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国家图书馆发端探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家图书馆论文,发端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关于国家图书馆
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都有一个或几个由国家资源维持的国家(国立)图书馆。它们一般都在首都,主要依靠中央政府财政的支持,致力于搜集和保存本国的文献,并根据相关法令享有接收本国所有出版物呈缴本的权利;其中大部分还根据本国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有选择地搜集和保存一些其他国家的重要文献。由于它们都拥有宏大的硬件规模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素质较为全面的馆员,因此都是本国的顶级图书馆。
相应地,它们也有作为国家图书馆应该承担的义务。从有关资料看,外国国家图书馆共有的基本职能就是:保存本国的全部出版物;提供全国总书目;指导出版物的国际交换;为公众提供图书馆服务。有条件的还有一些延伸的职能,比如指导和推动全国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
对国外这类图书馆,个人一直认为译作国立图书馆比较合适。国立与省立、邦立、州立、府立、市立、县立、郡立、区立、镇立、私立等可为系列。如需突出或强调是居于首位的图书馆,则可称其为国立中央图书馆。不过这里姑且从众,一般也以国家图书馆称之。
2 著名的国家图书馆
国外最著名的国立图书馆有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英国不列颠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它们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一起被认为是世界最大的5座图书馆。本文只对外国国家图书馆的发端做些探讨。
2.1 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是由法国皇家图书馆发展起来的。皇家图书馆的起源可追溯到13世纪。圣路易九世曾在巴黎的圣夏佩尔寺院收藏了教父们的许多著作,自己阅读,同时也借给他人;曾下令编纂附有绘画插图的《圣经》和旧约诗篇,促进书籍出版业;让百科全书编纂者樊尚协助建立藏书。到14世纪,查理五世从前代继承了藏书,自己又购买了许多书籍,约在1367年将所藏973卷写本移至卢佛尔宫,让其宠臣马莱负责管理(马莱组织编制的藏书财产目录被认为是法国最早的图书馆藏书目录);当时的学者曾评论此宝库“是一所极好的图书馆,收藏有优秀作家编著的最有价值的各门学科图书,这些书都抄写得很优美,装帧得很华丽”。1461—1483年在位的路易十一世通过征用的办法,将一些写本和图书集中起来。一般认为,皇家图书馆是在这些年代建立的。1495年,查理八世出征意大利,把那不勒斯国王的图书馆的一部分藏书带回法国,1500年,路易十二又把意大利贵族斯福尔查丰富的私人图书馆的藏书作为战利品带回法国,都并入了皇家图书馆。如今它已拥有建筑面积36万平米和馆藏1,130万册(件)①,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现代化的图书馆之一。
2.2 英国不列颠图书馆
英国建立国家图书馆的路径与法国不同。英国在16世纪宗教改革时就把教会图书馆毁坏殆尽,失去利用修道院图书馆的藏书建立国家图书馆的机会;英国的皇家图书馆大多在主人死后就逐渐散失,历代英王又很少有人关心图书馆,因此英国就没有一所藏书可观的皇家图书馆作为建立国家图书馆的基础。英国的国家图书馆最早只能追溯到1753年。英国议会下院于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不列颠博物馆,此后一直到1973年,不列颠博物馆(过去海内外常译为大英博物馆)就被作为英国的国家图书馆。1753年时的馆藏主要是由斯隆的珍藏、哈利家族的私人图书馆和柯顿家族的私人图书馆组成的。1972年,英国议会通过“关于建立不列颠图书馆”的法令,1973年7月,根据该法令,英国正式成立了由博物院的图书馆、国立科学技术外借图书馆、国立科学与发明参考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和英国国家书目公司等单位组成的英国国家图书馆——不列颠图书馆。随后加入的还有科技信息局、印度事务局图书档案馆、不列颠录音资料馆等。现在它的馆藏靠合并号称已达1.5亿册(件)②,是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
