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研究论文_蔡兴圣

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研究论文_蔡兴圣

广东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500

摘要:从实践来看,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结构,称得上是新兴产业,尚未形成配套的、系统的工业生产体系,而且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选用施工方法。本文将对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对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施工管理;质量

引言:

目前,国内建筑住宅项目施工建设已进入到重要的转型阶段,要想实现建筑行业的产业化发展,需改进和加大技术创新,不断提高验收标准,从而使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和发展。

1、工程概况

某住宅建筑位于市中心区域,施工条件限制较多、工期紧张、节能减排和现场环境等要求严格,综合分析后决定采用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形式。该建筑地上九层、一层地下车库,建筑面积 11678m2,核心筒和主要承重结构采用现浇施工,预制装配部分主要有外墙墙体、飘窗、楼层叠合板、楼梯梯段和非承重墙体等。

2、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管理

2.1 基于性能的建筑施工深化设计

项目建设重视抗震防灾工程要求,施工深化设计基于五大性能目标实施,即: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弹性工作目标(抗渗抗裂等要求)、小震条件下主体结构的弹性工作目标、中震条件下损伤全部可修目标、大震条件下主体安全目标和防连续倒塌等要求。

2.2 深化设计要点

施工总承包单位需要整合参建各方信息,做到有理有据、思路清晰的深化设计,明确交接面。参与装配式建筑施工深化设计人员必须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在土建和安装两个方面都有足够的理解。深化设计重点在功能需求和生产施工需求两个方面着手,综合各个专业需求,完善并深化设计内容。深化设计成果需要各方协调意见和矛盾,经建设方最终确定成果并开始施工。预制构件质量是装配式建筑的可靠保障,深化设计对整个施工过程意义重大。在组装模板和检查工作中,底模表面保持高度的平整,确保构件观感效果,不同模板间的螺栓连接要求完备、拧紧,侧模高精密度定位,接缝常常使用原子灰填塞,然后抹平磨顺。严格检验和验收程序,有不满足设计要求问题必须解决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预制构件常用柴机油混合的脱模剂,深化设计时该部分必须明确涂刷流程和构件保护,通常涂刷一遍就必须经棉纱擦拭,油膜薄层要均匀。复测面砖流程需要对面砖的背面处理工艺详细说明,确保面砖质量以及缝隙要求。此外,还需要对粘结层的混凝土浇捣、保温层处理、预埋件的施工和固定、钢筋骨架入模施工、结构层的混凝土浇捣、混凝土的养护以及脱模、吊运和堆放等进行详细深化并严格控制管理施工。

2.3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比常规建筑更依赖于施工组织设计质量,其吊装等现场协调能力需要很好的掌控。现场的布置和选用机械首当其冲,构件堆放需要遵循存放受力状态和安装受力状态保持对应,不可出现构件翻身等过程受损问题。外墙构件节点、外墙连接、楼梯和

防水节点设计为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难点,深化细节,很好的指导施工。施工流水、资源投入和单元段划分等借鉴传统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经验,并结合装配式建筑特色予以改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细节

施工前确定了详细的施工工法和细部做法,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施工和高品质施工标准严格执行,确保标准化、产业化、物流化且专业化的高效率施工。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重点工作质量管控细节包括构件的预制生产加工、构件运输和现场堆放、定位钢筋并校正、安装前准备、安装连接、现浇节点并处理保护。构件在现场的堆放需要专人负责管理,不同类型构件结合特征采取不同的堆放架和支护措施。注重节点施工质量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一个特点,各项预制构件确保吊装、定位和连接工器具提前到位,施工流水畅通,保证效率是管控的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设备的参数、环境情况分析,确定现场吊装方式、起吊位置和吊装细节,注意控制预制构件重心作为起吊点,按照制作和安装状态分析结构确定加固措施。辅助性稳定工具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较多,根据预制构件的特点、尺寸和施工顺序严格选择。施工过程中的防护工作非常重要,可变动的围挡与可移动防护架在本项目安全保障工作中作用显著。装配构件使用了新型的插销式可变围挡工具,而后挂墙板则使用了可移动式的防护架工具。施工遵循先承重构件、后非承重构件原则,在主体梁柱现浇完成后,安装预制构件,在节点连接处预埋构件,清理后现浇保证一体性。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调节螺栓非常普遍,简单快捷的实现精度控制。

3、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监控要从质量管理体系开始严格规范,确保控制预制安装整个过程的高质量要求、零缺陷要求、快进度要求并避免浪费和污染。要从技术上、材料上、施工细节上全方位把握,严格图纸会审和技术方案的审核,统一调配和校验工器具,严格管控材料检验,通过项目部自检、参建各方互检和交接检全面高效质量保障。密切关注现场环境、温湿度等条件,进而合理组织施工时间和流水计划,吊装过程中实时观测确定吊装钢丝绳一直处于竖直状态,节点浇筑前检验接头处细节处理质量,浇捣要保证灌浆饱满。

本项目经过测算,本项目(平均用电约12.7k W•h/m2)较传统模式建筑(平均用电约17.8k W•h/m2)节约用电约28.67%,本项目(平均用水约0.47t/m2)较传统项目(平均用水约0.69t/m2)节约用水约31.25%,本项目(平均模版消耗约0.0061t/m2)较传统项目(平均模版消耗约0.0124t/m2)减少模板消耗约51.28%,本项目(平均模版消耗约0.0049t/m2)较传统项目(平均模版消耗约0.0228t/m2)减少脚手架使用约78.69%,显著降低了建筑废弃物及其他污染物产生和排出。电力节约主要体现在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动棒、现场焊接过程中电焊机械、运输塔吊等使用方面,室内外照明也有明显节约。水资源节约主要体现在现场对模板用水、人员用水、材料用水和其他物资需水均非常少。项目应用的新型围挡体系减少了脚手架需求量,减少了施工时间消耗,同时更有力的保证了现场安全。由于湿作业工作量较少,产生垃圾的源头很少,现场采取了多项文明施工措施,抑制了废水、废弃物等产生。

4、结语:

总之,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相关配件、配套装饰以及电气和机械设备,都需在工厂内进行,在工件预制加工之前,需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做好各项设计工作,并且选用有效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质量监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仇广金.浅谈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意义及主要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5).

[2]储竹龙.浅议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4,05.

[3]王奎山.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装配住宅施工技术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3).

论文作者:蔡兴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研究论文_蔡兴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