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言“辩”的历史文化特点及其逻辑意义论文

孟子言“辩”的历史文化特点及其逻辑意义论文

孟子言“辩”的历史文化特点及其逻辑意义

张蕾

(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 300350)

摘 要: 先秦时代,社会形态的变革带来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现象,造就了孟子好辩的大背景。孟子善辩,言“辩”艺术高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直接论证,逻辑严密;譬喻类推,生动活泼;气势如虹,浩气凛然;服务政治,欲正人心。孟子主张诸侯实行仁政,批驳诡辩,教人向善,其言“辩”的逻辑伦理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 孟子;言“辩”;历史文化特点;逻辑意义

一、孟子言“辩”的历史背景

孟子是战国时邹人,生活时代与孔子相距一百五十年左右。其时,政治经济及社会背景都已经与春秋时期截然不同。旧奴隶制大势已去,各诸侯国纷纷建立起封建专政体制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经济体制的颠覆性变革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封建地主阶级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社会环境急剧变化,思想意识空前活跃,学术上百家争鸣现象日趋兴盛,诸家论辩的狂潮一浪高过一浪。

参考文献[12]中引入了方向相的判别方法。对于节点i,如果t+1时刻x的值大于t时刻x的值,表明它处于向上相位,并标记为“+1”;反过来则表明处于向下相位,标记为“-1”。用St(i)表示方向相,其定义如下:

可以说,孟子生活的时代到处充满了论辩,这也决定了孟子对言“辩”的重视和运用。孟子辩者的身份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孟子自言:“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以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为毕生目标方向,而此时儒家学说正受到来自各家思想的挑战。正如孟子自己说的那样:“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为了维护儒家学说的地位,使诸侯选择儒家学说作为治理之略,孟子只能“不得已”而“辩”。

二、孟子言“辩”的历史文化特点

孟子把“辩”作为宣扬自己思想的最佳途径,他不仅好辩,而且善辩,在《孟子》中就充分地展现了其高超的论辩艺术,千百年来为后世津津所乐道。孟子非常擅于说服诸侯国君接受他的理论,或者是智斗论敌,以“辩”取胜。因此,孟子的言“辩”方法显得尤为有效,其论辩艺术令人称赞,言“辩”自有一派风格。

2.4.7高温灭菌当日真空包装的天麻药立即灭菌,灭菌时采用天然气火力要猛,盖要严密,以使迅速杀死麻体细菌及抑制细菌活动,时间为10~15分钟。

(一)直接论证,逻辑严密

直接论证,即直接对观点进行论证,包括直接证明和直接反驳两种。顾名思义,直接论证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事实上,无论在逻辑论辩中还是在日常交际中,直接论证始终是最普遍的方法。孟子往往从概念或命题出发,论点清晰,论证过程一目了然,得出结论水到渠成,便于理解和接受。如在回答诸侯问政时,孟子首先提出仁政的思想,然后直接讲道理,举例子论证,既不偏不倚地回答了问题,又极有力地显示出其对理论的自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论者的人格魅力和语言感染力,论点明确,使人印象深刻。

如《孟子·梁惠王章上》记录了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当梁惠王向孟子表达三家分晋,无所作为的惆怅时,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接着孟子直接论证了这个观点,并提出“仁者无敌”的政治思想,告诉梁惠王实行仁政就能够让天下归服,打消其顾虑怀疑。《孟子·离娄章上》则直接论证了“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因为治理国家必须凭借先王的制度,如果没有仁德的人处于高位,百姓无视法度就会作恶越来越多,国家的灭亡将在所难免。

