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陈伟

摘要:在道路工程正式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施工材料。在实践过程当中,沥青混凝土应用的有效性以及其技术实施的科学性,将会对道路工程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减少道路路面病害发生概率,提升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当前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改进。

关键词: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已建成的道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主要的两种路面结构形式,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以优越的使用性能在全世界应用最为广泛,它是一种无接缝连续式路面,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良好的行车承载力,行车舒适且使用寿命较长。但随着我国道路重载、超载和车流量的迅速增长,普通沥青混合料已难以胜当重任,而采用优质材料沥青混凝土改善路用性能的观念逐渐得到普及和相关学者的重视,其中SBS改性沥青应用最为广泛。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特点

从传统水泥路面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良好的耐压性和耐磨性。因此,它已成为道路建设的主流材料。然而,它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噪声,轮胎容易过度磨损,路面容易产生或多或少的裂缝,严重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从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来看,车辆产生的噪声要小得多,路面不易产生永久性裂缝或裂缝,路面较为平坦。因此,改性沥青已成为道路工程的新宠儿,并已成功地应用于道路工程中。在改性沥青路面工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施工和标准施工程序进行。其中,沥青混合料的结构是最关键的。必须在制备前测试混合物的各种材料,以确保改性沥青混合物的质量符合标准。由于改性沥青的特殊性,应根据各种指标和质量控制进行测试,以确保改性沥青的质量。同时,要优化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员,科学引进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创新思路,采取新措施,探索新方法,以满足未来道路建设的需要,更好为运输服务。建筑服务非常好。

2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拌和施工

根据配合参数的要求,在搅拌仓内加入一定量的热集料,然后就是进行干拌处理,并且伴随着沥青材料的加入就要开始进行湿拌施工。因为本次施工中使用的是SBS改性沥青材料,其与普通的沥青材料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要比普通材料的出料温度高出15℃左右,必须要保持165~175℃之间,各个环节的温度都要严格的控制,尤其在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来进行施工中。较之普通沥青施工材料来说,改性沥青材料的拌和制作时间应该适当的延长,但是这就导致了工作效率比较差,为了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在拌和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拌和能力,进行准确的数据计算确定,防止给后续施工造成不良的影响。

2.2运输

为了可以全面提升摊铺施工环节的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吨位的自卸车来进行材料的运输,并且保证整个运输的过程中材料的温度下降在合理的范围内,且在内侧涂刷一层隔离剂,不会出现粘附车厢内壁的情况。摊铺施工的初期阶段,要保证前方有至少5辆车停止等待,以确保摊铺施工可以顺利进行。

2.3摊铺

除上述环节外,摊铺对于工程质量也会带来直接影响,在正式摊铺之前应对熨平板做预热处理,前日摊铺结束时,分别记录每台摊铺机标尺数值,次日摊铺时按此数值设置摊铺仰角,低速起步,并规范接缝压实作业程序,同步使用铝合金尺检测,确保接缝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内。摊铺时,垫块的厚薄应根据沥青面层接缝处实际厚度乘以压实系数计算而得,垫块应靠近接缝。摊铺机摆放平行接缝,并使熨平板前端输料处刚好摆在接缝位置,使摊铺料多盖住接缝2~3cm,摊铺机起步摊铺以后应立即对接缝进行人工处理,首先用铁铲将多摊铺的2~3cm沥青料铲除,露出接缝。然后铲少量细集料铺于接缝处上面,接缝处应保持饱满。最后清除余料,使接缝两边土无散料。2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成梯队方式同步摊铺。初压前使用3m铝合金尺每12.5m检测一次,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搭接缝两侧虚铺厚度。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粘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杂物。运输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待摊铺机与运输车接触时升斗卸料,靠摊铺机推动前进。非特殊情况下不允许出现中途停止摊铺的现象,且需要尽可能保持摊铺机连续摊铺,这是保障SBS改性沥青摊铺质量的基本前提,如图1所示。

2.4碾压

就碾压环节而言,应牢牢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而展开施工作业,确保压实度。碾压前应对压路机的钢轮和胶轮进行清洗。压路机应随摊铺跟进,压路机和摊铺机的距离应控制在10m内,保证混合料的初压温度不低于160℃。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及终压三个阶段:初压前进静压,后退振压,既降低了混合料温度损失又减少了压路机起停导致的推移和拥包;复压全幅碾压,终压静压二遍以消除轮迹。初压由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复压由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由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直线段由边向中进行碾压,超高段碾压时压路机按路拱方向由低向高进行,压路机每次重叠1/3轮宽。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掉头,碾压过程应匀速、直线,停车及起步应慢慢拉动操作杆,禁止猛停猛起,相邻两道碾压的折回处不得在同一断面上。不同碾压段落设置分段标识牌,并由专人旁站指挥。在复压结束时使用6m铝合金尺逐断面检查,对于个别平整度超标的点位,使用粉笔标记超标值,使用小吨位光轮压路机进行处理。

2.5温度控制

对道路路面施工而言,改性沥青的温度将会影响其压实度。换言之,改性沥青温度的高低,将会对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开展道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控制好施工温度,以保证施工材料和相关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不同品种和类型的改性沥青在温度控制环节所应用的标准也不相同,大部分改性沥青施工温度都高于其他施工,其温差在10℃之上。不过,为了确保能够对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工作人员在实践中还是需要参照改性沥青厂家所提供的温度控制标准作业。虽然,改性沥青的施工温度普遍高于其他施工,但是并不意味着施工温度越高越好。若改性沥青施工温度过高,则十分容易改变改性沥青的性质和性能,其中包含的改性剂和抗剥落剂会出现老化,导致改性沥青的应用质量下降。在实践过程当中,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实用性也会下降,会对道路工程的路面施工质量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总体来说,温度控制是贯穿于整个路面工程的关键因素,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道路施工中采用SBS改性沥青施工工艺可以大大提升结构性能,从而可以满足交通运行的需要,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骆桂峰.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5):252-253.

[2]刘喆坤,谭冲,陈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175.

[3]王金栋.市政道路建设中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之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5):121-122.

[4]蔡启涛.分析市政道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10):25-26.

[5]林启智.城市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探究[J].四川建材,2018(4).

论文作者:陈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陈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