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高校思政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恰恰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中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工作。然而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教育中发现,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增加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对的难度,对于高校管理者和各教育部门来说,如何有效掌自媒体本身的特点去做好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在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时拿出更好的应对策略和体系方案,是当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应对的一个新的挑战。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体系。
1、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培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自媒体的低门槛、易操作、开放性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碎片化、扁平化、便携式的传播特点及其传播内容多样性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各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思想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应“借力打力”,在以微信、微博开展政务教育工作,佐证部分大学生不成熟价值观。
2、大学生媒体素养偏低,易产生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笔者在针对大学媒体素养及网络意识形态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同学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敏感度不强。这与大学生群体社会阅历浅、人生经验少、心理发展不成熟、认知能力有限有一定关系,因此,媒体素养整体偏低再者,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极强,在借助自媒体主动获取相应丰富信息量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良莠不齐的文化渗透,很容易沦为自媒体信息的简单消费者,进而改变其对事物认知和判断的标准。甚至在接触了居心叵测的“意见领袖”和微信公众号的文化渗透之后,还会产生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构建“二二一”创新教育体系
3.1、打造三位一体的“两微一端”新思想文化培育体系。
三位一体的“两微一端”新思想文化培育体系
网络意识形态培养的培养,在我国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形态对国家的繁荣稳定至关重要。其培育体系涉及学科体系、培训体系、管理体系,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相当复杂,也都事关每一位高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近年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意识形态不断得到深化和改革,在学科体系上以微信端为载体,通过“学习十九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之声.两会专题”专栏、微官网方式,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宣传教育,官方微信后台分析显示,以音频、视频、H5及投票方式的学科体系更有效带动校内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上唱响“十九大”主旋律,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培训、管理方式上,高校逐步完善并巩固体系,多次出台培训体系、相关意识形态政策体系,加大官方微信、微博及校园网对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以该校日前官方微信关注粉丝17000余人次,微博14000人次评估,自媒体环境下构建学科体系、培训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三位一体意识形态教育培育体系对该校大学生11000人次的动态教育种能起到全覆盖的教育效果。
3.2、形成网络舆论引导与意识形态应对的“双争”保障体系
从调研报告中有关西方文化渗透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发现几乎一半被调研的大学生仍然对西方节日和文化随波逐流。为实现网络舆论引导的常态化,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在网络意识形态种牢牢掌握主阵地,主战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需构建网络舆论引导的长效机制,健全网络舆论引导的机制体系,应对意识形态工作展开“双争”评估体系,争夺意识形态的夺话语权和主导权!
(1)、建立以组织协调、舆情监控、日常引导的预防应对体系,争夺校园网网络舆论萌发的各个结构点,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多维度的体系建设,从顶层设计、组织领导、技术监测等方式确保各项预防措施,从制度保障、党委会相关会议及校内各项讲座培训中层层落实,争夺全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2)、成立意识形态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在危机预警、突发事件即应急处理和保障措施的相关处理措施按意识形态突发事件预案逐步开展,多部门联动的大舆情格局体系,争夺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3.3、构建网络大V正面意见领袖体系,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
组建一直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培育网络舆论引导主体,配备兼职学生骨干、勤工补助费用及专项项目开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大V正面意见领袖体系。在学生干部和党员中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学习成绩优异、品行高尚的意见领袖,发挥其话语引领作用。
(1)、制定大学生媒体素养培养方案,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针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应制定媒体素养教育计划,开设人文素质课,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媒体素养教育。强调大学生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强化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理性发表个人意见,树立正确的网络媒体道德观和法制观。
(2)、构建网络评论队伍建设“水军”格局,加强管控。
校内学生会、新媒体中心、易班发展中心学生骨干应守好本部门新媒体账号,要充分利用好账号职权,实时清理垃圾信息。对于出现校外人员对学校校园网、贴吧、BBS、微博等公开发表负面舆论时形成“水军”格局,及时逐层上报,发挥团体“水军”力量,大V意见领袖参与正面引导,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展开针对性的评论工作,将发酵舆情降到冷却阶段。
论文作者:张文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意识形态论文; 大学生论文; 体系论文; 媒体论文; 网络论文; 高校论文; 舆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