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四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省 扬州市 225001
摘要:目前我国对于城乡规划发展来说,过分强调建设用地的开发,忽略了对非建设用地的规划,其中这样的弊端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本文中将重点分析城乡发展中对非建设用地的规划,从而促使城乡一体化合理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城乡非建设用地 城乡一体化 规划框架
引言:对于城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而言,它们虽然是独立的个体,但却因为性质的关系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对于非建设用地的规划可谓是目前最重要的决策。早在二十世纪末,国家就把非建设用地规划作为重点。很多一线城市更是对非建设用地作出了深入性的探究。虽然我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于非建设用地的规划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接下来将把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非建设用地面临的问题做出分析,重点找出规划非建设用地的方法。
一、城乡非建设用地现状
(一)谈到土地它是及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属性于一体的资源。但在目前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土地中的经济属性得到无限的放大,其他属性往往不被重视。据真实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速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中一方面是因为某些地方政府将行政用地逐渐变为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一些城乡边缘地区,出现了强制将非建设用地变为建设用地情况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目前我国非建设用地面临的困境。
(二)对于整个区域的安全来说,非建设用地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比如非建设用地可以连接整个地区的山与水;还可以使河流得到维护等。在城乡发展中,非建设用地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中很大方面就是因为人们对土地中自然属性的不重视。 在被利益冲昏头的当今社会,对于很多非建设用地已经在规划中的地区,也不断被建设用地占领,可想而知,生态环境正在遭受着怎样的破坏。更甚至有些人,把仅有的非建设用地进行无情的分割,导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再也无法恢复。
二、城乡非建设用地面临的管理困境
(一)多利益驱动下的城乡非建设用地,一方面正在遭受着像建设用地的不断转变,有关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完全抛弃的城乡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在很多农村地区,农民本身产权概念就很薄弱,以至于征收土地时费用的高低也无从比较,这就给当地政府部门有机可乘的机会。近几年来,我国大肆对农村集体的土地进行强制性的征收,私自将其变为国有,这样得到的土地,收益相当乐观;但是农民来说,政府给予的土地报酬却远远不够,于是激发了农民反抗的心里。不管是对于政府还是农民来说,想得到的不过是更多的利益而已。因此,在多利益驱使下的非建设用地,不断遭受着无情剥夺与侵占,长此以往,就造成了非建设用地无法得到保护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早期,我国就对规划建设活动制定了一部《城乡规划法》,其主要的管理内容就是对准备规划区域进行管制与约束,尽管如此制度的出台,但是对于非建设用地来说,其范围内还是没有做到很好的管理,更严重的说没有法律的支撑。甚至在一些偏远地区,非建设用地都是都过不正当的方法划分的,对于如何执行,大家也没有明确的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规划非建设用地来说,因为过程时间长、见效慢,所以往往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忽视。在已有的规划制度中,虽然有对非建设用地规划内容,但往往都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具体的明细。对于农村中很多不在规划中的非建设用地来说,因为涉及范围广泛,又没有明确的制度,因此很容易造成管理混乱、主权不分的局面。对于不同类型的非建设用地来说,有关管理部门也只是顾及本身需求,最终将导致规划统筹难以实现。
三、规划城乡非建设用地方法概述
(一)垂直分析法下的非建设用地规划:对于城乡非建设用地难以规划的困境,英国著名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了一套,基于生态环境限制的规划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以地区特殊生态环境为核心,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人类从古至今发展以及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科学的环境知识作为基础,概括的分析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转却划定出环境中不适合发展的敏感地带。这种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千层饼”式的规划方法,因其技术中包含了对土壤、地形、水质、植物等可靠分析,固也可以称之为垂直分析法。利用这种方法,在规划非建设用地时,就能及时找出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对于后期非建设规划工作扫去了环境因素障碍,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更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情景分析法下的非建设用地规划:对于非建设用地的规划,开发者往往对后续进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难以控制,而这时就需要通过对后续可能出现的场景进行分析,通过系统、完善的方法使开发者在面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元素与复杂问题时,还能够有明确的思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以有知看未知。上面文章已经提到了垂直分析法,这里我们可以称之为情景分析法,而这两种方法是完全可以共同应用的。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垂直分析法对地区中生态环境性质进行分析,随后利用情景分析法来判断出规划中可能会遇到不确定因素。与传统上的规划来说,利用情景规划更能让规划发展变得民主、科学。情景分析法的出现对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判断,不仅如此,情景分析法还是对目标以及问题导向性规划的总和。总之,情景分析法的出现,将未来非建设用地规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假设,进而提出解决方案,对后期非建设用地规划的工作提供保障,更是避免了对出现棘手问题时的束手无策。
结论
城市的发展中就是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结合的集体,之前的建设用地规划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那么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就是把非建设用地的规划放在首要位置,当然规划过程中,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出发点。针对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中,重点发展非建设用地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急切需求。那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如何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非建设用地的规划体制与管理制度,是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磊,来臣军,卢恩平.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土地利用效益评价[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2):186-190.
[2]顾永涛,姜鹏,秦静,刘长辉,周君. 阆中——打造“中国最美城市”[J]. 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5):7-8.
[3]罗宇,李永树,杨骏. 基于四层结构的城乡用地规划系统耦合机制研究[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3,(07):32-35
[4]顾汉龙.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化机理、创新模式及其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5]黄晨.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3.
[6]孟俊红.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物权法建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
[7]肖华斌,袁奇峰,宋凤.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城乡非建设用地规划[J]. 城市问题,2012,(02):26-29. [2017-09-26].
[8]马永坤.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
论文作者:陈春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建设用地论文; 城乡论文; 分析法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地区论文; 情景论文; 土地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