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文化旅游创新研究
——以龙泉驿区顶佛寺村互动采摘园模式为例
徐明庆,何 欢,陈 湘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成都 610100)
摘 要: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存在设备设施建设不完善,游客体验感不足,游玩过程走马观花等问题。主要从乡村建设结合艺术改造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规划出结合生活、生态、生产为主的采摘体验园。
关键词: 乡村振兴;体验性;艺术建园
1 政策背景
当前农村与城市的非同一化发展,造成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巨大的差异。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现代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1],促进乡村旅游发展。银元、李小琴指出,积极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要求,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是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就是要发展乡村旅游[2]。
So L3=950×I3+475+475-200=950×I3+750,L4=Ls-A1-220-200-(950×I3+750)=Ls-A1-950×I3-1 170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游客体验者和采摘体验园建设者角度进行思考,如何建设一个既有生产功能,又注重以人为中心,使游客能充分参与田园生活的体验空间。应以建设互动体验性农业园并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借鉴国内外相同类型体验园,分析挖掘其中存在的亮点与不足,结合实际案例,探求将游客体验、生产、田园生活最大限度地融合。
3 顶佛寺采摘园项目简介
选取案例位于成都龙泉驿区顶佛寺村葡萄采摘园,园区占地1hm2,主要经济作物为葡萄,园区已建成5 年,但近来经营状况有所下降,农场主颇为担忧。本案例经作者团队实地考察,所反映的问题和现象在类似采摘园均有呈现。
3.1 问题呈现
调查发现项目地点位于成都市东进战略段[3],成都市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龙泉驿区打造为高端农业休闲区,发展水果种植,而其中的农业大村顶佛寺村自然成为了重点发展地区,是打造乡村旅游的首选之地。政策优势明显。
3.2 SWTO 总结分析
现有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范围仅能覆盖无土地复垦责任人的工矿废弃地,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对土地复垦责任人难以追责,行政管理成本高,造成存量土地难以盘活,因此考虑拓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范围:一是对于采矿权人私自弃矿的情况,土地使用权人虽然存在但难以追责的情况,保留追究其违法责任的权利;二是将此类土地界定为“采矿权灭失的矿产地”,为避免工矿用地的闲置浪费,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考虑将其纳入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范围,鼓励由各级财政出资或通过市场引入资金进行治理,开展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中国古代观赏石的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以皱、透、瘦、漏的特点闻名天下。但“四大名石”也有其美中不足之处:一是色彩单调,多为灰色;二是石质单一,以石灰岩为主;三是大同小异,皆为造型石;四是以丑为美,品位雷同。
3.2.4 挑战:需要制定可发展规划,打造亮点项目,形成品牌效应,吸引资金投入。要符合当地政府发展规划,在同类型采摘园项目中脱颖而出。
3.2.3 机遇: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对象。符合成都市东进战略,未来可发展机遇大。
3.2.2 劣势:项目案例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可开发建设程度有限,周边农户均种植葡萄,同类型采摘园竞争较大。交通道路不畅通,没有明确道路指示牌。目前可投入资金小。
4 顶佛寺采摘园
4.1 采摘园建设符合政府政策
(1)园区内设施设备过于简陋。如厕所厕位不够,清洁程度较差,无残疾人厕位,厕所内无挡板、挂钩等,采摘园内没有设置休息停留处。(2)园区内缺乏景观艺术性。仅有一些简单装饰,部分装饰采用塑料花与景区格格不入。(3)园区开发深度不够,经营模式单一。游客参与项目少,活动方式不够丰富,体验深度不足(只有采摘和钓鱼2 种游玩方式)。(4)园区人流受季节影响大。园区全部种植葡萄,受采摘季节限制,葡萄上市游客来,葡萄采光没人来;每年会有半年空闲期。(5)忽视文化教育传承。园区内建设只有采摘葡萄,没有很好地利用乡村田园文化元素,也没有将科普教育元素融入其中。
4.2 采摘园规划
5)输出调整:根据控制寄存器来实现对流水迭代单元计算出的结果进行调整,使任意象限的输入值计算后能恢复到该象限上。
4.2.1 功能分区规划。规划采摘园共分为4 大板块:葡萄采摘区、滨水垂钓区、科普体验区、娱乐休闲区。将采摘与科普体验、观光娱乐相结合,打造多方式体验型的农业空间。
3.2.1 优势:项目案例位于新一线城市成都市郊区,距离市中心30km,距离较近,潜在游客基数大,游客消费水平高,市场辐射面积大。
4.2.2 设施设备规划。为园内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如干净无异味的厕所与休息座椅。建设富有农家风情的场地布置,如修建悬空竹楼小屋,作为游客休息室。完善服务设施还应注重人性化,考虑采摘园游客中可能有年龄较小的儿童,也有行走不便的老人,增加其体验的满意程度,提升服务人员素质等。
采访接近尾声时,曹紫萱问了陈校长最后一个问题:“畅想未来三十年,陈校长,我们很想知道此时此刻的您,最想对第四中心的学子说些什么?”
4.2.3 园区艺术化。(1)将采摘园区由内到外进行艺术改造,结合风景园林理论,设置景观小品、园艺小品,增加园区内植物搭配、假山、水石设计。(2)再融入农业文化元素,通过艺术手法以墙绘、宣传牌、农事活动雕塑和当地民俗活动、民俗物品展出,举办乡村绘画节,营造园区文化艺术氛围。
4.2.4 打造特色品牌‘农家科普园’。增加娱乐模式,增加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本案例根据市场调查和综合分析,规划打造“农家科普园”。调研发现,以农事植物为主题的科普园在市场上非常少见,项目地附近也没有相同的品牌。科普园结合农事活动体验,植物种类辨认,民俗再现等活动寓教于乐。通过体验结合教育的方式打造品牌效应。
4.2.5 水果种类配置。原有采摘园受季节影响大。可以利用框架构造,上层种植葡萄;中层搭配多彩植物与多肉;下层种植草莓,草莓主要采摘季节控制在12 月~翌年3 月份,3~6 月主要为春季赏花期,保证游客来到采摘园,时时有果吃,刻刻有花赏。植物配置间应该注意植物相生相克,例如葡萄藤周围不种植榆树、花椒,而种植大蒜却可以趋避害虫。在植物配置时还要注重景观搭配,植物造景,利用植物季相,花色达到不同景观效果。
5 结语
农业采摘园建设,要从科学规划角度进行分析。主要结合项目当地文化氛围,市场环境,在规划时从游客角度出发,结合艺术设计,增强互动参与性,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属于自身的特色品牌。对于小型采摘体验园,全面开花不如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参考文献:
[1]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1 号
[2]银元,李小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5):1008-9314.
[3]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实施“东进”总体战略研究,2018(03)
基金项目: 四川旅游学院学生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9XKS17)。指导教师:曹晓昭、杨玫。
(收稿: 201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