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信公司被美国联邦检察官起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达信论文,检察官论文,美国联邦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3月14日,全球第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公司被美国联邦检察官以妨碍司法的罪名起诉。得克萨斯州(安然公司所在地,总统布什的老家)休斯敦市的一个联邦大陪审团声称,在去年10月到11月早些时候的一个月中,"安达信……心照不宣地、故意地、不诚实地劝说(雇员)修改、破坏、销毁及藏匿"与审计相关的文件。这份指控称,安达信"大规模销毁了成吨的文件"。而且,妨碍司法的行为不仅发生在该公司为安然公司进行审计的休斯敦办公室,而且还延伸到了该公司的芝加哥总部,以及该公司在伦敦和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办公室。
安达信声称自己无罪,谴责美国司法部是在"滥用政府职权",并抱怨说,它还没有得到向大陪审团阐述自己立场的机会。安达信的律师告诉司法部,这一刑事诉讼相当于对这家年逾九旬、历史辉煌的公司判了"死刑"。
创始
1912年,年仅27岁的亚瑟·安德森(ArthurAndersen)被美国西北大学邀请担任会计系的系主任。翌年,他与从普华会计师行(PriceWaterhouse)出来的克拉伦斯·德莱尼(ClarenceDelaney)将伊利诺依审计公司买下,将其更名为Andersen,Delaney&Co.,在芝加哥开业。
当时,会计师的工作仅限于核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而安德森认为,这应该是会计师工作的开始。他对传统的会计制度发起了挑战,将审计纳入了公司的运营,并对手下的雇员强调要从数字下面挖掘出对公司有深层影响的东西来。
它的专业化特色及其一贯对客户采取的严格标准,为安达信赢得了公众的信任,迅速将公司树立为一家卓越的企业。1915年,安达信要求一家轮船公司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对它的一艘货轮的沉没所造成的成本进行披露。沉船事件发生在这家轮船公司的财政年度结束之后,但却是在安达信发布这家公司的审计报告之前,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证审计报告的准确性而对这种信息的披露提出要求,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早在1918年,安达信便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业务概念---管理信息咨询。同年,德莱尼退出事务所,公司随之更名为ArthurAndersen&Co.。随后,公司展开了在美国的迅速扩张。1947年安德森去世,公司差点因此而解散。幸而安德森的学生莱奥纳德·斯帕切克(LeonardSpacek)临危受命,将公司的员工重新团结在了一起。斯帕切克领导安达信一直到1963年,这期间,安达信在业界中率先步入了计算机时代,独立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商务应用软件,并为通用电气的一个厂建立了计算机化薪资管理系统,成为计算机商业化应用的先驱。
与此同时,在斯帕切克的领导下,安达信继续保持其保护公众利益的姿态,甚至宁愿牺牲本公司和其他公司的利润,也要坚持使用严格的会计标准。虽然后来斯帕切克离去了,但他的这种职业精神一直非常受人尊敬。
坠落
2001年12月2日,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突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一消息令美国人大为震惊,因为安然公司一直是美国工商界的巨擘,是美国部落中不可能倒塌的图腾之一。直到它暴露出其财务漏洞的前半年,安然在《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名单中还排名16,年收入甚至是波音的两倍。同时,安然还被《财富》评选进了100家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司
(排名31)以及全球最受欢迎的公司之一。现在回头再看,这一切都充满了讽刺意味。