以上例子都是孟子政治思想的直接论证,这种言“辩”方法还在孟子表达关于君子仁德义行方面有所体现。相传逢蒙向后羿学习射箭,后来因为觉得全天下只有后羿比自己强而杀害了他。孟子认为后羿有收徒不察之过,反受其害。于是他举了庚公之斯因授射之恩不忍加害子濯孺子的故事,从而证明后羿确有错收学生的失误。孟子认为君子优于常人之处在于以“仁”和“礼”反省本心。他终其一生追求至善所以没有忧虑,有的只是一时一刻不能实现尧舜德行的烦恼。孟子坚信人性本善,肯定“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可能性,他直接论证了行“孝悌”以达尧舜之道的正途。

孟子的仁政学说和性善论通过直接论证的方法表达出来,无论诸侯还是诸子都可以非常准确地把握他的观点。孟子严守逻辑,态度清晰明确,其观点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驳都不需要揣测推断,这样的论辩过程更容易被双方所控制,你来我往,各抒己见,唇枪舌战,直至最后得出所谓的胜负和结论。

(二)譬喻类推,生动活泼

应该说,“仁政”和“性善论”是孟子言“辩”的两大基石,凭借两者构造起雄伟的思想大厦。孟子认为君主若行仁政,各国百姓皆视之为父母,然后自然人人归顺而天下无敌了。[9]49在孟子看来,这是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故而孟子坚信“人性本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心之四端,对应人性的“仁、义、礼、智”。人人应由内而发,扩而充之,君子凭借“善”终身无患,君主凭借“善”保住天下。围绕“仁政”学说,孟子在《孟子·尽心章上》中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君子教育的方法有五种:春风化雨,提高品德,培养才干,解答疑问,万古留芳。在战争问题上,孟子反对诸侯间的割据征战,认为“春秋无义战”,受苦的永远是黎民百姓,他频繁辗转于诸侯之间,费尽心思劝其“止戈”,操劳于政治,不畏威势,忧国忧民。

譬喻类推在《孟子》中俯拾即是,汉代第一个《孟子》研究家赵岐在《孟子题词》里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3]据李炳英先生统计,《孟子》“全书二百六十一章中,就有九十三章总共使用着一百五十九种譬喻”。[4]数字直观地说明了譬喻类推在孟子论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加强孟子论证说理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如《孟子》中的第一个譬喻类推就是著名的“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孟子以战争来作比喻,同样是丢盔弃甲,逃跑五十步的士兵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没有理由的。类推出治国,梁惠王只比邻国用心一点而并未想要与民同甘共苦就想要百姓归顺,国家强盛是不现实的。在孟子看来,如果偏离王道而只注重改革政令措施,结果只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而已。孟子谒见齐宣王,用“大木材”和“玉石”比喻国家,越是重大的任务,越需要专业人才。孟子通过设喻类比,暗示国君应不断提高治理国家的能力。

如《孟子·梁惠王章下》记录了孟子未见鲁平王的原因,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谒鲁侯,天也。”孟子对于无可奈何的事,往往归因于天意。鲁侯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和主见,虽然见了孟子也不一定能予重用。善于洞察形势的孟子从细节看出为政者的懦弱性格,也因此便不愿与其见面,十分霸气强硬。孟子一向不畏惧国君的权威,对齐宣王的召见也敢于表示不满。这里生动地表现孟子的处世作风,他固然辩才无碍,但是所凭借的是渊博的知识、坚定的原则和执着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与伊尹相比,甚至超过管仲,但是无奈没有商汤也没有齐桓公。孟子行事严谨,而不虚伪,在回答弟子陈臻疑问时,表示合理之馈不必拒绝,相反没有理由的馈赠绝不收受,君子是不能用钱收买的。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孟子人格的真实写照,难怪其赋凛然姿态。

再如《孟子·离娄章上》,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孟子用“沧浪之水”比喻“人”,皆“自取之也”。一个人的处境是由自己的言行决定的,只有自重,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为了论证“人性本善”,孟子设“牛山”之喻;用“大麦的生长”“草鞋的编织”“口眼耳的反应”来比喻人性的相似性;用人对肌肤的爱护类比君子对德行的重视;德行需要积累,就像水达到一定量才能战胜火。

