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改造技术研究论文_张志高

河源市鸿粤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公路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性设施,在交通运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施工建设质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大众生活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某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研究“白加黑”路面施工关键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对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路面;施工工艺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的种类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水泥混凝土路面属于道路施工中重要的类型,具有施工技术简单、使用寿命长、强度高等优势。但也存在行车舒适性差、行车噪音大和养护不便等问题,且随着道路交通量和汽车载重量的急剧增加及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早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因而迫切需要对原有混凝土路面进行大修和改造。

1 工程概况

某旧水泥混凝土公路为双向4车道,宽17m,设计车速为60km/h,全长9.2km,使用年限已接近12年。原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钻芯取样进行路面结构调查,原路面结构见表1。

由表2与图1可见,该路段的路面状况较差,但断板率较低,板块整体性良好。根据板角弯沉检测及传荷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路段平均传荷系数全部在80%以下,评价等级全部在中及以下,重车作用下会出现严重跳动,需通过板底注浆进行固定。针对该路段的病害特征,拟采用高聚物注浆补强加固路面结构强度,通过在水泥路面的缩缝处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防治反射裂缝,最终加罩4cm厚AC-13+5cm厚AC-20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加铺层设计方案。以下将对旧水泥混凝土面维修处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及沥青加铺层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2 旧路面处治关键技术分析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应力吸收层及沥青加铺层的下卧层,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改造后路面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因此必须根据旧路面检测评价结果,确定合理的维修方案,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2.1 处治方案的确定

旧水泥路面维修处理方案。

(1)对于严重破损的板块,将板块全部翻挖,若基层存在破损,则一并挖除,考虑工作面不同压路机对压实质量的影响,如基层连续挖除3板块以上(含3块)的用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恢复,同时纵向交接处反挖30cm横向交接处反挖100cm用C15素混凝土回补,旧基层挖除少的则用C15素混凝土恢复。养生结束后采用抗折强度为5.0mp的水泥混凝土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板块。

(2)对于基本完好的板块,结合传荷系数进行板角脱空评定,并采用高聚物注浆技术处理板底脱空。

2.2 注浆加固施工工艺关键技术分析

旧水泥混凝土注浆加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3)注浆深度。由于该路段路基压实质量较差,路基下沉地方较多,因此注浆孔的深度应达到石渣垫层底部,以便对开裂的垫层、路基及各结构层之间脱空处进行加固补强。

3 SBS改性沥青粘结层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1)下卧层处理与检查。在喷洒SBS改性沥青粘结层之前必须保证下卧层的清洁与干燥,同时对破损处进行修补。为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间的结合,对水泥路面进行铣刨,铣刨深度5-10mm为宜。水泥路面板块间的纵横缩缝必须清理重新灌缝后,跨缝铺设1m宽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并固定;若下卧层灰尘较多将会吸收部分沥青,导致胶结料用量不足,降低碎石与下卧层的粘结强度。

(2)下卧层存在破损或坑槽将导致上面层摊铺碾压厚度存在差异,影响路面平整度。

(3)SBS改性沥青粘结层的洒铺。沥青与碎石的洒(撒)铺量、碎石规格是影响施工效果的关键。沥青洒铺量过大将导致材料浪费,同时会导致碾压过程中碎石粘附在压路机钢轮上,影响碾压效果;用量过少或碎石撒铺量过大则影响粘结效果,同时碎石撒铺量过小,SBS改性沥青粘结层容易被施工车辆粘带走。本工程采用专用的沥青碎石洒布车施工,碎石为9.5~13.2mm 石灰岩,撒铺量为15±1kg/m2,沥青洒铺量为0.8-1.2kg/m2。施工前必须严格检测碎石规格,尽量选择针片状含量低、压碎值低的碎料,同时碎石要进行除尘,保证洁净。

(4)SBS改性沥青粘结层施工完毕后,不得直接开放交通,以防止车辆对其造成破坏。

(5)施工温度的控制。整个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控制SBS改性沥青加热及洒布温度。

4 沥青加铺层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沥青面层压实度、沥青路面平整度、路表弯沉代表值都能够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开放交通2年后,该路段沥青路面没有出现反射裂缝,同时车辙病害较少。说明严格控制原材量质量、板底高聚物注浆、SBS改性沥青粘结层及沥青面层施工工艺,能够有效保证罩面后路表性能及结构性能[2]。

6讨论

施工关键技术包括:采用梅花桩布孔形式,注浆深度须达到基层底部;SBS改性沥青粘结层采用9.5~13.2mm石灰岩,撒铺量为15±1kg/m2,沥青洒铺量0.8-1.2kg/m2;严格控制沥青面层混合料质量和摊铺温度及速度,并提出有效的碾压组合方案。结果表明,严格控制原材量质量、板底高聚物注浆、SBS改性沥青粘结层及沥青面层施工工艺,能够有效保证罩面后路表性能及结构性能。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白加黑”路面施工能够使行车舒适得到有效提高,能够缩短施工工期,能够提升路面服务性能,其具有众多优点,且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能够在我国路面改扩建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前景广阔,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响应国家节能排放政策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军军,高建荣.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路面工程设计与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7):230-232.

[2]丁传宝,蒋育红,姜守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技术研究与应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19(4):55-59.

论文作者:张志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改造技术研究论文_张志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