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贸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分析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框架论文,外贸论文,战略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内外贸一体化的现实背景
(一)宏观环境分析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市场体系必须具有统一性和开放性。市场体系的统一性是指各类市场在国内地域间是一 个整体,不应存在行政分割与封闭状态。市场体系的开放性是指市场体系不仅要对国内 开放,而且要对国外开放,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尽可能全面有效的 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并按照国际市场的价格信号配置资源,决定资本的流向,以达到 更合理的配置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的目的。
2.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共体的建立和逐渐 扩大以及欧元的诞生,使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越国界的限制。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和全球经 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经济全球 化的核心是市场的全球化,各国企业可以在全球的范围自由的配置资源。在全球范围的 大市场下,企业结合自身的核心能力和市场的力量,通过专业化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经 营。
(二)微观环境分析
从微观环境来看,主要体现流通企业对内外贸一体化的期待。加入WTO,使国内流通企 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是因为,第一,外资企业在自身条件上占有优势,相比于国 内企业,外资流通企业拥有庞大的资本、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高素质的人才 等优势。第二,外资企业在经营范围上占有优势,他们可以享受经营内贸和外贸两个领 域的优惠条件,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内外贸分立的体制,这种体制导致一方面内贸 企业实行单一的国内购销业务,无法掌握国际市场信息,也难以与逐渐涌入国内市场的 外资商业企业抗衡;另一方面,外贸公司一无实业依托,二无内销网络,经营十分艰难 。为了应对竞争的需要,贸易公司迫切需要内外贸进行统一。内外贸一体化以后,企业 的经营活动和经营范围不再人为地被局限在内贸或外贸,而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自由 地开展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贸易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真正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通过合理的竞争实现适者生存,从而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且借助 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最佳配置,争取最大贸易利润。所以, 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为摆脱困境,流通企业迫切需要内外贸一体化。
二、内外贸一体化的理论背景
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 的要求,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这是首次将内外贸一体化作为国策提出来。
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初,原内贸系统和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流通业研究 的专家学者就提出了内外贸一体化这一命题。此后的十几年间,理论界围绕内外贸一体 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观点:(1)从内外贸一体化的产生背景出 发,一部分学者认为内外贸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流通企业为了适应竞争环 境的要求(万典武、杨德颖、余厚康,1998;余厚康,1999);另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内 外贸一体化可以形成规模经济,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资源等( 王莉,2003;陈朝晖,2004);(2)从内外贸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出发,认为管理部门应该 首先一体化,即内贸部和外贸部分割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万典武、杨德颖、 余厚康,1998;张世尧,1999)。理论上的探讨最终促使2003年商务部的组建,从而预 示了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正式开始;(3)从内外贸一体化的实现出发,一些学者对内外 贸一体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李向群认为内外贸行政管理改 革和流通企业战略定位是内外贸一体化实施的具体措施;沈丹阳、李永江认为流通管理 创新、法制建设、流通组织变革、发挥同业商会组织作用等是内外贸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郭冬乐认为,日本综合商社、西方工业型跨国公司和从本土经营到国际化经营的连锁 零售企业集团等三种内外贸一体化流通组织形式各具特色,中国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组 建内外贸一体化流通组织;陈朝晖认为内外贸一体化必须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理论界和实务界目前已经就内外贸一体化这一战 略达成了共识,但是如何实施这一战略却没有达成共识,各自提出的对策或路径各有侧 重,且没有阐明各个对策或路径究竟怎样影响了战略的实施。
鉴于此,本文将运用微观分析方法来阐明内外贸一体化这一宏观问题,即以战略地图 、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内外贸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分析框架,分析实现这一战略的 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内外贸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个动态管理思路。