孟子有着儒者的谦卑态度,德贤而亲民,才高而朴实。他很少夸耀自己的长处,只在答公孙丑时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由此可见,“知言”和“浩然之气”是孟子最重视、最引以为傲的特点。“浩然之气”作为孟子言“辩”的特点前文已述,这里仅论“知言”。

江浙沪地区县域乡村旅游公路属于我国县域乡村旅游公路的组成部分,并不能代表我国全部县域乡村旅游公路,关于县域乡村旅游公路选线适宜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期待未来能够不断完善和健全县域乡村旅游相关的研究,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积极、理想的载体。

(三)气势如虹,浩气凛然

先秦特殊的社会背景形成了孟子论辩的历史文化特点,形象地体现在孟子与君主、弟子的交谈当中。孟子论辩不失逻辑,生动活泼,风格甚是清丽正气。自由的学术争鸣下,各家各派也有着不同的宣扬为政、治世思想的论辩方法,孟子能够说服对手,义正言辞,极大程度上得益于自身的浩然之气,以及忧国忧民的历史情怀。

中国旅游节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承办,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粤森林、悦生活”。

孟子的气势又从何而来呢?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就是孟子的力量来源,滔滔气势之源头活水。孟子所追求的“浩然之气”实际上就是崇高的道德境界,高尚的修养品行,重视提高个人素质,全力保存本心的善性,不为外物所扰,发挥才能贤德辅佐君主实行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正如苏辙所说:“今观其文章,宽厚弘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7]志向高远,积极进取而又自尊独立的个性正是“浩然之气”最重要的特征,它可以使人拥有藐视一切物质财富和任何权威的自信。也如陈平原先生所说:“孟子旗帜鲜明,堂堂正正,自有凛然不可犯的威严与气势。”[8]

根据滞洪区情况和塔基工程线路要求,模型范围确定为西起泃河南周庄闸,东到州河右岸,东西长15km;南以泃河左堤为边界,北至青甸洼顶高地,南北最大宽度16km。二维蓄滞洪区剖分为4189个结点、5088个单元和9276个通道。

孟子“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傲岸气度,“万物皆备于我”的自信豪迈,与诸侯交谈时的不卑不亢,常使听者惭愧不安。孟子言“辩”气势如虹,步步进逼,浩然正气至大至刚,荡荡于天地之间、万世千代之内。

(四)服务政治,欲正人心

对于孟子的“好辩”,学生公都子曾问:“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回答道:“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王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的这段话作为对自己“好辩”的最正面解释,明确表达了论辩的目的,就是端正人的思想,消灭邪说,反对偏激行为,驳斥荒谬言论。孟子虽言“辩”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非本意,但可以看出孟子对论辩这种行为是肯定的。为了维护孔子之道,宣扬儒家学说,孟子自当竭力“踞杨朱”“非墨翟”。

孔子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正名”思想,主张“正名以正实”的名实关系。孔子的“正名”概念同样是为了服务于政治思想,“正名”的目的就是“正政”。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正名”学说,进一步提出“正人心”,服务于“仁政”的政治主张。“仁者无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些精彩的论辩语言足以表明孟子的政治设想。

“譬”是中国古代思维论辩中一种重要的推论方法,[1]即比喻的修辞手法。墨子将其定义为:“譬者,举他物而明之也。”譬喻类推法就是设譬引喻和类比推理的结合。类推是中国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类推就是“以类同为依据选取理由,再以类同为依据从理由推出结论,成立所要论证的命题”[2]。如果两事物之间在性质或因果关系上存在某种同一性,就具有了可比性,可以由此及彼类推出一种新的观点。由于“譬”具有类比的性质,[1]譬喻类推出的新观点实际上蕴含在两者所固有的统一性之中,或者早已在喻体那里有所体现。简单地说,在一般比喻修辞手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继续推理论证就是譬喻类推法。

