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当前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工程项目逐步增多,工程招投标及投资效益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需要让投资竞争环境更为公平公正,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建筑市场能够顺利的运行,然而在实施的时候往往会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招投标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对工程招投标的管理进行加强,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问题;对策
引言
在我国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招投标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法制管理手段,利用公开招标的模式,让建筑工程项目通过合法的程序进行招标,在全社会范围之内做好竞争交易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是利用法律来对建筑项目的施工单位竞争、效益、质量等方面进行保障,加强社会竞争的秩序,让建筑行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1 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意义
从本质上分析,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其主要意义在于将竞争机制引入其中,更好的进行合同的订立以及交易协议的完成招投标的过程管理,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竞争机制的引入实现,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对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承包单位进行选择,让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并且对投资进行控制的方法。
这种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首先能确保建筑工程市场的发展良性化,建筑工程招投标不单单只是投标价格之间的竞争,需要进一步分析论证并且选择最合适的施工单位,第一,需要确保工程质量利用招投标的工作加强施工队伍的良性竞争,让整个市场处于快速、稳定发展的状态,让生产力在竞争的过程中大幅度的提高。
其次,可以让建筑工程的效益和质量大幅度提升,对工程成本进行合理控制,让效益提高,招投标工作,严格管理施工质量,在投标的时候综合分析,各投标单位确保在投入最低的情况下,保证施工质量,控制项目造价,让质量和效益达到双赢。
最后能让建筑行业内部出现的一些不正当竞争以及各种违法招投标的行为得到控制,严谨公开的招投标制度能够让建筑行业内部出现了一些不良交易、违法交易、不正当竞争等逐渐降低和消除,让建筑行业进一步法治化、市场化,构建出一个和谐、稳定、法治的建筑市场。
2 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 规避招标现象普遍禁不止
某些私企及外企认为依照相关规定就可以自行招标而没有进行相关的报建和备案,也没有将文件手续办理齐全,私下向一些无法获得资质的企业进行商定,确认工程造价、工期、施工质量等,接着进行场外招标,并且利用一些拖欠款项、缩短工期等违法行为来对承包商进行确定,因为报建和备案的资料手续缺失,一些单位以优化环境或者招商引资等借口进行预先施工,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再对手续进行补办。某些项目只是进行部分招标,比如说只是对安装工程进行公开的招标,对设计工程和勘查工程不进行招标或者把项目进行细分,划分成很多小项目,通过这种模式让投资额低于招标额,让公开招标变成邀请招标或者干脆跳过招标程序以逃避相关部门的监管,导致工程招标秩序被破坏而对工程后期建设产生较大影响。
2.2 投标人借牌挂靠问题严重
这些问题主要指的是某些招标人利用向建筑公司进行管理费缴纳的方式,借用建筑公司的壳来进行招投标。在此过程中,建筑公司提供一些审查材料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在中标之后,招标人在自行进行施工人员的招聘,另外某些中标人还会外包工程,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差价,然而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方面出现一定的隐患,无法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问题,结果往往是造成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出现较大隐患。另外,很多招标人会同时挂靠多家投标单位,虽然看上去有很多企业进行了投标,然而实际上,投标的人只有一个,这样会让自己中标的概率大幅度提高。
2.3 投标人串通投标问题严重
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某些招标人会进行串通让价格提高,这样能够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报价。让其他投标人无法中标,对工程招标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再利用内部联合的方式轮流中标。某些投标人为了让自己中标的概率加大,会和承包商进行联合,利用承包商陪标等手段让自己中标的概率提高,另外某些投标人为了中标,利用各种非法手段获得其他投标人的信息,再和其他投标人进行私下谈判,许诺给投标人一定的利益,使其退出招标。
2.4 围标与陪标等问题较为严重
某些投标人的承包资质不合格挂靠,向另外一些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项目投标文件的制定,从本质上差别不大,通过挂靠的模式来承揽工程。一些职能部门利用自身职务获取利益,让工程招标的公开时间缩短,肆意对评标方式和资质要求进行篡改,私下将工程项目转交给某些企业,向挂靠单位转移某些风险。如果被挂靠的企业自行进行投标,中标难度较大,而且会让实际投入大幅度增加。
2.5 代理机构经常出现违规
某些招标代理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会让招标的经济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在评标的过程中控制评标时间只有2到3个小时,某些条件下还不足一小时,这样的话,评标人员无法对准确获得评标成本,这样的评标意义不大,往往会和预计的招投标目标出现较大的出入,其次,某些代理机构和招标单位具有一定的利益纠葛,通过私下串通等方式,违法违规进行操作,对评标的方式进行擅自修改或者设置一些对某单位非常有利的硬性条件,这样让其私下里确认的投标人能够中标,另外,很多时候代理机构干扰评标的正常流程,评标部门无法根据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进行评标。只是根据个人意愿来进行评标操作,从评标人员的角度进行分析,只能在法律方面对其进行去约束和限制,需要进一步提升行政干预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算某些评标人出现违法的情况也无法利用调查取证的方式对其进行惩罚,这就造成评标的质量无法达到要求。
3 如何解决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 政府加强协作与市场整顿
第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和招标主体之间对职权关系进行确认,根据相关的专业管理要求,加强招标过程中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明确执法的职责和作用,通过不同部门之间合作的方式,加强执法联动,并且与现有执法力量进行充分整合,加强市场的规范化,严格审核招投标市场,对招投标市场的清退制度进行控制,严格处罚和处理一些违法投标和不诚信的企业,将他们的资质吊销,对他们的法律责任进行追究,并且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