三、内外贸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分析框架
众所周知,战略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左右的。内外贸一体化 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当事人观念上的转变,而且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支持。内外贸一 体化战略的提出,反映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要求(参见第一部分)。本文在战略目标 描述的基础上,将内外贸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分为三个层面,即:组织创新、动力机制和 保障体系,确定了各个层面的战略目标,并试图勾画各战略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图 1所示。
(一)内外贸一体化战略目标
内外贸一体化是一个战略,其本身要有一定的战略目标,即一体化最终应该达到什么 样的程度。这里将内外贸一体化的目标分为两大类: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1.近期目标。近期内,内外贸一体化将从根本上减低交易费用,促使流通企业形成规 模经济。
(1)节约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市场的交易,要经过收集信息、谈判 榷商、签订合同等环节。这些环节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同样,每一交易纳入交易内 部时,通过企业内的组织、协调、管理也要付出一定费用。内外贸一体化可以促使内部 交易费用的降低,具体途径如下:第一,减少交易环节,如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 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进口商品,要委托外贸公司代理进口;一些未放开经营的产品的出 口,也要内贸公司先收购再售给外贸公司。内外贸一体化后,这些环节都可以省去,从 而减少交易费用。第二,增加购销数量,一体化后,企业不仅要满足国内市场,还要满 足国际市场,购销数量因而增加。购销数量的增加,减少了购销的次数和参与的人数, 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
(2)形成规模经济。我国的内外贸公司经营规模普遍较小,闻名全国的上海第一百货商 店的营业面积,只是坐落在浦东的上海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营业面积的五分之一。我 国最大进出口公司年营业额仅为150亿美元,不到日本九大综合商社平均营业额的十分 之一。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可通过现有内外贸公司的国际、国内市场的延伸,内外贸公 司的联合,获取由于产供销范围扩大及内部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益,从而形成规模经济 效益。
2.远期目标。从远期看,内外贸一体化对实现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做出贡 献;而适度外贸依存度的确立,更应该是内外贸一体化长期需要关注的目标。
(1)形成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这种格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它是一 个长期的过程,内外贸一体化通过国内外市场的统一,通过促使流通企业的做大做强, 将最终帮助实现这种格局。
(2)调整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既可反映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又可用于衡量一个国 家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然而,该指标并不是越高越好。实际中,该指标的提 高,一方面反映了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在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对国际 市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受世界经济影响的风险也在加大。
目前来看,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达到40%,为了促使我国经济在平衡中寻求发展,要 求我们确定一个适度的外贸依存度,所谓“适度”,就是在充分利用对外贸易带动经济 发展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的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贸易结构最优惠、贸易主体合 理化等。
内外贸一体化是优化外贸依存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第一,内外贸一体 化可以从全球视角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定位,放弃以前只是单方面利用国外或国内 资源的出口政策或进口政策,把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 ,形成良性互动的整体;第二可以帮助形成资源安全贸易体系,其核心就是充分利用国 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保障我国获得发展所必需的一定数量和质 量的资源,不断改善我国资源供给的态势,使得我国在国际资源市场上逐步取得有利地 位;第三,商务部可以规范出口管理制度,即在保持现有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发 新的出口市场,避免市场集中的风险。
(二)组织形式创新
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来看,内外贸一体化的流通组织形式或企业经营形式主 要有三种:日本综合商社、大型跨国公司、从本土经营到国际化经营的连锁零售企业集 团。我们可以借鉴这几种方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流通组织形式。
