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癌,做血常规能发现异常吗论文_王贵芳

体内有癌,做血常规能发现异常吗论文_王贵芳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提到的“癌”是广义的,在临床医学中是指各个系统的恶性肿瘤,其中也包含血液系统的血液病。血液病不像其他系统的恶性肿瘤有明显包块等症状,它主要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变化引起血液中各种细胞的异常改变!因此在血常规检查中各种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对于“癌”的筛查和诊断是有帮助的。那我们就先了解下血常规究竟是查哪些项目,以及这些项目的变化与疾病的相关性。

目前临床用得最多的血常规即血液分析是用全自动五分类的血液分析仪检测提供的结果,主要检测红细胞总数、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红细胞、血小板相关项目的检测,其中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这五种细胞。

一、首先,我们来看看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系统的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一)白细胞(WBC)

当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以及孕期,新生儿等情况会出现生理性升高。当出现恶性肿瘤、严重组织损伤、急性细菌性感染等,常常会出现病理性升高。而当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长时间接触放射线、免疫力低下,或者在放化疗药物的影响时,白细胞总数会有不同程度的减低。

(二)中性粒细胞(Neu)

1.生理性升高:孕中晚期至分娩时、女性黄体期、激烈运动等。

2.异常升高:常在身体有炎性反应时(特别是化脓性的反应)、细菌性感染,或者在恶性肿瘤、组织损伤、骨髓异常增生等情况时出现中性粒细胞总数异常。急性出血或溶血、代谢系统性疾病等也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异常升高。

3.异常降低:在遇到病毒性感染或者某些血液病时会出现低,比如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

(三)嗜酸性粒细胞(Eos)

1.变态反应所引发的过敏性疾病和皮肤病,例如湿疹、牛皮癣等,或者寄生虫病,如绦虫病、钩虫病等,会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偏高。此外,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白血病等,还有一些其他恶性肿瘤也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现象。

2.长时间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人,以及患有伤寒、副伤寒的人也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不同程度的降低。

(四)嗜碱性粒细胞(Bas)

此类细胞偏高常出现在过敏性疾病、部分血液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

(五)淋巴细胞(Lym)

新生儿、幼儿期的淋巴细胞会比成年人偏高,一般会超出百分之五十,等到4至6岁后慢慢降至成年人水平。在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病时会出现淋巴细胞明显偏高。在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时会出现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出现降低的情况多见于某些免疫系统疾病等。

(六)单核细胞(Mon):

在女性月经周期的卵泡期、药物影响等情况会出现生理性升高。而在单核细胞白血病、在感染某些病原微生物时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血常规中红细胞系统(RBC和Hb)的变化与疾病的相关性

(一)红细胞数量增多:常见于各种情况引起的血浆减少、身体长期处于低氧状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某些肺部疾病等;而降低提示存在贫血。由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一致,所以临床常用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相结合来判断贫血的程度。

(二)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在一部分正常人中也会有升高的现象,如:初生婴儿以及剧烈运动、冷水浴的刺激、高海拔地方的居民等。而老年人或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孕中晚期会出现生理性减低。但这种生理性的变化一般不会太大。

1.病理性升高常常出现在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大面积的烧伤、先天性或后天性的严重心肺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某些肿瘤病(肾癌等)。

2.血红蛋白的异常性减低多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如胃溃疡、钩虫病等所引起的慢性失血、外伤大出血;因缺少造血的营养物质或某些造血必须的营养成分吸收利用不正常所导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另外,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以及白血病、放疗或化疗之后等也会引起血红蛋白的明显降低。

(三)红细胞比容(HCT)

红细胞比容是指按要求采集的抗凝血经过规范操作离心处理后,沉积下来的红细胞在全血容积中所占的百分比。目前仪器法主要是通过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体积相乘的积计算而来。该项目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间接掌握红细胞数量多少和体积的变化,它的升高常出现在不同情况(如大量腹泻、连续性呕吐)引起的血浆减少和慢性的心肺病等。 HCT降低与各种贫血和血液稀释有关。

(四)红细胞其他相关项目的检测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都是仪器根据红细胞的相关参数计算得到的,而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分布宽度(RDW)是一个可以体现红细胞体积大小不同的项目。它们相互结合主要用在临床应用中贫血的形态学方面的分类。

三、血小板(PLT)系统

1. 血小板数偏高:原发性升高一般出现于骨髓增生异常的疾病,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而血小板反应性升高常出现在急性炎性反应等情况下。

2.血小板数偏低:PLT减少常发生在血小板生成受限、破坏或者消耗增加引起的。如再障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亢、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家族性血小板减少等疾病。

因此,根据以上对血常规中各个项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血常规检查一般能够及时反映患者体内是否出现感染问题。也可以发现一些贫血疾病,并对贫血类型做出一个初步分类。对于体内有癌,做血常规检查时的确可以发现一些异常的情况!但血常规异常不能表示体内一定有癌!大多数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初期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变化程度不太明显,但当他们经过化疗或者放疗后,血常规会出现非常明显变化,此时血常规的结果可以指导临床医生进行下一步的治疗。而在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中有一部分血常规初期结果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尤其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如文中提到的各个血细胞系统的血液病,包括大家常提起的“白血病”,它们在血常规检查中常常表现出明显异常,有的白细胞成倍或几十倍的增长,有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极度降低至严重贫血的程度,有的血小板数量特别的低,甚至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出血现象。所以当血细胞出现异常升高或者降低,甚至是正常人的几倍或几十倍时,临床就会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进一步检查,及时排除罹患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比如血常规出现明显的贫血现象,或者白细胞出现异常增高时,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务必配合临床医生找出病因,排查恶性肿瘤,最终使身体达到健康状态。

论文作者:王贵芳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  ;  ;  ;  ;  ;  ;  ;  

体内有癌,做血常规能发现异常吗论文_王贵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