古人曰:“文以气为先。”孟子言“辩”的一大特点就是气势磅礴,文风豪迈。他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论辩艺术造成文章的波澜,有时如沦如漾,有时如潮如涛。[5]苏洵在其《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便认为孟子“语约而意尽,不为蟪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程千帆先生认为,孟文“称心而谈,雄迈俊伟”,“单行直下,如江河东注,沛然莫之能御”。[6]孟子论辩时气势磅礴雄壮,语言清楚流畅,一方面正面宣扬仁政思想和性善论,另一方面驳斥论敌之非,因而论辩性强,辞气很盛,极富感染力。

第五、神仙显灵帮助银精说。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张彭八兄弟在仙风山仓门底,创办炼银 “矿场”。某日,一群恩龟爬到工场,张彭八亲自动手,并喊大家快把恩龟送到恩龟溪放生,大家刚离开距矿洞300余米远处,矿场突然崩塌。众人失色无声,凝神相望,万幸躲此大劫,百感交集,朝天谢拜。为了报答神灵恩典,张彭八兄弟便在恩龟溪畔兴建“回水宫”一座,内有陈靖姑、神龟、福德正神等神像,以供虔诚朝拜、放生许愿。因此影响周边数县,许多善男信女送龟到恩龟溪放生。后来定农历三月初三日为“放生节”。

三、孟子言“辩”的逻辑意义

(一)要求思想的逻辑性

孟子以“距杨墨”为己任,在墨子提出“知类”“明故”的同时,孟子也对“类”“故”概念进行研究。孟子认为“知类”首先要知晓“类”的基本性质,“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也就是说,凡具有相似属性的事物就是同类。《孟子·告子章上》分析了“白”的概念,白羽之白、白雪之白、白玉之白有共同属性,从而抽象出“白”类。这里,孟子把抽象的一般概念和具体的个别概念区别开来,这是对概念认识的深化,是逻辑思维的一大进步。[10]231作为反例,《孟子·告子章上》中认为,“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指不若人”和“心不若人”是同一“类”,不能察觉它们的相似性,就是“不知类”。人生而性善,这是人“类”的共同属性,所以孟子才说,“尧舜与人同耳”。

此例表明,需对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加强关注,特别是合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更宜警觉。该病预后不佳,在发病初期,即予以重视并及时处理。对于确诊该病的患者,应当及时停用华法林,更换抗凝药物,保证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

以此反观孟子之“辩”,其思路清晰,思维缜密,极少有逻辑漏洞。并且他凭借强大的逻辑能力战胜论敌,有时设问诱导启发,有时欲擒故纵,使论敌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前文较详细地分析了孟子论辩中直接证明法的运用,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孟子思维的严密性,很多论证过程都可以抽象出逻辑结构,很有说服力和论证性。

在前期的施工规划管理中,如果施工单位过于重视施工结果,对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很少做控制和保障措施,这便容易在施工中留下诸多的隐患,不仅影响工程项目总体质量,更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形成威胁。因此,在施工规划前和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依据事先制定的目标进行一场“预演习”,对规划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做一遍校核,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判,并有的放矢地制定应对策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孟子非常重视思想的明确性,语言的逻辑性。他认为:“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也就是说,说话一定要有根据,不能凭空编造,否则所言只能是谬语,因为“不祥之实”会使论证失去逻辑性。违反逻辑要求,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可能波及自身或他人。

其次,孟子对“名”“类”“故”的发展。孔子主张“正名”,认为社会混乱的根源是“名实相怨”。故而正名就是要求事物的概念要确切,名称必须符合事实,内涵相同,外延一致。如果违反名的规范性,就会造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正名”论要求,名明白确切,由名构成的言辞顺畅通达,保证逻辑思维应该具有的确定性。孟子发展“正名”论为“正人心”,宣扬“人性本善”,这实在是因为当时诸侯不实行仁政,不是不能做到,而是不愿意去做,这样从正人心以达到正政是合乎逻辑的。[10]205

