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127-01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我认为目前在计算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减少,许多老师忽视了基本的口算训练。二是许多老师感到计算教学枯燥无味,无话可讲,缺少合理、灵活的解题技能的指导。三是学生计算技能、技巧、分析综合能力差,计算正确率低,总体速度慢且计算速度落差很大。为尽快改变这一局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总结以下几点。
一、通过计算小游戏来增强学生计算乐趣
小学里面的计算内容往往是加减乘除的循环运动,很多小学生对于这样的循环运动往往感觉到厌倦不耐烦,从而在计算题目时,不走心,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本来会计算,但却因为不走心马虎的原因,出现了计算性的错误。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在考试时因为这样的原因而丢分是很懊恼的,因而,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改变学生这样的计算心态,并且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计算时,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的做题训练。游戏教学往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讲解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计算小游戏来丰富课堂教学,比如,“招驸马游戏”:古时候某国的国王有个漂亮的女儿要招驸马。有意的,符合条件的有102人入围。国王让这102个人排成一列,1,2,1,2的报数,报1的出局,报2的留下,直到最后一个人成为国王的女婿。问这位幸运的青年最初多少号?第一次留下的是2的倍数,第二次留下的是2×2的倍数,第三次留下的是2×2×2的倍数,……,如此类推,最后留下的是2×2×2×2×2×2的倍数,也就是2的6次方,即64,因为总人数只有102人,所以不可能再有64×2的数了,所以这位青年最初排在第64位。
二、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对于一次完成盼整面口算来说,学生也是虎头蛇尾,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我教育学生应认真、仔细做每―道题;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学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后分散的特点,在实践中,我观察过多次学生口算本上的错误,都是后面比前面多。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在做口算时,如果时间允许,在第二遍口算验算时,从后往前算,这样找出的错题就多,正确率明显提高。
三、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
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直接导致计算存在很大问题。这是掌握好计算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有质的飞跃。 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自主探索,应在教师主导下经历算法探索过程
对数学知识抽象逻辑的理解是学习活动与计算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中教师尤其应注意使学生在行为、表象与符号操作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的心智活动,深入理解算理。
1、紧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刺激正迁移的形成。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可是学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点,进入算理理解的新层次。如两位数相加的进位加法算术中,教师就可通过17+18=?12+9=?之类的例题,引导学生比较两位数相加与两位数加一位数之间的算法联系,即相同数位上数的加减,满十进一。当学生把握后新旧知识关联后,教师还应在掌控课堂的前提下,在对比分析两者联系后,引导学生认清本质,避免负迁移的发生。简单的如大数的口算,700+500=900,学生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得出7+5=12。这时教师就应强调7代表的数学内涵――7个百,这些问题在高年级学生看起来似乎很幼稚,但对于数学基础技能的培养却是不容忽视的。
2、算法交流。保证算法交流的实效性,关键在于使学生学会倾听、质疑、体验、比较与评价。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互动教学中对话的"度"与其中蕴含的反馈信息,避免出现挤占课时的情况。我们可考虑从以下几句话着手:譬如"你是怎么想的?"在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化的算法时,教师还应就学生算法中所反映的思维水平,适度地调整教学进度与重难点教学设计。"大家对于现在所学的计算法则有什么总结吗?"教师要允许学生出现概括错误情况的出现,通过师生共同的补充、归纳,得出正确的计算法则,并在巩固练习使学生得到更深入地理解。如1000-234,教师就可在学生们的踊跃回答后,总结出一般规律:连续退位减法带0时,0点上退位点变为9,其他数字点相应减1。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学生对于算法规律的普遍掌握。
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4、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确保准确无误。
总之,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既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智力。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更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中总结成功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真正实现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
论文作者:周材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口算论文; 学生论文; 的是论文; 能力论文; 算法论文; 教师论文; 法则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