2.3 美国国会图书馆
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它发端于美国建国之时。新政府自1776年起利用的是纽约和费城的一些图书馆,独立战争时的议会和后来的国会曾有少量藏书,但在迁都华盛顿之前,还没有设立图书馆的意向。1800年,国会专门列出购书经费,1802年,在新建的国会大厦中专门开辟了一室放置藏书,总统还指派了众院一位秘书兼任首任馆长,是为发端。遗憾的是,1814年,这所收藏3,000册图书的图书馆,随着英军入侵,与被焚的国会大厦同归于尽。1815年,杰斐逊总统将自己珍藏的6,487册图书出售给国会图书馆,奠定了该馆的馆藏基础。1870年起,根据版权法,凡美国出版的书籍都必须向国会图书馆缴送2册。1897年,国会图书馆迁入杰斐逊大楼。1938年和1981年又相继扩建了亚当斯大楼和麦迪逊大楼。现已被公认是拥有32万平方米馆舍和1.34亿册(件)馆藏的世界最大的图书馆③。
2.4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是由著名国务活动家鲁勉采夫伯爵的私人藏书发展起来的,开始称为鲁勉采夫博物馆。1862年,该博物馆由圣彼得堡迁往莫斯科,被命名为莫斯科公共博物馆暨鲁勉采夫博物馆,并开始接收呈缴本。1924年1月改名为俄罗斯列宁图书馆。1925年正式定名为苏联国家列宁图书馆。苏联解体后,1992年根据俄国总统“关于建立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的命令,在苏联国家列宁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现馆藏已达约3,450万册(件)④,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第二大图书馆。
3 其他重要的国家图书馆
3.1 亚洲
亚洲至少有25个国家有国家图书馆,基础雄厚的除中国国家图书馆外,还有日本东京的国立国会图书馆和以色列耶路撒冷的犹太国家和大学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有两个源流,一是1890年建立的帝国议会的贵族院众议院图书馆,二是1872年建立的隶属于文部省的帝国图书馆。帝国图书馆经历了书籍馆(1872年)、东京书籍馆(1875年)、东京府书籍馆(1877年)、东京图书馆(1880年)至帝国图书馆(1897年)的变迁。直到1946年日本政府才决定仿照美国国会图书馆建立日本国会图书馆。1948年2月,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法和国立国会图书馆建筑委员会法颁布实施,首任馆长也经任命上任,国立国会图书馆才于1948年6月正式成立。
耶路撒冷的犹太国家和大学图书馆建于1892年,拥有以色列国家图书馆、国家犹太民族图书馆和希伯莱大学中心图书馆三重身份。
印度设在加尔各答的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1836年建立的公共图书馆(由业主资助)。19世纪下半叶,印度总督试图把该馆与帝国图书馆合并为国家图书馆,但未实现。直到1903年才正式合并为新的帝国图书馆,1948年改名为国家图书馆(但仍具有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印度的政治和宗教领袖甘地为该馆题词“努力吧!用全人类的文化充实这里,并向所有的人敞开大门”被镌刻在门前。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在1882年彩票销售机构捐助的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学校图书馆(小学到学院)到收费图书馆(新加坡图书馆),最后成为一个具有公共图书馆职能的国家图书馆的发展过程。1960年11月,在来福士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图书馆部分的基础上建成的新馆被命名为国家图书馆。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建于1972年。印度尼西亚1980年由成立于1778年的国立博物馆图书馆、历史政治与社会学图书馆、雅加达省立图书馆和图书馆发展部的书目与保存本组合并为国家图书馆,1989年又与图书馆中心合并,并收编了26所省立图书馆成为现在的国家图书馆。菲律宾国家图书馆可上溯到1891年成立的菲律宾博物馆图书馆,1928年才分别成立了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斯里兰卡国家图书馆成立于1990年,其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国家级图书馆是1870年建立的锡兰东方图书馆,1877年成为国家博物馆的一部分。