人们在惊叹这桩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时,逐渐将目光聚集到了为安然的账簿提供审计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上---既然安然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功,那么作为独立审计师的安达信怎么一直没有发觉?用美国国会一位参议员的话来说,"安达信要么是腐败,要么是无能,依我看,它是两者兼有。"
紧接着,爆出了更惊人的消息:负责安然的审计事务的安达信会计师行竟然销毁掉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文件!事实上,文件和电子邮件的销毁行动发生在2001年10月23日的安达信休斯敦事务所,这个时候的安然还没有宣布破产,但已经开始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SEC怀疑安然在其资产负债表上隐藏了5亿至6亿美元的亏损。
等到11月8日,SEC发出传票索要相关的文件和电子邮件时,绝大部分文件电子文档都已经被销毁一空。1月15日,安达信对外宣布,它的休斯敦事务所的经理合伙人、负责安然公司账目的首席审计师大卫·邓肯(DavidDuncan)已被开除,同时另有三名合伙人因涉嫌参与此事而被放了大假。
今年的3月7日,一个联邦大陪审团根据安达信销毁审计安然账目的文字记录并删除电脑文件的行为妨碍司法的指控,正式起诉安达信。一周之后,司法部正式宣读了这份起诉状。
现在,三方各执一词。
在安达信方面,高层领导人一再声称自己是冤枉的,强调负责安然审计工作的仅仅是休斯敦的几名合伙人,而其他的8000人(安达信美国公司的员工总数)都是无辜的,不应该被牵扯进去。安达信美国公司全称为阿瑟·安达信有限责任合伙制企业(ArthurAndersenLimitedLiabilityPartnership)。合伙制企业通常为无限责任合伙企业,任何一个合伙人都对企业的负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即:当企业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不管这个债务是因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还是某一合伙人的过错造成的,企业的每一位合伙人都有责任用自己的财产去清偿全部债务。而在有限责任合伙制企业中,企业以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各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承担无限责任,即:属于经营管理工作造成的负债合伙人要对事务所承担连带责任,而属于合伙人职业性违规造成的负债则由有过错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无过错合伙人不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安达信认为毁文事件只是大卫·邓肯个人及其下属的职业性违规,而公司不应该为他们的过错承担任何责任,公司甚至还积极地配合了SEC的调查,主动将电脑里没有被彻底删掉的文档恢复出来,并交给司法部。
而在被解雇了的大卫·邓肯的嘴中,事情完全可以是另一回事。据知情律师透露,大卫·邓肯近来一直在同联邦检察官进行会谈,并愿意与政府合作,提供证据以证明销毁文件是在安达信的指示下进行的。邓肯曾向投资者表示,他是在去年10月收到来自安达信芝加哥总部的电话和电子邮件后开始销毁文件的。安达信的律师担心,由于邓肯曾是公司的资深合伙人,他的认罪足以将整个公司牵涉到刑事诉讼中。
对美国司法部来说,他们更愿意相信邓肯所言,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更愿意将起诉安达信作为特别时期的杀鸡儆猴之举。在1月份的国会聆讯会上,参议员吉姆·格林伍德就对大卫·邓肯说道:"安然抢了银行,安达信提供了逃跑用的汽车,但是他们说是你在把着方向盘。"
如果安达信被证明有罪,它最多会被罚款50万美元,但同时还须支付相当于引起指控的业务收益或亏损数额两倍的款项。除此之外,安达信可能还会连续5年接受监管部门的严密监控。
"我们的情况很糟糕,这一点毫无疑问。我无法预测司法部会怎么做。我没有想到他们会起诉我们,报告都是我们主动提交的,我们一直很主动。"3月26日宣布卸职的安达信CEO约瑟夫·伯拉迪诺(JosephBerardino)向CNN的记者抱怨道。抱怨的不止伯拉迪诺一个,安达信的数千名员工都走上了街头,抗议司法部的不公。在有限责任合伙制的架构下,合伙人各自的利益本应得到更好的保护,结果他们的命运却无端地掌握在了少数几个人的手中。安达信一位女合伙人在写给《纽约时报》的信中愤怒地说,她从来没听说大卫·邓肯这个人,也不知道安然是休斯敦事务所的客户,可是这两个名字就此将她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她
下班回家之后甚至莫名其妙地听到女儿问她:妈妈你是不是要失业了?
