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招投标市场的探讨论文_武瑞苹

如何规范招投标市场的探讨论文_武瑞苹

山东省 淄博市 25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的建筑市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繁荣,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迎接着机遇与挑战,作为建筑市场运行和发展重要环节的招投标管理工作,应当引起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保证建筑质量,有效节约资金,肃清建筑市场。本文就如何规范招投标市场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招标;投标;市场规范措施

不规范的招标投标给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造价等带来了极大恶劣影响,其中存在的腐败问题,甚至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的利益,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原则和正常秩序。必须对其加以规范和整顿,但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秩序规范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1 规范招投标市场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成熟,招投标成为市场交易的重要成员之一,对市场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它的规范程度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1.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是对全党新的重大考验”,“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措施”。所以规范招投标的流程,对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有利于预防和遏制腐败

在经济案件中,招投标领域成为腐败问题高发地之一。所以,为了维持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规范招投标市场的各种规章制度,让招投标活动做到真正的公开透明。同时呼吁社会公众对其进行各方面的监督,从而有效的约束业主和主要管理部门的行为,让他们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腐败。

1.3有利于节约型和创新型社会的建设

中标原则有两种,一:招标文件中有各种综合性的评价标准,投标者必须尽最大可能满足;二:在能够充分满足招标文件中各种要求的同时,合理最低价。这两种原则引导着中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他们既懂得节约成本又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并且努力建设节约型和创造型的社会新面貌。

2 当前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地区封锁,行业保护

一些地区和行业为了达到“肥水不流外人田”或其他目的,采取种种手段和方式,对本行业和本地区的企业加以政策性保护,不把所有参加投标人放在同一起跑线上,而是乱加条件,随意篡改投标规则,造成一标一个样,一项工程一个土政策,甚至暗箱操作和无理干涉。最为常见的是评标时对本地区和本行业的投标人许以优惠政策。

2.2 规避招标,虚假招标

一些招标人在招标前就已内定施工队伍,为了遮人耳目和逃避制裁,就大搞形式主义,表面上邀请几家单位参与投标,实际上除了内定的中标人外,其他单位都是陪标。为达到内定单位中标的目的,暗中泄露标底和评标办法,在开标时只公布投标人报价,而不宣布业主的标底和评标办法。

2.3 不正当竞争

有的投标人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不惜以一切手段和代价,以求中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招标投标活动中,表面上投标人处于被动地位,在投标活动中很容易被左右,但实际调查发现投标人“也没闲着”!他们或通过对招标人、代理机构或评标委员会行贿,企图影响评标;或串通投标、陪标,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恶性竞争,骗取中标;甚至挂靠使用其他单位的名称、资质投标。投标人骗取中标,获得一时之利,却扰乱了整个行业秩序。

3 规范招投标市场的措施

3.1 进一步完善有形建筑市场,促进公平竞争、打破地域、行业保护

进一步完善建设市场,其核心是交易中心同政府职能部门分开,明确建筑市场的服务责任。加大进场交易的规范力度。所有工程项目一律纳入有形建筑市场交易。建立有形市场,治理建筑市场的混乱,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并且还可以促进公平竞争,打破地域和行业保护现象,减少串标陪标现象。建设单位可以在交易中心找到好的施工单位,施工企业凭实力增加了中标机会,外地企业不再受地方保护的困扰。有形市场的完善必将进一步打破行业的垄断和地方的壁垒,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3.2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招投标运作

要建立对建设单位行为的监督制度,对有依法必须招标而未招标、将工程肢解发包、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明示或暗示设计、降低建设工程质量或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行为的业主,严肃查处。同时加强与工商、税务、银行及保险、担保机构的合作,将各有关部门和执法机构对企业和专业人员的处罚决定、不良行为记录和履行合同的情况载入数据库,列入“黑名单”并在网上公布,以加大企业或人员违法违规的成本,利用经济手段强化市场准入管理。

3.3 对招标资格预审实行全过程监管

资格预审是工程招标的重要环节,以往实行缺乏监督的备案式管理资格预审结果方式随意性较大,给虚假招标和陪标串标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可将政府投资项目资格预审纳入全过程监管范围,在有形市场内、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以解决其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存在的弄虚作假和排斥潜在投标人的不规范行为,力求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招标和陪标串标的不法行为。

3.4 监督意识

必须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监督意识,既要监督他人,也要主动接受他人的监督。一是舆论监督;二是群众监配;三是行政监督;四是市场监督和自我监督。通过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促使市场自我调节,自我约束,互相制衡,形成规范和有序的市场机制。对不同建设项目的招标区别对待,对于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标,而且必须进入建设工程交易市场进行招标发包,从发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到开标、评标、定标执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政府工程和国债贷款的建设工程委托公正机关对招标进行全过程的公证,纪检、监察部门要全过程进行监督,使建设项目的业主在工程招标发包过程中得到规范,堵住可能滋生腐败的源头。

3.5 建立完善的招投标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国家。现在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可以对这些情况加以针对,对过去的那些招投标法律法规进行一定的修改以及完善。同时,可以将我国的实际和国际化要求相结合,建立一定的招投标法律法规体系,使之能够与国际相接轨,在对招投标活动中的管理办法不断进行调整时,要对市场发展规律的要求加以遵循,用法规、法律以及规章制度对经济行为加以规范,对《建筑法》以及《招投标法》的配套措施加以完善。

3.6 发展电子评标系统

为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发展建立电子评标系统,以此作为招投标工作的各种流程内容。电子评标系统不仅包含有符合性审查功能、初步评标功能以及详细评审功能,还包括投招标文件制作、备案、审查功能以及电子签名和标书加密、解密功能。电子评标系统的成功运用不仅使投招标工作变得简单易于操作,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避免了许多争议,解决了许多实际当中的问题。

结束语:

规范招投标市场是一个复杂并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加强招投标法律法规、规范招标代理机构行为,更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监管职责。我国的招投标市场仍然处在不断探索阶段,势必会产生更多新问题,发生各种意外情况。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我相信一个规范的招投标市场迟早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参考文献:

[1]浅析规范招投标市场的必要性[J].刘兆华.中国招标.2014(41)

[2]我国招投标市场监管体制的完善与改革[J].杨梦泽.纳税.2017(27)

[3]谈我国招投标市场监管体制的完善与改革[J].曹潇.甘肃科技纵横.2016(04)

论文作者:武瑞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如何规范招投标市场的探讨论文_武瑞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