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 山东青岛 26603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虫媒感染性疾病,据相关调查研究,本病好发于 5~10 月份,在山区、丘陵等地带的农村多发,多急性起病,近几年我国多个省份发现 SFTS 疫情 [1-3],而且多个省份报告了聚集性疫情[4-6],其中有共同暴露,也有经接触重症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感染。
1临床特点
1.1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高达40℃ 以上,伴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不同程度的出血等,少部分病例有时会伴有消化、神经、精神系统的症状。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脉缓。病情危重者可出现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和肺出血等,有时会有意识障碍,可因呼吸衰竭、休克或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1.2传播途径尚不确定,部分病例有明确的蜱叮咬史,为人兽共患病,已发现人传人的病例,急性期患者血液有传染性,且传染性强。
1.3实验室检查:血清RT⁃PCR SFTSV核酸检测阳性,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严重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急剧减少,重症患者可有间质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肝肾功能异常,尿常规可见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心肌酶谱可出现不同程度异常。
2护理措施
2.1消毒隔离与防护
一方面严格执行虫媒隔离和血液体液隔离,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另一方面对免疫力低下者采取保护性隔离,避免患者继发感染。严密消毒隔离是控制本病传播的重中之重,既要对健康人群做好严密的防护,也要对医务工作者实施个人防护,接触病人及其血液、体液之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家属及陪护人员的自身防护按照医务人员的隔离要求做好,培训保洁人员相关知识,使其掌握各种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做好病房内环境及用物的消毒。病房定时通风,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品,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密封,由专人运送及时给予特殊的处理。
2.2心理护理
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加之住院后因为隔离措施和严格的探视制度,病人及家属难以接受,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因此护士应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向他们讲解蜱虫和蜱传播疾病的基本知识,让他们明白SFTS是完全可以治疗的,也是可以预防的,消除其焦虑和恐惧心理,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该病进展迅速,可并发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重症患者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主动巡视病房与患者沟通,听取患者的主诉,以便为医生及早诊断提供必要的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发热时的护理
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新鲜,皮肤清洁干燥,并及时松解患者衣被,每4h测量体温1次,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和面色变化,如发现异常立刻报告医生,给予温水擦浴或物理降温,因为患者伴血小板低下,有出血倾向,所以不宜用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加重出血,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患者大量出汗时,及时更换衣物,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同时及时补充水、电解质,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2.5皮肤护理
蜱虫叮咬部位常出现红斑、皮疹或瘀斑等,很容易因患者高热出汗而致汗液浸渍,因皮肤抵抗力低下而诱发炎症,导致蜱虫叮咬部位或躯体受压部位发生破溃感染或产生压疮。因此要重视皮肤护理,患者的衣裤、床单、被套选用棉质用品,嘱患者或帮助患者经常用温水轻轻擦洗皮肤,多翻身,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
2.6出血的护理
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30×109/L)者输注血小板、血浆,输注过程中注意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注意观察病人有无牙龈出血及消化系统症状,观察有无腹痛不适,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或瘀斑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持口腔、鼻腔清洁湿润,不用力擤鼻涕、咳嗽和打喷嚏,严禁挖耳鼻;加强巡视,重点检查皮肤有无淤点、淤斑或有无增减;若消化道出血,则禁饮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及大便次数、颜色、性状,为评价出血的程度提供有力的依据。
2.7饮食护理
正确充分合理的营养是患者增强免疫力、加速康复的先决条件。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量饮水,以供机体康复需要。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必要时遵医嘱留置胃管。
2.8出院健康指导
尽量少在草地和树林长时间坐或卧,避免被蜱虫叮咬,如需进入这些地区,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穿紧口长衣长裤。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最后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7],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3小结
SFTS是我国新发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精心护理,此病治疗成功率可大大提高,因此要大力开展各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其诊治能力和水平,掌握护理方法,降低此病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而且对提高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重视心理护理与宣教,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提高就诊意识,加强专科护理和病情观察,是促进疾病恢复、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疫苗就会问世,从而可以对高危者预防接种疫苗。
参考文献:
[1]Yu XJ,Liang MF,Zhang SY,et al.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bunya virus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1,364(16):1523-1532.
[2]汪金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4):281-284.
[3]刘力,官旭华,邢学森,等.2010 年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2):168-172.
[4]陶文元,陶欣.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8 例报告[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1(1):91-92.
[5]林桂仁,杨霞,于铭.一起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4例报告[J].求医问药,2012,10(7):741.
[6]Bao CJ,Guo XL,Qi X,et al.A family cluster of infections by a newly recognized Bunya virus in eastern China,2007:further evidence of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J].Clin Infect Dis,2011,53(12):1208-121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S].2010-10-8.
论文作者:杨洁,辛若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患者论文; 综合征论文; 皮肤论文; 血小板减少论文; 防护论文; 血小板论文; 体液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