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技术。主要将检测装置与自动化装置连接,实现电气系统的实时调节、实时监控和实时管理。同时,电子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对维护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电气自动化的优势
1.1 减少控制模块的设立
控制器实现了自动化和控制的建立。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被控对象具有复杂的动力学方程,就很难实现更精确的控制,从而导致设计中控制模型不准确,降低了实际工作效率。如果在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要求下,控制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对控制模块的监控,全面提高控制工作的稳定性。
1.2让电气系统调控更加方便
在电气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电气系统的响应时间。在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支持下,可以在电气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过程中缩短电气系统的相应时间,从而更好地实现电气系统的随时智能化。它可以调整和控制,提高整个工作的性能。此外,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动调节和远程调节,进一步促进智能调节的发展。
1.3保持自动化的一致性
由于控制对象的不同,电气工程的控制对象也在不断变化。在控制每个节点的过程中,技术的应用对每个控制对象的效果和效率有不同的影响。控制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相应的控制效果的变化。.在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同时,不同控制对象产生的变率数据在处理结果上具有相应的一致性。因此,它在电气工程数据处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该注意的是,处理结果必须做好相应的控制审核。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设计理念
2.1集中式监控设计理念
采用集中监控设计理念,便于电气工程的运行和维护。此外,它还具有系统设计简单易行的特点。此外,它还可以使用处理器来集中系统的功能。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加处理器的工作负载,严重影响处理器的处理速度。
同时,当电气设备接入监控系统时,由于监控对象数量的增加、电缆数量的增加和经济成本的投入,计算机主机的冗余度呈下降趋势。此外,电缆长度的增加将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均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上的辅助触点接触不到位,将导致电气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这种连接的二次接线重复性很大。各种特点会使人员的检修工作复杂化,增加人员的检修工作量。
2.2 远程监控式设计理念
采用远程监控设计理念,既能有效节省电缆的增加,又能有效节省施工材料的安装,从而降低相关的安装和施工成本。此外,该设计方案具有结构灵活、可靠性高的优点。然而,由于电气工程中总线通信速度慢,电气工程中通信量大,远程监控的设计理念适合于电气工程中的小型监控系统。
2.3 现场总线监控式设计理念
现场总线监控的设计理念可以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特定的特点,并且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使用不同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同时,采用现场总线监控的设计理念,可以减少相关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数量。此外,本设计理念的应用,可以通过通信设备将本工程安装的电气智能设备与整个监控系统有效地连接起来,节省大量电缆的使用,这就减少了经济成本的投入。
此外,电气工程系统中的设备功能是独立的,它们主要通过网络连接。由于其灵活的网络配置,有助于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此外,设备的故障主要影响相关部件和设备,它不会导致整个系统失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1 电网调度的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由服务器、监视器、工作站、计算机网络等组成。实现本系统自动化运行的途径是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局域网,有效地连接调度范围内的调度中心、控制设备、电厂等。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实时评估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还可以根据相关数据预测电力负荷,更好地实现发电控制和经济调度的自动化。因此,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中,应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实时处理,并根据相关数据对系统进行监控,以便更好地掌握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
3.2 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
发电厂分布式测控系统大多为分层分布式结构,主要由以太网、工作站、控制单元、数据通信网络等组成。其中,主要包括远程控制单元和过程控制单元。所谓的遥控单元主要由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主控模块组成。主控模块的通信主要依靠冗余智能的输入输出和总线的输入输出。所谓的过程控制单元不仅可以是直线的。与生产操作相连,也可直接接受变送器、热电阻、热电偶等相关设备发出的信号。通过相关操作,可以实时输出设备的运行状态及相关参数,使系统内的执行机制运行。
3.3 变电站的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代替实际的人工操作、电话通信、人工监控,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对变电站的监控,有利于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水平。删除。一般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变电所的应用,主要是对变电所电气设备在各个方向、各个层次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动化监控。变电站自动化的主要特点是用计算机设备取代原有的电磁设备,利用计算机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实现自动数据传输管理和自动数据传输统计。这些是通过用计算机电缆替换电源信号电缆来完成的。因此,变电站自动化是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实现运行的自动化,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电气工程的整体运行水平和效率。
3.4 故障检修
在实际工作中,电气工程系统的运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故障时,电气自动化有许多优点。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及时、准确地判断故障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的手工作业相比,电气自动化技术能有效缩短故障放电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电气工程的运行效率。
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发展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发展趋势是呈现分布式发展、信息开发和开放式发展的趋势。分布式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分布式结构上,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相关功能模型。模块独立工作,通过分散系统的整体风险,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整体操作风险。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根据相关系统信息对综合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电气工程的网络自动化和管理。控制集成;发展趋势主要是系统结构的外部设备接口,可以与外部网络环境相连接。目前,为了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普遍采用分布式、信息化、开放式的方法,以保证电气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具有较强的技术和专业特点,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应从多个角度提高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电气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潘国能.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 2019(10)
[2] 王怀群,张明珠.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3] 陈雪霞.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实践分析[J]. 民营科技. 2018(01)
论文作者:李延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电气论文; 设备论文;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