污 点
敢于创新,是安达信从芝加哥的一家小会计师行演变为跻身"五大"行列的世界级会计大鳄的根本原因。而安达信的胆大,也是在业界出了名的。那是因为在1973年,安达信起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这是历史上惟一一次会计师行状告这个美国证券市场的权威机构,而且,安达信胜诉了。
但是,好运似乎就仅此一次。在过去20年里,安达信至少有十次掏钱平息了政府或客户公司的股东的怨气,以避免他们调查发现安达信无意忽略、故意无视、甚至是隐瞒了客户公司的财务问题。
美国康涅狄克州的检察长理查德·布鲁门塔尔(RichardBlumenthal)指出,他曾于90年代初调查过Colonial房产公司的倒闭案,除了金钱数额不在一个等级上之外,这件案子和安然倒闭案简直如出一辙。那一次,安达信分别向Colonial公司的股东和康涅狄克州政府支付了9000万美元和250万美元,因为安达信对该公司的一处地产签署了失实的审计报告。该州的政府官员称,安达信的审计员曾接受了Colonial公司的现金、礼品等贿赂,而投资者则损失了3亿多美元。
安达信犯下的错事还不止这一桩:
去年,安达信向佛罗里达州的家电制造商Sunbeam公司的股东支付了1.1亿美元的赔偿金,交换条件是他们不要指控安达信签字通过了该公司虚报的利润额;
安达信向俄亥俄州支付了550万美元,以弥补该州纳税人因为HomeStateSavings银行倒闭而遭受的损失,同时也让州政府放弃对安达信在审计这家银行的账簿时失职的指控;
因为没有如实说明亚利桑那州的AmericanContinental公司的财务状况,安达信同意支付2400万美元以作赔偿;
亚利桑那州政府指出亚利桑那洗礼教徒基金会对投资者明显有欺诈行为,而安达信却没有看到,后会计审核证明该基金会确是一个骗局,并已有数百万美元中饱私囊;
……
谈及这些案例,安达信辩解称,公司主动支付赔偿金不是为了掩盖错误,而是为了避免耗时数年、劳神费财的诉讼。安达信的发言人大卫·塔博尔特(DavidTabolt)指出,安达信每年要为1400家上市企业做审计,从数量上来看,他们做过的错事实在是微不足道。他说,但凡出现了诉讼的地方,问题一般都出在客户身上,要不就是大家在会计准则的看法上有出入。但是当问及安达信为何在安然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时,这位发言人连忙称这只是公司的休斯敦事务所的员工犯的错,与公司没有关系。
但是证券律师、会计师等很多专家都指出,安达信身上的污点其实并不比五大会计师行的其他几位少,目前惟一的区别就在于,其他"四大"的手头还没有哪个大客户轰然倒塌,因此也还没有招来该公司股东的集体围攻。
野心
2000年8月,国际商会设于巴黎的仲裁庭裁定,成立了11年的安盛咨询(AndersenConsulting)与安达信集团正式分离,成为独立的公司。同时,安达信获得了Andersen这个名字的专属权,安盛咨询必须更换其英文名,并向安达信支付10亿美元的补偿金。同年底,安盛咨询宣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新名字---埃森哲(Accenture)。
表面上,这次分裂是由咨询业和会计业之间的内在矛盾造成的。作为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它为企业提供账务审计业务时必须做到客观和中立,它的工作报酬由企业支付,除此之外丝毫不能受到任何其他利益的影响;而作为咨询公司,它要参与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它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可能变得非常紧密,咨询公司对自己的客户进行投资参股是常事。由于立场不同,利益冲突,因此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分开运营,甚至各自独立,才符合它们在各自市场上的定位和要求。
因此,安盛咨询和安达信分道扬镳,乍一看似乎表明安达信走上了传统的纯会计师行的路子,然而事实恰恰与此相反。细究安盛与安达信之间3年的纠葛,我们就会发现,对咨询业这块肥肉展开的争夺,才是兄弟睨墙的真正原因。
一方面,发展迅猛的安盛咨询越来越不满意于步履缓慢的安达信的表现。尽管安达信10年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但却远比不过安盛20%以上的年增长率。事实上,安达信2001年的收入(93.36亿美元)连安盛在1999年的数字(95.5亿美元)都赶不上。而且,安盛挣的钱越多,交到安达信手里的钱也就越多,安盛的合伙人们对此也很不服气。随着安盛坐上了全球咨询业的头把交椅,安盛更是急于甩掉曾经是世界最大会计师行、现在却排在五大之末的安达信。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经济的泡沫在1999年达到了高潮,以提供IT服务和咨询见长的安盛,却发觉自己的市场竟遭到了同门兄弟的抢占,在安盛创新的领域里,几乎都能见到安达信的身影:安盛宣布投入10亿美元建立风险基金,安达信就会携5亿美元跟进;安盛筹划了Dot-com公司创建中心,安达信就设计出一模一样的新创公司孵化器;就连安盛为了满足节奏更快的互联网企业客户的需要而开创的新型内部培训机制,也被安达信原封不动地照搬了过去。简而言之,安盛咨询提出与安达信分家,并非因为安达信想要一心一意发展它的会计业务,而是因为双方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竞争关系。安盛分出去后,安达信更是可以毫无顾虑地在咨询领域大展拳脚。
安达信也不讳言自己的咨询业务的扩展。根据它对外发布的数字,安达信2001年的收入总额为93.4亿美元,其中咨询业务就贡献了17亿美元。而这次安然事件的发生,专家认为其原因就在于安达信混淆了自己作为独立财务审核者和咨询服务提供者的角色。美国《时代》杂志语带讥讽地说:"安达信的'局外'审计员怎么会睡到了客户的床上?