缅甸国家图书馆是1952年在仰光伯纳德免费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的。泰国国家图书馆是1905年由3所老皇室图书馆合并而成的,1932年改为现名。韩国的国立中央图书馆1945年建于汉城,当时名为国立图书馆,其前身是1923年日本侵略者建立的朝鲜总督府图书馆,1963年改为现名,也是具有公共图书馆作用的国家图书馆。朝鲜国家图书馆为人民大学习堂,其前身是1945年建立的平壤市立图书馆,再上溯则为日本占领时的平壤府图书馆,1982年改为现名。越南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法国殖民者1917年在河内成立的印度支那图书馆中心,1919年成为中央图书馆,1945年改为现名。万象的老挝国家图书馆包括国家博物馆和国家档案馆,原是成立于1957年的版本图书馆和政府文献收藏馆。
伊朗国家图书馆是1939年在原来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的,随后购买了数家私人图书馆,包括许多波斯手稿,伊斯兰革命后巴列维图书馆并入,1983年后德黑兰图书加工中心也并入,一直缺乏的专业馆员才加入到国家图书馆。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王国家图书馆成立于1989年。土耳其国家图书馆建于1948年。叙利亚阿萨德国家图书馆成立于1984年。黎巴嫩国家图书馆是1938年以菲立普·塔拉兹的私人藏书为基础建立市立图书馆而后发展起来的。约旦1990年在国家文化与青年部下一下子成立了国家图书馆、国家文献中心和皇家文化中心3个机构。伊拉克国家图书馆1929年成立于巴格达,当时是公共图书馆,1961年国家图书馆法通过后命名为马克塔布·阿尔—瓦塔尼亚。
3.2 欧洲
欧洲除前面提到的以外,还有许多历史悠久、藏书丰富的国家图书馆。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邦立和省立图书馆闻名,没有公认的国家图书馆。德国统一后,1992年1月1日,原设在东柏林的国家图书馆和原设在西柏林的国立普鲁土文化遗产图书馆合并成为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基金会图书馆。两馆的前身为普鲁士国家图书馆,其历史可追溯到1661年勃兰登堡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建立的私人的选帝侯图书馆。1707年该馆易名为皇家图书馆,1919年改名为普鲁士国家图书馆。现已成为拥有1,000万册(件)馆藏的欧洲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可说是奥皇马克西米连一世奠基的。他在位时于1493年建立了霍夫图书馆,随后又并入两所图书馆——维也纳大学图书馆(建于1364年)和维也纳镇图书馆(建于1466年)。后世许多皇族图书馆,包括奥皇利奥波德的藏书也都陆续并入。该馆因藏有许多珍贵资料而闻名于世。1918年奥地利共和国成立,该馆于1920年改称国家图书馆。目前它是世界上收藏纸草纸文献最多的图书馆,古地球仪收藏也是世界第一。波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取得独立地位后,于1928年在华沙正式建立国家图书馆的,其基本藏书是1795年被俄国掠走的部分书籍、1921年要回的部分扎卢斯基伯爵的私人藏书和19世纪波兰流亡者在国外收集的书籍。设在布拉格的捷克国家图书馆是由1348年建立的查理学院图书馆、独立于该大学总馆的法律和医学图书馆、耶稣会图书馆等合并而成的。斯洛伐克国家图书馆1863年建于马丁。匈牙利国家图书馆是1802年在谢杰尼伯爵私人藏书的基础上在布达佩斯建立的。瑞士国家图书馆是1895年建立的,主要收集1848年以后的瑞士出版物和国外有关瑞士的论著。