3.2 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政策
对招投标过程中的法律政策进行宣传。当前建筑法等相关法律已经逐步进入实行状态,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县级的行政部门一定要通过相关的媒介,对招投标的意义进行宣传,加强人们的法制意识,让他们可以通过法律的武器对自己进行保护,使招投标工作能够顺利展开,打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3.3 强化市场管理,健全招投标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对职业道德评价标准进行建立健全,加强信用评价体制的建立,对招投标单位的自律建设进行强化,加强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健康开展,并且对从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规定进行完善,让招投标制度更为公正、公开,与此同时,还要对行业管理和协会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强化调研机制,并且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加强,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加强相关人员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评标专家的法律意识进行强化,加强他们的政策教育,对于一些没有根据规定进行严格把关,不听招呼,跑冒评标信息的评委进行严格打击,将他们加入黑名单,使之不能再进行评标工作。
3.4 实施标后管理,确保合同履行
需要对项目部门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根据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招投标的监管,并且进行一些建筑工程安全和质量方面的宣传,让施工单位更好的履行之前投标过程中的承诺,解决业主出现的管理难的问题,接着需要全面检查和记录项目部门人员的考核工作,通过施工工序管理记录,登记项目部门人员考勤登记本的方式,加强考核管理工作,另外需要加强项目经理负责原则,让业主更好的了解到更换项目经理的目的,避免不法企业对项目经理进行随意更换,并且与相关监管部门进行密切的配合,严把企业信息考核关,其次需要注意加强图纸变更设计方面的管理。在签订合同之后,单位和个人不能对工程设计进行随意更改,让工程量增加或者减少,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设计变更,在设计变更的过程中提出单位一定要对理由进行明确,需要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确认,才能进行设计变更,最后需要对付款工作进行严格把控,在支付工程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合同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实际进度依照相应的手续进行操作,监理人员一定要根据施工工序,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并且核查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做好验收工作。没有监理人员核查签证的情况下,施工人员不能擅自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最后需要对竣工验收关进行严格控制,在工程完成之后,业主需要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验收工作,需要监理、设计、勘察、施工等多部门共同进行操作,质量监管部门需要全程监督验收的整个过程。
3.5 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
首先需要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将招标代理的职业道德标准建立起来,加强信用评价体系的管理,让当事人具有一定的自律体制,只有如此才能让招标投标活动能够稳定、长期、顺利的展开,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对代理机构的管理进行强化,让他们的发展更为合法化、规范化,对代理从业人员的管理进行加强,利用一些培训和教育的手段,让他们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将全面的人才培养出来,让他们的道德规范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队伍,加强行业协会职能的发挥,利用行业协会,进一步进行交流。多组织一些相关活动,让社会和企业进一步了解招投标的法律规范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让政府部门应对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3.6 实现多部门联合统一执法
召集专门的专业人才,对招投标监督管理体制进行建立健全,实现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强招投标过程中的监管,更好的为招投标工作进行服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行业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利用招投标制度,能够对工程项目当中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筑工期、建筑造价等进行确认,需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加强招投标制度,保证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完成,但是在招投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风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一些风险在施工的过程中进一步的叠加和放大,所以一定要进一步改革和控制招投标制度,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建筑项目更好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凤杰.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10(03):48+51.
[2]罗东桓.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与思考[J].山西建筑,2014,40(2):242—243.
[3]杨慧.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0(21):118~119.
[4]顾文华.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10(07):102~103
[5]刘燕.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7).
[6]王志广.工程招标投标存在问题与对策浅析[J].科技信息.2008(22).
论文作者:武志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招投标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评标论文; 工程论文; 投标人论文; 他们的论文; 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