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经验谈论文_许佳程

(射洪县金华中心卫生院 四川 遂宁 629213)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其致病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治疗方式提出相关建议。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相关治疗和护理服务,其中痊愈患者占比为56%,病情得到改善和控制的患者比例为40%。此外,仍有2例患者死亡,占比为4%,其中,1例患者是由于呼吸衰弱抢救无效导致死亡的,另1例患者则是由于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导致死亡的。结论: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在临床症状上容易被掩盖乃至忽视,且在诊断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原发疾病的干扰。在确诊后给予患者个性化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肺心病;脑梗死;个性化治疗;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094-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指由于肺组织以及肺动脉血管病变引起的肺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并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属于肺动脉压力增高性质的疾病之一[1]。据相关资料显示,该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其中吸烟人群的发病率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患者的病情治疗进行临床经验的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有32例,女性有18例,患者年龄在53~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5.8)岁,病程在2-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2±1.6)年。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检测方法

本次实验将进行颅脑CT检测,对患者脑梗死病灶及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并进行原因分析。具体而言,检测结果显示有29例为单发,有21例为多发,且29例病灶位置在基底核,11例位于额顶叶;10例则位于丘脑。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将对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原因分析,包括咳嗽、胸闷、呼吸异常、头痛、发热等多个指标的观察。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中对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x)以及百分比(%)进行表示,并选取P<0.05为置信区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相关治疗和护理服务,其中痊愈患者28人,占比为56%,病情得到改善和控制的患者有20人,占例为40%。此外,仍有2例患者死亡,占比为4%,其中,1例患者是由于呼吸衰弱抢救无效导致死亡的,另1例患者则是由于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导致死亡的。

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的发生上我们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肺心病的发病率也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肺心病属于呼吸类顽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维护,在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上,治疗方式仍在进一步的探究中。

从发病机制上看,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逐步弱化,特别是老年群体,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性疾病,进而扩大了慢性肺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人群范围。据相关资料显示,超过70%的脑梗死患者均伴有慢性肺心病,而小脑动脉硬化则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对患者的脑部功能造成的伤害不言而喻。与此同时,慢性肺心病患者多由于气道阻塞,引起代偿性红细胞数量在短期内上升,此时,患者体内的血液粘度也随着增长。除此之外,肺心病具有发病快、急的特点,结合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弱,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问题,特别是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较高。慢性肺心病患者多需要卧床休息,因此血液循环较慢,有可能导致血栓。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其病症表现不明显,缺乏特殊性,因此加大了误诊的可能性,甚至会延误治疗,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上述情况,在治疗过程中需关注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差异给予个性化治疗方案的确定。此外,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和心肺功能,特别是针对急性患者的水肿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慢性肺心病的发病原因多是有慢性阻塞性疾病、支气管炎等引起的[3],积极地进行预防管理,加强治疗的严谨性,保持患者机体的酸碱平衡,改善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在本次实验中,部分患者出现了不同情况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闷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也较低,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的解释,强化治疗的有效性。主治医师需要根据患者各项检查数据的结果,包括CT检查和MRI等多种资料对患者进行病情程度的确认,并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预防、治疗的方案,为患者的生命健康负责。此外,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运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与此同时,加强日常作息、饮食的调整,对病情的康复具有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在临床症状上无明显特征,且在诊断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原发疾病的干扰。在确诊后给予患者个性化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伍彩虹,代艳伟.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脑梗死误诊一例临床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2(15):164-168.

[2]吴粤,曾红科.慢性肺心病发作期并发脑梗死16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09,7(10):251-253.

[3]宋郁喜,余素琴.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2,6(18):332-336.

论文作者:许佳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经验谈论文_许佳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