意大利统一的历史进程是先定都于佛罗伦萨,后占领罗马,于是产生了两个国家图书馆——佛罗伦萨的中央国立图书馆和罗马的中央国立图书馆。还有米兰、那布勒斯、巴勒莫、都灵和威尼斯5个图书馆因曾是小国的国立图书馆,现也冠有国立图书馆的名称,但前两者还有“中央”字眼以示区别。佛罗伦萨的中央国立图书馆的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初,1747年,以自学成才的学者马利亚贝基的藏书为基础成立了马利亚贝基图书馆,1861年意大利统一后,它与塔斯卡尼公爵图书馆合并,成为国立图书馆,现是意大利最大的图书馆,收藏意大利文书籍和有关意大利的外文著作。罗马的中央国立图书馆是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占领罗马之后,于1876年作为第二个中央图书馆建立的,重点收藏外国文献。梵蒂冈图书馆是罗马教皇设立的图书馆,其历史可追溯到中世纪教皇的藏书。以图书收藏家和图书馆专家闻名的帕伦图契里于1447年当上教皇,这在教廷史上是罕见的。他可说是该馆的奠基人。他打破了中世纪修道院图书馆的常规,利用权力和财力广泛收集古典文献和世俗作品。后几经变迁,终于成为天主教会近似中央图书馆的机构。该图书馆的借阅证可兼作进入梵蒂冈教皇国的入境证。设在马德里的西班牙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1712年由菲力普五世建立的皇家图书馆。设在里斯本的葡萄牙国家图书馆是1796年建立的,其藏书大部分来自修道院。
爱尔兰国家图书馆是在1731年建立的皇家都柏林社团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77年政府买下该馆,1890年建成新馆。1798年在海牙建立的皇家图书馆现为荷兰国家图书馆,其前身为国王威廉五世的私人图书馆,1798年由法国人支配的政府接收并向民众开放。比利时国家图书馆是1837年在布鲁塞尔建立的阿尔伯特一世皇家图书馆,其藏书由布尔戈尼公爵家族的图书馆、学者胡尔坦的私人图书馆和布鲁塞尔市图书馆的藏书组成。
1640年成立的芬兰国立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同时起着芬兰国家图书馆的作用。瑞典16世纪中叶国王格斯道佛在斯德哥尔摩创办的皇家图书馆事实上起着国家图书馆的作用,后世多代国王都将私人藏书并入该馆。1811年建立的奥斯陆大学图书馆同时又是挪威国家图书馆,1947年起还兼作全国医学中心图书馆。丹麦的皇家图书馆约建于17世纪50年代,以人文社会科学书籍为主,现是斯堪的纳维亚最大的图书馆。
塞尔维亚国家图书馆成立于1832年,原为贝尔格莱德市图书馆,19世纪50年代取名为国家图书馆。在布加勒斯特的罗马尼亚科学院图书馆,很早以前就被认为是罗马尼亚的国家图书馆,但其真正的国家图书馆是1955年才建立的。保加利亚国家图书馆是在国家独立后的当年即1878年建立的。希腊国家图书馆是1842年由1834年迁往雅典的原纳法兰公共图书馆和雅典国立大学图书馆合并迁入大学新馆舍后,于1867年正式更名为国家图书馆的,但仍在大学内,直到1903年才有自己的新馆舍。
3.3 其他洲
在北美,加拿大早在1883年首任总理约翰·麦克唐纳时期即支持建立国家图书馆,但直到1950年在加拿大自治领档案馆馆长凯伊·拉姆的指导下才设立了加拿大书目中心,1952年国家图书馆法通过后才于1953年正式成立国家图书馆,并由拉姆兼任首任馆长。1967年拥有永久性馆舍,主要收藏人文社会科学文献。1969年颁布的新国家图书馆法增加了国家图书馆的职能,人们期望它成为“加拿大图书馆的图书馆”。2004年6月,加拿大国家档案馆与其合并为加拿大国家图书馆与档案馆。这里还应该提及,该馆成立前,建于1792年的国会图书馆是加拿大的主要图书馆,现主要为国会提供服务;1924年起曾先后名为加拿大全国研究理事会图书馆、国立科学图书馆的加拿大科技情报研究所与国家图书馆分工,主要收藏科技文献。
中南美洲大多数国家图书馆是所在国独立时在原总督府藏书的基础上改组建立的。历史较久、规模较大的有:巴西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为1810年葡萄牙摄政王设立的宫廷文库,1878年改组为国立里约热内卢图书馆。阿根廷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1810年建立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公共图书馆,1884年根据议会法令更名为国家图书馆。智利国家图书馆于1813年智利独立后建立。秘鲁国家图书馆建立于1821年。墨西哥有两个国家图书馆,墨西哥国家图书馆建立于1867年,1944年又建立了墨西哥国家期刊图书馆,它们都隶属于墨西哥大学的书目研究中心。古巴国家图书馆建于1901年,是一所通俗的、非研究性图书馆,甚至收藏儿童读物。