1.组建综合商社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成长于二次大战后的日本综合商社,是以贸易为主导,集贸易 、金融、产业、信息、综合组织与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商贸集团,实行内外贸和国 内外市场一体化经营,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也可以发展一批以贸易为主业、兼具多种功能的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的 综合商社或综合贸易公司,使之成为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重要主体。但是近几年来,我 国进行的组建综合商社的试点企业大多不很成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难将内 、外贸有机地融合起来。从国际经验来看,综合商社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国内贸易这一赖 以发展的基础。由于长期内外贸分割的体制局限,使在专业外贸公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综合商社还未建成较为完整的网络,国内贸易业务十分薄弱。专业外贸公司不能有效地 控制货源,致使出口货源得不到保障,出口规模受到制约,加上国内贸易秩序混乱,出 口货源的收购成本增大,出口环节太多,从而效益下降。
所以,根据日本综合商社的经验,我国应采用企业集团作为综合商社这种经济组织的 载体进行运作。具体操作上,可以选用以贸易型企业为基础,联合生产型企业和金融型 企业,完善其产业功能和金融功能,逐步发展具有基本功能的综合商社。
2.实行跨国公司战略
从大多数跨国公司从国内走向世界的轨迹来看,其市场开拓的顺序是:本地市场—地 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市场—全球市场。跨国公司通过出口和国外生产两种方式进行 国际化经营。制造商设立出口部或国际部,向外国的中间商出口其产品,或与国外的零 售商甚至与用户直接挂钩。内贸与外贸、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在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 动中实现了有机的结合。
我国实行跨国公司战略应该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加快发展一批以工业为龙 头,工贸结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这样既可增强其国内市场 占有率的同时,又可实行跨国经营。
3.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国际零售集团“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频频在中国亮相已经引起了大家 的关注。它们向人们昭示:凭借强大的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方式,超大型的流通企业可 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广阔领域,起到引领生产、调整结构、配置资源、促进消费、抵御风 险的作用。在它们看来,市场已没有国界的障碍,内外贸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产生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型流通企业,全国共有9 8家流通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商业和物资流通企业超过20个。尽 管如此,我们国家的流通业还是比较落后的,流通企业规模比较小,实力也不强。其主 要原因在于:我国流通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长期脱离国际市场,使流通企业特别是零 售企业自身滋长了满足国内市场经营的惰性及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性。相当一部分零售企 业对零售业的国际化经营认识不足,特别是受体制的制约,缺乏发展开放型、国际化零 售企业的积极性。
所以,走出国门与国际零售业竞争将是我国零售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其自身 的一些问题,我们建议在融入国际大市场时,应考虑如下问题:(1)商务部应该设立统 一的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跨国零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对跨国经营进行管理;(2) 进入方式应以合资为主,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达到投入产出最大化,而且可以 获得合资方的管理经验、营销技能等无形资源;(3)区位选择上,应该首先选择有市场 潜力并且与我国政治经济关系稳定的发展中国家,待时机成熟后,再转向发达国家。
通过上述方面的努力,争取用5~8年的时间,形成一批以综合商社(综合贸易公司)、 工业型跨国公司和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集团为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主体,以众多中小企业 为辅助的格局,基本实现我国流通组织形式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三)动力机制
制度变迁理论可以解释组织形式变革的动力机制。制度变迁可以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 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 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 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根据这一原理,组织形式创新可以采用“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中间扩散型”三种方式。
1.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型”。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是改革的倡 导者和组织者,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内外贸一体化 组织创新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可能会采用强制性方式。
2.企业驱动——“自下而上型”。企业驱动是指外贸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 或兼并,组成贸易企业集团,以达到增强实力,扩大经营规模的目的。
3.政府与企业合力——“中间扩散型”。这种方式是指在进行组织形式变革时,既要 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又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它有别于政府推动型和企业驱动型, 所以可称之为“中间扩散型”。
不管属于哪种方式,组织形式变革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外部扩张性做法,即实力较 强的企业之间进行联合。通常由某一实力较强的主体企业为核心层发起组建。另一种是 内部扩张性做法,通过收购、兼并方式达到强弱联合。我们认为,我国外贸企业的组建 最适合的方式是采用企业的外部性扩张,即合并方式。这是因为,在改革前,我国企业 没有投资自主权,靠企业自身扩张建立企业集团的可能性很小,尽管改革后企业有了一 定的投资自主权,但是,由于我国外贸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企业留利又很有限。因而 ,依靠自有资金通过投资或购买股票等方式来扩大企业规模,组建企业集团的力量是相 当薄弱的,至少在近几年内还存在着很大困难。