“变”背后的辩证思维促使阿契贝用动态的、全面的观点看待非洲文化和思想的发展。阿契贝不能用静止的和孤立的方法让非洲文化一直自产自销,而是改变原有的风格,结合英语的特点,创造出一种新的英语并用其书写出独特的非洲思想,让边缘化的非洲文化重回世界舞台,让全世界的读者重新认识真实和真正的非洲文化与哲学思想。

惠而浦冰洗产品市场部总经理单泠璇先生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惠而浦洗衣机获得‘红顶奖’提名,惠而浦始终相信,只有通过倾听和亲近消费者,才能真切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才能开发真正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这与‘红顶奖’领航行业发展浪潮、引导广大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观念不谋而合。”

首先,孟子论辩严守逻辑。孟子叙事言理擅长娓娓道来,论辩语言文字很有逻辑性。合乎逻辑,一般表现为概念明确,判断确定,推理论证有效。

前文曾经提到,孟子言“辩”,注重譬喻类推法的运用。类推是以“知类”为前提的,事物间的相似性或共同性提供了类比推理的依据。因此,类推思想的提出及运用也是孟子对“类”概念的发展。

为了增强论辩的逻辑有效性,孟子还主张在论辩中要“求其故”,就是要推求所以然。只要推求故理,就能达知天下之事。了解了事物所以为之的原因,就把握了事物的发展脉络,接下来的动向以及最终的结果都是可以据此推导获得的。

(二)“知言”而辩,批驳“诡辞”

从以上章句可以看出,孟子擅于运用譬喻类推的论辩方法。孟子设喻往往不拘一格,有时灵感源于眼前事物,有时出于论辩杜撰,有的是当时的故事,有的夸张,有的幽默,有的一喻破的,有的妙喻成串。他极其巧妙地借助比喻把晦涩难懂的道理陈述出来,避免生硬地灌输,以小喻大、以浅喻深,使哲学思辨与日常生活的事物联系起来,化抽象为具体,一喻一推,更增添了论证的有趣性和生动性。孟子的譬喻都非常贴切,设喻之处,用意明确,扣人心弦。这些都体现了孟子活跃的思维、卓越的联想想象能力、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平易近人的儒者心态。

“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知言”的表现就是: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10]215面对论敌的不同逻辑错误,孟子总结四种类型,论辩时揭露诡辩,驳斥“诐”“淫”“邪”“遁”的言论。“知言”有两个条件: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形成自己的完整观点;另一方面,逻辑思辨能力卓越,可以就事论事,目的性明确。

“知言”而辩,就必然批驳“诡辞”,因为所知的四种言辞都是诡辩,知道“蔽”“陷”“离”“穷”,就是为了针锋相对地予以批驳。它们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无法体现思想的确定性、一贯性、明确性和论证性,破坏了论辩双方的客观性原则。孟子为了宣扬“仁政”思想和“性善论”,需要通过逻辑思辨排除其他主张观点,肃清“诡辞”,营造良好的言“辩”环境,这些都有利于“正人心以正政”的政治报负的实现,也有利于在论辩中战胜杨墨两家。在《孟子·滕文公章上》中,孟子对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许行,主张自食其力的陈仲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论辩有理有据。

(三)逻辑与伦理化相统一

逻辑是求知的工具,目的在于求真;伦理的目的在于求善,往往带有政治色彩。逻辑与伦理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孟子言“辩”很好地实现了二者的统一。

古代的人们往往把思维与人的灵魂联系在一起,认为心是人的思维器官,人的思维是心的产物,心与人的灵魂同生同灭。《孟子·告子上》中曾经说:“心之官则思。”合乎逻辑是思维的功能,合乎伦理道德则是灵魂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中国历史上古人是把逻辑和伦理联系在一起来考察人生的。认为讲逻辑就排斥伦理的观点是对逻辑科学的偏见,了解中国逻辑史的人会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有学者认为,逻辑的求善功能是求真功能的自然延伸,通过求善来真诚地保证人的世界有效沟通的伦理意义。逻辑的最高要求是伦理层面的要求,是从事实真向伦理真的更高升华。

