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李保卫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李保卫

河南华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林州 456550

摘要:无损检验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对提高工程检测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结构,所适应的检测技术也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检验技术。本文对无损检验进行了概述,并重点分析了其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检测;应用

1 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及作用

1.1 特点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无损检测技术一直处于不断研究与发展过程中,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很好的适应了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指标要求。与传统的检测技术相比,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无结构损坏的检测技术,可以在不损坏建筑工程的结构、性能的情况下完成检验检测任务。在建筑工程现场,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材料的出入库检验和焊接质量检验。钢结构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就要负责检验钢结构的焊缝,评定焊缝质量,确保结构的安全。

1.2 作用

无损检测技术是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稳定与质量安全的技术手段,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离不开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检测应用中,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应用建筑结构中材料的电、光、热等效能所发生的异常反应,工程结构的异常状态进行判断,评定各种参数的危害程度,合理推算建筑工程质量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担任着主体责任,为建筑工程质量判断提供信息依据,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成功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红外线成像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主要应用于建筑物质量检测、防水质量检测、混凝土内部损坏情况检测、装饰面层质量检测中。

2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2.1 超声波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其能够穿透实心物体,对物体的内部结构及情况进行检测,因此,超声波检测是常用的无损检测方式。超声波无损检测主要是针对建筑材料内部是否存在缺陷问题,其相较于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的灵敏性以及准确性更高,且对于检测人员的伤害更小。超声波检测的核心部件为具有高频振荡的高压电晶体,高压电晶体会通过压电效应产生机械振动,而高频电振动的频率决定超声波的频率,当高频振荡产生的声波频率大于两万赫兹时就形成超声波,超声波的强大穿透力可以实现对如混凝土、钢材等建筑材料的内部结构检测,并对建筑材料本身不产生损害。

2.2 红外线成像技术的应用

红外线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对建筑材料内部结构性质变化的检测。红外摄像电子能够对建筑混凝土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进行摄取,通过对摄取信号的处理能够将混凝土的温度场绘制成像,进而实现混凝土内部情况的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红外线成像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主要应用于建筑物质量检测、防水质量检测、混凝土内部损坏情况检测、装饰面层质量检测中。

2.3 应用冲击反射检测技术

冲击反射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内部缺陷情况进行检测,还可以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厚度进行检测,建筑工程的墙体和混凝土预应力范围的缺陷程度和厚度,也可以通过冲击反射技术检测出来。冲击反射技术目前主要被应用于建筑物材料的内部缺陷和厚度等信息的检测之中,是一种常见的较为先进的检测技术。

2.4 应用雷达波检测技术

雷达波检测技术形成于20世纪末期。利用雷达波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进行复杂的建筑工程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对混凝土等建筑结构裂缝分层情况以及粘合情况进行检测;能够对建筑物内部异常情况进行感知并发生雷达波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的转移。因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较多的被应用于地质检测、钢筋位置检测、建筑质量检测、混凝土缺陷检测等方面之中。

2.5 磁粉无损检测技术

此种技术的应用原理是磁粉的磁性,将磁粉喷洒在材料表面时,若材料存在不连续情况时,检测人员可以直观观察到磁痕,而若材料完好,则不会出现磁痕,此外,检测人员能够明确判断出存在问题的部位,并对其采取有效措施。此种方式的显现时间不长,且可以很好的判定出各个材料部分的破损程度,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件表面,或是在金属材料方面,其也有很好的应用效果,甚至不需要再应用其他材料进行辅助。

2.6 渗透性无损检测技术

此种技术近年来的应用较为广泛,在进行渗透检测时所使用的是染色颜料、荧光剂,但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将其涂抹在工件表面后,其会自动进入工件缝隙,一段时间后其会变得越来越干燥,此时相关人员可以进行清洗,然后根据工件表面的状态来评定检测结果。此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带给检测人们十分明显的直观感受,操作方便且成本不高,同时具有很好的检测准确性,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非金属表面、非疏孔性金属。

3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无损检测技术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提高

冲击波在测量工程结构的厚度时,其测量的结果和验评标准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另外操作者在用冲击波法进行检测时存在人为误差。在利用电磁波对混凝土中钢筋的安放位置进行测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多层钢筋不能达到有效的识别。检测技术的检测性能单一,对质量实施综合检测不完善。

3.2在工程评定上有一定局限性

在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时,要按照施工验收的规范、规定,无损检测方法没有相关法定程序的规定,在工程检测中还没有合法的地位。

4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应用中建议

对建筑工程的检测要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进行检测。这些方法都是对混凝土的某些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检测。一般采用两种、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检测,以物理量的变化为依据,这样可以使得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以往的检测内容比较单一,要扩展检测内容。无损检测技术除了检测建筑工程内部结构的损坏情况,还需要检测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等)的耐久性、结构的损坏程度等各个方面。要提高检测的精确度。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检测方法很多,判断他们的依据就是查看他们检测结果的优劣和是否容易实现,提高检测精度是以后工作的重点,为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开发经济适用的、精确度高的检测技术。

5 结束语

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对工程结构无损坏、简单、方便等很多优点,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广泛,可用于对建筑材料、工程结构等质量进行检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这些检测方法检测出来的客观数据,为工程构件的安全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和判断根据,改进了传统的不科学的检测方法的缺点,促进了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宇.微探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7).

[2]方剑.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05).

[3]许建华.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1).

[4]朱晓恒,高晓蓉,王黎,王泽勇,周小红,彭建平.超声探伤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0,21:112-116.

[5]张吉,师学明,陈晓玲,刘迎.超声波CT技术在混凝土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05:596-601.

论文作者:李保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  ;  ;  ;  ;  ;  ;  ;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李保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