(四)保障体系
动力机制的运行需要一系列保障措施,本文根据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存在的问题、面临 的现实背景,归纳了以下几个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首先,商务部的组建标志着被长期割裂的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将加快统一的步伐,可 以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商务部在国民经济的宏 观管理中承担重要职责,其具体职能是拟定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方 针政策,拟定规范市场运行和流通秩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健 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宏观指导全国利用外商投资工作,组织开展国 际经济合作和对外援助,负责组织和协调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 平贸易相关的工作,组织产业损害调查,负责处理多双边经贸事务,承担中国与世界贸 易组织相关的事务等。
但是,目前商务部在机构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主管内贸工作的只有“三司 ”,即:市场体系建设司、商业改革发展司、市场运行调节司,而其他将近20个司局都 围绕外贸开展工作。这样可能会导致人为地忽视内贸、偏重外贸的现象。
鉴于此,我们为商务部机构设置制定两大目标:第一,远期目标,实现内贸、外贸、 工商管理、物价、质量监督等合并。在管理方式上,可选择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与中央 垂直领导两种形式并存。第二,近期目标,商务部尽快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综 合司局要内外贸一起抓,将内贸变为外贸的基础、外贸变为内贸的延伸。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要求机构设置必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合理性、灵活性外,很多机构尚需在运转 中慢慢磨合调整,逐步地真正形成内外贸一体化。
其次,内外贸一体化离不开同业商协会的帮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同业商在行业 协调、应对国外贸易限制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拥有独特的作用。为此,应该按照市场化原 则,来规范和发展流通领域的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使之真正成为全体会员利 益和行业利益的代表,发挥它们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价格协调、资质认定、专 业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流通业行业自律和经营规范。
2.法律保障
内外贸一体化战略的有效实施还存在着法律缺位,特别在流通市场,现实中出现的许 多问题需要用新的法律和法规进行规范。比较典型的问题包括:(1)超市和大卖场快速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向供应商收费过多过滥、任意拖欠 货款、价格竞争过度等不规范问题;(2)商业网络大店规模问题。据统计,国家一共批 准设立了40多家外资流通企业,但在中国跑马圈地的外资企业已经超过了300家;(3)零 售企业国际化缺乏法律保证,为了应对国际竞争,扩大国际知名度,零售企业即将融入 国际大市场,管理不当可能会引起竞争无序、投资失败等问题。
因此目前我国市场的整治和规范急需要法律的力量,应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商 业大店法》加紧修改1993年12月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考虑制定《零售企业对外 经营法》,对国际化经营的零售企业提供制度保障。简而言之,商务部的主要精力应放 在制定法规、监管市场上,制定统一的法律政策,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造就公平的 市场竞争环境。
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流通管理体制不顺的情况下,要想加强立法的力度和有效实施 ,只有两种解决的途径:一是国家商务主管部门在立法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使立 法更具可操作性;二是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在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时进一步加强与其他 部门的配合与协商,努力做好流通管理工作。
3.人才保障
随着内外贸一体化,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经营业务比原来将更为复杂。把握市场 和消费的走势难度加大,从而对经营管理的水平要求更高,这就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缺乏贸易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如熟悉贸易的研究人员、企业 家、金融家、会计师、审计师、律师和市场营销人才等,为了能有效地适应一体化后的 各项变化,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念和人才标准,坚持市场导向、业绩导向和能力导向, 加快培养大批既懂内贸又懂外贸、更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优 化企业的人才结构,促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提高。
4.IT系统保障
内外贸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关系到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 发展前景,需要不同部门的沟通与帮助。
对于企业而言,IT资本是新经济时代价值创造的源泉。它包括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网 络在内的信息资本,使企业可以享用丰富的信息和知识。工业性企业常用的信息系统包 括:(1)交易型的CAD/CAM和产品开发渠道管理系统;(2)分析型的知识管理系统(KMS), 在产品设计者之间分享最佳实践信息;(3)变革型的交互系统,允许客户直接设计其产 品等等。同时,在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下,我国流通业在进入90年代后,出现了一些涉 及信息化的流通方式(如“电子购物”、“网上商场”),这些新兴的流通方式影响着我 们的生活,支持这些流通方式的信息系统包括BPR、GIS、ERP等技术。
