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线路的规划设计是否合理,关系着后期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工业生产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电力的需求量急剧上升,配电线路的建设和改进必须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相适应。文章首先对配电线路进行了概述,然后提出了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最后总结了配电线路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配电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设计方法
1配电线路的概述
配电线路主要是指从降压变电站把电力输送到配电变压器或者是将电变压器的电力输送到用电单位的线路,是电力供应的主要工程,设计的是否合理科学,将影响到整体配电功能。如果配电线路电压是3.6k V~40.5k V时,那么我们就把其作为高压配电线路,如果配电电压低于1k V,同时频率低于1000Hz,直流低于1500V时,我们则称其为低压配电线路,不论是高压线路还是低压线路,均是配电线路的重要部分,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只有在施工中做好安全管理,才能确保配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连续性,大大减少损耗、降低成本,保证供电的精确与效率,使输电工作更加符合需求。
2配电线路规划设计的原则
2.1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首先,在设计和规划配电线路时,要考虑其投资成本,不能为了提高质量而盲目加大投资。需要提供多套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投资较少且可靠性强的方案。其次,对于不同的配电线路,在设计规划之前,需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比如用电量、经济发展水平、未来的发展规划等,从整体效益出发,保证电力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律相协调。这样能够使电力企业用较少的投资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2提高能源利用率
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但是在能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如果配电线路设计中尽可能的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成为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配电线路规划设计之前,要对该地区的能源分布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设置合理的能源利用方案,合理规划和布局配电网的骨干网架,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后期的电力输送过程中减少能源浪费,用有限的能源创造出更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2.3电网配套发展
电力能源是目前社会发展中需求量最大的能源之一,因此储备量不足,这就导致电力生产与供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甚至出现较大的供需矛盾。这一方面是由于电力分配方式的不合理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配电网的设计规划和当期的用电需求不协调。比如某地区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已经可以预见到后期的居民和工业、商业用电量会急剧增长,这就需要完善当前的配电网线路构架,并大力推进通信自动化的规划建设。
2.4环境保护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一些高科技进入到电力行业,那么,在进行配电线路规划设计的时候,就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工作中不断创新提高,不断减少陈旧设备设施,更新换代,使一些老旧的影响环境保护的设备及时淘汰,强化环保理念,保证在供电设计时,实现绿色环保,为人们提供优质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用电需求。
2.5 合理利用能源
配电线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问题,在进行线路设计时,一定考虑到能源节约问题,认真科学做好设计,通过对能源分布的了解,全面做好分析,使配电线路设计的更加合理,走向更加符合能源建设需要,特别是对配电网骨干网架设计,更要做到规划合理、布局妥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线路合理规划设计
3.1选择合适的配电装置
首先,如果选择裸导体配电装置,要保证环境温度能够满足设备运行的需求。在室内环境下,设计人员要搜集该地区常年的风向、日照时间等,从而明确该地的温度变化趋势。如果没有充足的参考资料,可以根据当期最高温度月的平均气温,并在此基础上提高5℃。对于一些不合适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的配电装置,如果通过温度调查发现该地区最低温度月的气温低于设备的运行限度,那么就需要设置保护防护措施。其次,湿度对配电装置的运行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当地常年湿度最高月份的平均值,选择合适的配电装置,在湿度较大的地区,需要提高设备的严密性,避免出现潮湿现象。最后,设置在居民区的配电装置,要采取噪音控制措施,减小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如果地区的海拔高度超过1 km,那么配电装置的选择应该注意和平原地区有所区分,提高其工业设计标准,避免在低压环境下不能正常运行。
3.2导体、电器的设计以及选用
配电装置的绝缘水平需要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并且确保使用的电器设备等能够承受的最高电压值应大于该回路的运行电压最高值,同时,还需要确保使用的导体电器长期所允许的电流不低于该回路持续工作电流的最大值。在进行安装之前,还需要对电气开端电流、动稳定以及电器导体热稳定进行专业、准确的短路电流验算,使得数据信息可靠、有效。通过熔断器可以有效的保护电压互感器的回路,还能够省略验算动稳定与热稳定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高压限流熔断器保护电器以及导体,应依照限流熔断器的具体特点对热稳定以及动稳定进行验算。此外,裸导体的工作温度不应超过70℃,且铜芯铝线与管型导体的实际工作温度不应超过80℃。对于室外的配电装置套管、绝缘子、导体等还需要将该地区的室外温度考虑在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后续维护以及检修等工作的便利,最大程度的保障配电线路的设计合理性。
3.3配电线路路径的设计
首先是设计总线路,总线路的设计一般来说包括设计的依据、线路的走径与工程概况这三方方面的内容。设计依据主要是基于配电线路合规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并结合相应的环境与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深入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配电线路的河流规划设计任务书以及完成设计合同的起草工作等。设计配电线路的路径应将该地区的地形特点、交通便利程度、实际的路径长度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多个路径设计方案并从中挑选出一条最具有操作性且经济的最优路径。工程概况则是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性的说明。通过对工程的实际情况的整体把握配能够科学的把握电线路的设计。其次是搭杆以及基础的选择,一般来说终端搭杆、直线搭杆、转角搭杆以及耐张搭杆是配电线路搭杆的最常见的搭杆形式,因此需要根据相应的经济条件以及后续的维修情况选择合适的搭杆形式与具体的高度。例如,在偏远地区使用较高的搭杆容易造成后期维修的困难,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地区选用较低的搭杆则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最后是线路机电的路线设计,该设计内容不仅包括导线架设与气象的方式与技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方面,还包括了绝缘子串与导线防震的可行性方面。在开展具体的设计工作时,需要将所有线路都进行科学的配置,确保配电线路能够满足各种情况的使用需求,确保可以进行持续、安全、正常的供电。为了确保供电的安全性,一方面需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绝缘材料与导线应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做好相关的检测,对于出现问题或者检测不过关的材料立即停止使用。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规划和设计配电线路时,要遵循经济性、环保性以及适用性等原则,才能保证后期电力输送质量。配电线路的设计要点涉及到配电装置的选择、路径的选择等各个方面,在选择过程中,需要结合当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选择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业发展、商业运营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力。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柴晓青.关于配电线路的合理设计浅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163.
[2]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及选择探究[J].陈宇.中国高新区.2017(20)
[3]杨晓军.配电线路的合理规划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00289.
论文作者:边洋, 房鑫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线路论文; 能源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地区论文; 导体论文; 电力论文; 配电装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