《孟子·尽心章上》中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从法律上来看,瞽瞍杀人应该被逮捕制裁。但是孟子认为道德高尚的舜会偷偷背着父亲逃跑,沿着海边住下来,一辈子开开心心,快乐的忘记了天下,因为孝道伦理比法律更重要。当情与法不能兼顾时,则以不违人情为要。[9]245可见,孟子所讲的法都在伦理范围,思维的目的在于成圣,而不在于求真。成器以规矩为法,为善以圣人为法。[10]

《孟子·尽心章上》有:“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这是孟子对杨朱和墨翟学派非常著名的一段评论,至今仍然是对杨墨的权威性论断。子墨避开两种极端做法而采取中间立场,似乎符合儒家中庸的思想。但是孟子主张变通,如果仅坚持中间立场不变通的话实质仍是一种“执一”,“举一而废百”会损害事物本来的正确性,导致狭隘的结论。“变通”的思想也解释了孟子对于法和情的取舍,分析任何问题不能从单一方面考虑,更多情况中要实现逻辑与伦理的统一,固守“逻辑”不通“伦理”会损害正道。

温公颐先生认为,孟子要求言要有实,有具体的内容,这是合乎逻辑的。但他要求的实不属于事实判断,而是伦理、道德的价值判断。《孟子·尽心章下》中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比如孟子对“善”“信”“美”“大”等的定义,只具有名义上的意义,并不具有实质性的内容。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启发教导人们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只要有向善的志向,自律的意念,“人人皆可为尧舜”。孟子论辩是为了教人向善,希冀君主通过“仁政”散布德行,百姓深受鼓舞,互相学习,使社会处于安定和谐的秩序中。

因此,孟子言“辩”以政治伦理为主,逻辑为辅,把伦理当作逻辑论辩的最终归宿,以善为最高标准,而非逻辑的真,是一种政治伦理的逻辑,它的总体表现就是一种逻辑的求善的振世精神和人文关怀。[11]

参考文献:

[1]张晓芒.“譬”的思维方法及其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5-18.

[2]崔清田.推类:中国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J].中州学刊,2004(3):136-141.

[3]赵岐.孟子章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5.

[4]李炳英.孟子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7.

[5]徐立.孟子论说文的特色[J].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123-129.

[6]程千帆.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之二[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1(2):17一37.

[7]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M]//古文观止.长沙:岳麓书社,1978:663.

[8]陈平原.百家争鸣与诸子遗风:秦汉散文论稿之二[J].文学遗产,1997(5):25-33.

[9]傅佩荣.解读孟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0]温公颐.先秦逻辑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1]张晓芒.从法律制度建设看逻辑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J].政法论丛,2009(4):51-57.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Mencius' Argumentation and Its Logical Significance

ZHANG Lei
(Philosophy Department,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

Abstract: In the pre-Qin period,the change of social form brought about the phenomenon of“Conten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in the ideological field,which created the background of Mencius'argumentation.Mencius was good at argumentation and his art of“argumentation”was superb.Its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four aspects.It has direct proof and strict logic;it uses analogy vividly;the momentum is like a rainbow,magnificent and awesome;and it serves politics and wants to correct people's minds.Mencius advocated that the princes should practice benevolence,refute sophistry,teach people to be good,and make logic and ethics significant and far-reaching.

Key words: Mencius;argumentation;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logical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 H0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394(2019)03-0099-06

收稿日期: 2018-12-15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逻辑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文化因素研究”(14BZX077)

作者简介: 张蕾,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逻辑。

责任编辑 徐 晶

标签:;  ;  ;  ;  ;  

孟子言“辩”的历史文化特点及其逻辑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