非洲最大的国家图书馆是开罗的埃及国家图书馆,1870年仿照欧洲大型图书馆建造,其历史可追溯到大约建于公元前297年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当时是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后不幸被毁。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国家图书馆分别建于1835年和1885年。南非国家图书馆建于1818年。非洲不少国家的领导人认为不一定要花费大量资金建立专门的国家图书馆,而应将履行其职能所需的具体任务和资金分配给现有的合适的图书馆,如苏丹的喀士穆大学中心图书馆就行使国家图书馆的职能。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是1960年根据立法正式建立的,其前身为1902年建立的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图书馆。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正式建于1965年,是由1920年成立的亚历山大·特恩布尔图书馆、议会图书馆和图书馆服务处合并而成的,它们是3个独立但合作的单位,其中、议会图书馆建于1856年,现除为议会服务外,还履行国家图书馆的一些职能。
4 结束语
限于篇幅,简略地说,从各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可以看出:
1)国家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是所在国的综合国力,即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事业发展状况的反映。正如有的学者说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最强盛的国家建立了最好的图书馆。不说古代强国亚述、“希腊化”时代的国家和拜占庭帝国等,就说如今的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都分别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之一。
2)国家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也是所在国政府当局和当政领袖人物理念、胆识与素养的反映。例如,许多后来成为国家图书馆组成部分的王朝图书馆、教堂图书馆等都是君主、国王、教廷等创立的,其中如法国的路易九世、查理五世、路易十一世、查理八世等都为辉煌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被认为是患有不可理喻的“藏书癖”的帕伦图契里罕见地当上了教皇尼古拉五世,更促使梵蒂冈图书馆成为当时最好的图书馆之一。
3)国家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还是各国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反映。各国家图书馆的源起有私人书库、皇家书库、王侯书库、教会书库、教育机构图书馆等;形态有专设的国家图书馆、为立法机关服务的图书馆被认作国家图书馆、大型公共图书馆充当国家图书馆、国立大学图书馆兼做国家图书馆等。但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类文化遗产,是保存和维护各民族传统和现实文化产品的圣殿。
4)所有国家图书馆的宗旨是共同的。许多国家图书馆开宗明义地说:国家图书馆收集和保存本国的文献遗产(documentary heritage),并使其可为所有人利用。这类遗产包括出版物、档案记录、录音和视听资料、照片、图片、电子文献等。它们的馆藏积累途径包括捐献、遗赠、没收、军事征服、法定缴纳、购买等,其中法定缴纳是一种重要特权,几乎所有国家图书馆根据各国有关法令都享有接收本国一切出版物呈缴本的权利。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全国的各种出版物,并为所有人服务,该是多么光荣和崇高的任务啊!
5)人类的文化知识应为世界人民共享。各国的国家图书馆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全世界的知识中心网络——各国的世界之窗;各个国家图书馆则是全世界各国的知识中心——世界的各国之窗。现在各国国家图书馆都在搞“记忆”,集中起来就是世界的全部“记忆”啊!
注:因占用篇幅太大,所有外文名称(馆名、人名、地名等)从略,参考文献中的部分网络文献未一一列出。
收稿日期:2007—11—14
注释:
① 王世伟.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② http://www.bl.uk/aboutus[2007—12—10]
③ http://www.loc.gov/about/facts.html[2007—12—10]
④ http://gjj.cc/zongHe/TuShuGuan/nlr_ru.html[200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