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长安分院;四川凉山61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防治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96例。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9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护理,n=48)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48)。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就诊时,两组疼痛评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72h,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病患者手术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理想,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肛肠病;术后疼痛;中西医结合护理
肛肠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诱因较多,包括不良饮食习惯、不规律生活方式等[1]。当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对病情较为严重的肛肠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获得较好临床效果。但是,术后疼痛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大身心痛苦,影响术后生活质量和疾病康复。这就需要加强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预防护理,以提升生活质量[2]。本研究为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96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96例。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9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8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2.2±3.8)岁;疾病类型:25例为混合痔,20例为肛瘘,3例为肛裂。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2.0±3.6)岁;疾病类型:24例为混合痔,20例为肛瘘,4例为肛裂。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启动。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密切观察病情、常规健康指导、心理疏导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内容包括: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手术前,按照患者具体情况,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和手术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消除其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心理,促使其积极的心态迎接治疗。②做好手术准备:按照患者具体手术方式,妥善准备手术相关器械、设备等,并确保设备运行良好;做好备皮准备。
1.2.2 术中护理
将患者送至手术室时,通过握手、微笑等方式,向其传递安慰、鼓励、理解等情感,缓解不良心理。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协助麻醉医师采用腰俞穴麻醉和局麻完成手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实施手术操作时,确保动作轻柔、准确,避免粗鲁,控制手术给创面造成的刺激。
1.2.3 术后护理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实施心电监护,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于医生,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处理;②中药肛门坐浴:遵照医嘱使用强力安肛,每天早晚及便后先坐浴,然后进行换药。以减轻肛门和会阴部的充血、炎症、水肿和疼痛,使局部清洁,患者舒适;③疼痛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指导其通过全身放松、音乐疗法等转移注意力,缓解主观疼痛感;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治疗,如洛索洛芬钠分散片、西乐葆、曲马多、杜冷丁等;采用中医穴位按摩,取穴包括交感穴、皮质下穴、神门穴等,每日30min,2次/d。④心理护理:基于中医“喜胜悲”思想,指导患者通过观看娱乐节目、小品、聊天等方式获得愉悦感,消除悲观、焦灼等不良心理。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就诊时、术后24h、术后72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由轻到重以0-10分表示。②观察两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实施百分制,得分越高,提示情况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组研究中的数据资料。计量资料均用( )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2组资料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对比
就诊时,两组疼痛评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72h,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国内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9.1%。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肛肠疾病患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控制病情进展,获得较好临床效果[3]。但术后疼痛已发展成为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医学界的高度关注[4]。特别是排便痛,多数患者因恐惧疼痛而抵触、畏惧排便,影响术后恢复。这就需要加强手术患者疼痛护理,以改善预后。
本研究对研究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西医方面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协助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按照疼痛程度给予止痛药物、心理干预等。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护理方法,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采用传统中医穴位按摩疗法,按摩引发肛门疼痛的相关穴位,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此外,中医认为,经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不通则痛,痛则不通[5]。因此,对相关穴位进行按摩,能促使血气运行通畅,可疏通气血,进一步缓解疼痛症状。配合中药清洗肛门,能发挥清热、消肿、止痛的作用,且能止血生肌,促使伤口尽快愈合。而且,辅以中医情感干预,促使患者了解“喜胜悲”思想,从而缓解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改善心理状态。
本研究中,术后24h、72h,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由此可知,在肛肠病患者手术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理想,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此外,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凸显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肛肠病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肛肠病患者手术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理想,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尤春雨,陈育娟,陈春燕. 中西医结合防治肛肠病术后疼痛护理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6):715-716.
[2]杜秀丽.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4):159+162.
[3]张惠玲,肖秋平.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J]. 光明中医,2016,31(06):877-878.
[4]杨春玲.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在外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价值[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3):39-40.
[5]郑桑,钟辉,赵华,林连兵.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在外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09):1491-1493.
论文作者:王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术后论文; 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肛肠论文; 手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下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