥石流的原因则是因为雨水长期冲刷与浸泡,从而导致水土流失与土质疏松,且在受到岩土重力的影响下,斜坡失稳,其中根据相关研究得知,在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下,尤其是人们频繁的进行工程建设,易诱发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的关键因素,还有一点是在人们大量开采山石以及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也会加快其破坏。

1.3地面塌陷

导致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便是地表土体以及岩石在受到自然因素或者人类因素的影响下而出现的坍塌现象,一般在岩溶地带较为常见。笔者根据归纳与总结,将地面塌陷形成的原因概述为三点,第一是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土层结构出现塌陷,比如开采砂石等;第二是地下水保有量有所降低,所以导致土层有所下降;第三是人为过量开采自然资源而导致地质结构发生改变,出现地面塌陷。

1.4 地裂缝

地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区域性断裂,尤其在近几年的不断发展下,其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所增加,因为地表水无法满足工业以及生产的实际需求,所以导致地下水得到大量抽取,长此久往则会导致区域性断裂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新时期水工环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诚如上文所言,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地质灾害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地质灾害包括了地震灾害、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地面塌陷灾害、地裂缝灾害,其中笔者经过归纳与总结,将其防治对策概述为以下几点:

2.1 地震灾害防治对策

从整体角度分析,地震灾害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直接危害,是指在地震中持续而剧烈的地质摇晃而导致房屋倒塌,且地形地貌遭到破坏,发生地震之后还会伴发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灾害;其二是次生灾害,主要是在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而引发的自然灾害。通常情况下,地震发生之前都会有所预兆,且会以多种形式加以表现,且这类预兆信号分为两种,第一是宏观信号,是人们利用感官认知所能察觉的一种反常现象,比如像动物的异常表现,第二是微观信号,需要借助相应的勘测仪器才能发现的变化,是人体感官无法直接察觉的,为从根本上缓解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影响,需要提高警惕,并做好监督,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地震所造成的影响。

2.2 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防治对策

就目前而言,在水工环地质灾害中滑坡泥石流灾害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灾害,在泥石流发生的时候,土地流体往往会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对灾害区域形成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主要包括了静压力以及动压力,其中为从根本上缓解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需要多角度的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进行防治与改善,其一是对自然资源合理开采,在开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开采的规定,在开采林木以及沙石的时候保证其规范性,并且还要积极做好后期的复勘工作,其中对于山区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区域,要针对性的设置安全警示标示。与此同时,在地下资源开采后还需要进行勘察,做好善后处理,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防患于未然。其二是要做好预警监测,要在新时期构建完善的预警监测系统,尤其是需要对地面塌陷、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诸多地质灾害要进行检测,且还需要根据往年的灾害情况进行预测,制定有效的灾害应急方案,这样方可真正缓解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影响。

2.3 地裂缝防治对策

毋庸置疑,地裂缝的形成与地下水的开采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真正做好地裂缝防治工作,那么首要任务便是要科学且合理的开采地下水,相关部门需要对工业活动区域进行合理规划,且在地下水资源汲取方面要遵循公平与公开的基本原则,避免导致局部汲取过量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避免地裂缝的发生,进而减少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维修,减少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水工环地质灾害是十分重要的,且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在新时期需要对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分析与研究,并且针对性的制定出完善的防治对策,其中本文笔者根据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综合调查分析到,现阶段较为重要的地质灾害包括了地震灾害、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地面塌陷灾害、地裂缝灾害,且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对此笔者认为不仅要做到以下几点,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尽可能消除水工环地质灾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耀鸿. 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 低碳世界,2017(21):77-78.

[2]吴俊,杨智鹏,马程程,唐祺,张斌. 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完善方法分析[J]. 低碳世界,2017(20):25-26.

[3]邵志军. 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7,29(05):67+69.

[4]单增卓玛. 浅谈水工环地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2):110-111.

[5]张启禄,姜琪,董宝辉. 水工环地质灾害主要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17(24):206-207.

[6] process construction pla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ring [J]. China new technology and new products, 2018 (08): 120-121.

论文作者:吴翼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4

标签:;  ;  ;  ;  ;  ;  ;  ;  

水工环地质灾害的问题与防治对策吴翼论文_吴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