对于政府管理来说,由于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采用何种方 式进行沟通将关系到管理效率的高低。而传统的方式,如集中开会费时、费力,电话会 议可能会出现信息传递失误现象。电子政务(如网上会议、视频会议),可以大大缩短沟 通时间,并以最快速度传递最新消息。
5.资金保障
所有这些措施或对策最终都会归结到一个问题上,即资金保障。资金是一切行动的基 础,没有资金支持,所有行动都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每年要针对内外贸一体化安排 预算。在安排预算时,要注意到每个层面的每个措施对于内外贸一体化这一战略的实施 都是必要的。这些措施或路径应该被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偏废都可 能导致战略的失败。例如,注重对IT系统的投资而忽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可能造成高 素质人才的流失;而注重人力资源的投资、忽视对IT的投资,可能会导致信息获得落后 ,业务处理缓慢,从而影响战略的实施。
四、确定分析框架各层面的因果关系
图1为我们设计了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战略目标、组织创新、动力 机制和保障体系四个层面,各个层面又有其不同的奋斗目标(13个子目标)。这些目标之 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一定的关联。
一个由多目标组成的框架体系应被视为一个做单一决策的工具,即分析者要用一个具 有因果关系的目标体系来阐述和传达它的战略。图1中,内外贸一体化的短期目标和长 期目标应该是我们要追求的结果,其他三个方面的目标是取得这种结果的动因。举例说 明,如果目前把实现规模经济作为内外贸一体化的战略目标,那么组建大型跨国公司将 对规模经济有极大的影响。但跨国公司如何组建呢?是通过外部联合还是内部合并呢?分 析表明,在当前刚刚实行内外贸一体化战略初期,政府推动将对企业进行外部扩张有很 大作用。政府推动不仅要依赖于商务部机构设置的变化,而且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所 以将这两项内容纳入保障体系中。而上述各层面成立的一个前提是,各层面具备了内外 贸一体化的理念或观念。通过上述分析,图1的四个层面就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因果关系 链,如图2所示。相应地,其他各战略目标的实施也存在同样的因果关系链。
五、问题拓展——内外贸一体化战略的未来研究重点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为实现自己的使命,在对企业外部环 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所制定的整体行动规划,包括对企业的主要目标、重大 经营方针、策略和实施步骤做出的长远的、系统的、全局的谋划。具体来说,就是:企 业制定任务,根据企业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 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和决策,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 行控制,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有明显差距时进行修正的动态的管理 过程。一个完整的企业战略管理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战略调整四个阶 段(西方管理学者对战略管理流程有不同的划分,如拜亚斯划分为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 两个阶段;格里·罗宾斯划分为战略分析、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和评价战略结果四个阶 段;弗雷德R.戴维划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三个阶段。这里采用了较为通 用的战略管理流程划分方法)。同样,内外贸一体化战略管理也要经历这四个阶段(如图 3所示)。
通过图3,我们希望获得关于内外贸一体化研究的现状及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图3为 我们传递了这样几个信息。
(一)对战略制定的研究存在盲点
战略制定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1)确定任务,目前贸易领域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内贸 、外贸问题,由此衍生了内外贸一体化这一总体战略目标;(2)确定各个层面战略目标 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图1箭头所示);(3)确定战略指标,战略目标制定以后,接下来的工 作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通过什么方式,以什么渠道达到目标,这就需要设计实施战略 目标的战略指标,例如人才保障目标,发现影响这一战略目标的是员工满意情况、员工 福利情况等,据此可以设计出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等作为战略指标;(4)确定目标 值,就是确定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根据对有关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对内外贸一体化战略制定的研究只进行到了第二步 ,即确定了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这一战略目标,而对怎样衡量目标的实现,要达到什么样 的标准,却根本无人涉足。
(二)对战略实施的研究较为重视
就我们收集的资料看,大部分文章是围绕内外贸一体化战略实施的主题而展开的,学 者们从不同的侧面给出了不同的措施和对策。
(三)战略评价和战略修正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流程包括四个部分,内外贸一体化的研究仅仅部分完成了战略制 定和战略实施这两项工作。事实上,战略评价更能反映战略实施的结果,换言之,内外 贸一体化最终结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合格,只有战略评价 才能给出答案;而战略修正则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它将对内外贸一体化这一战略可行 与否做出客观的判断。
执笔人:孙薇、徐旭
标签:战略实施论文; 一体化战略论文; 战略管理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组织保障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