"明天?
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Volker)被安达信任命为公司的独立审查委员会的负责人,由他领导的这个委员会将负责监督和指导安达信的整改工作。沃尔克提议,安达信专注于审计业务,退出其他的领域。此后,安达信便先后开始了与德勤、安永和毕马威的谈判,最后口头达成了将其海外分部卖给毕马威的协议;与此同时,安达信的澳洲分部将改挂德勤的牌子,大中国区分部把自己并入了普华永道,而安达信俄罗斯事务所则转投安永门下。这样一来,全球只有美国还留有安达信本部,其客户也基本都是美国公司,分心的事务的确少了很多。
然而,安达信的这些举措仍然没有遵照沃尔克的计划。沃尔克强调的是,安达信将非审计业务统统放弃,如它的人力资源、税务服务、商务应用软件设计及企业战略咨询等部门。"关键问题在于,这家公司能不能实现重建?"然而,沃尔克也明白,就现在而言,调整公司内部结构这样重大的事情只能先往后推一推,等到安达信应付完司法部的这场官司再说。
但是,即使安达信的管理层下定决心将他们的非审计部门悉数出售,也同样存在一个找不到答案的问题:谁敢买这些资产?安达信全球集团的结构很特殊,一般而言,普通咨询员在安达信工作9-10年后即有资格升为合伙人,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地的事务所各由一个主管合伙人和若干专业合伙人(如审计合伙人、财税合伙人等)及咨询员组成;在组织形式上,所有的事务所(包括安达信美国公司)均是设于瑞士日内瓦的安达信全球(AndersenWorldwide)---安达信公司负责管理美国本土以外的所有成员所的机构---的成员所
(affiliates),成员所之间一律平等,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而安达信在美国就自己一个公司,遍布全美的分支机构(offices)都归芝加哥总部管辖。由于政府、安然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都在排队等着提起针对安达信美国公司的诉讼,因此购买安达信美国公司的资产将具有极大风险。
能够降低买家的风险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安达信破产。根据美国法律,只有在安达信处于破产程序中,买家需要替安达信负担的债务才会有一定限制。当CNN的记者问宣告辞职的约瑟夫·伯拉迪诺,安达信有没有破产的可能性时,伯拉迪诺回答说:"我们有一个美国的管理团队,他们会想尽办法让我们能够维持下去。当然,破产也是一个可能的结果,但它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
而事实上,为了让公司能够找到买家而申请破产本身也是一个悖论。申请破产可能会让资产更难售出,因为除了一些电脑、租约和其他设备外,安达信的主要资产是客户的应收账款。如果安达信因为申请破产、资产清算而停止了为客户的审计或其他长期税务项目工作,那么这些账款就更加无法收回。
公司重组,自然不如5月6日就要开庭的刑事诉讼案重要。因此沃尔克的计划还可以再往后延,怎么样有理有据地赢得这场政府当原告的官司是当务之急。然而,现在最让安达信心慌的还不是政府的起诉本身,而是因此造成的客户大批流失。从今年1月份至今,安达信已失去了70余个客户,其中不乏默克制药(Mer)、达美航空(DeltaAirline)这样的巨型公司,以及与安达信合作了长达60年的布伦斯威克公司(BrunswiCorp.)等老客户。安达信的发言人查理·莱奥纳德(CharlieLeonard)承认,这次诉讼"将在客户和收入方面给安达信带来实质性的打击"。即使没有这次诉讼,安达信从美国业务中所获得的收入也下降了25%。
也就是说,就算安达信赢得了这场官司,它又能撑多久?安达信这个名字正在一点点地、无可挽回地消失在世界市场上。就算是在美国,也没有人会知道安达信还有没有明天。3月20日出版的《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文章这么写道:在美国金融市场212年的历史上,没有一家大型金融服务公司在受到刑事起诉后还能继续生存。现在,安达信公司将创造历史,或者成为历史。
标签:安盛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政府审计论文; 法律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审计目的论文; 美国公司论文; 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