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且阿呷
四川省西昌市洛古波乡中心小学
摘要: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即从专注于传授知识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转变,要打破传统的精英思想和成绩定位,同时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对于我们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交通、信息、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制约,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与城市同龄学生相比是单一而滞后的,而学生的行为习惯也相对较差。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如何让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形成不输城市同龄学生的行为习惯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少数民族 ;农村小学 ;行为习惯 ;策略
一、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原因
1.社会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的社会环境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贫穷、观念落后、文化差异致使社会育人环境资源的更新缓慢是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原因。
2.学校因素
对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主要阵地,但学校的德育缺失和文化管理不足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 的原因,一是学校管理中德育缺失造成学校文化管理"失根"。结果是教师的德育目标不明确。二是学校德育管理评估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评价系统使现学校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比例失衡,阻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家庭因素
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受教育的态度。家长在教育上过多地依赖于习俗习惯,如"不打不成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老师的话就一定是对的"等。不少的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主要体现在打骂孩子、批评打压,这些教育行为就可能让孩子形成"拳头就是一切"的错误观念。家庭教育不当容易导致小学生心理障碍,形成不良行为。
劳动力的转移,很多年轻父母为了生存外出打工,这就形成了"留守家庭"。让孩子独自在家或者让其他人代为管理,学生就只能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留守孩子的家庭模式也阻碍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个体身心发展
小学生认知方式和接受能力都会存在不同的差异,要实现学生的的行为能力全面发展,学校在德育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鼓励学生实现差异性发展,避免评价偏激成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负面影响。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原则
1.正面教育的原则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统一认识,掌握正确的行为标准。注意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2系统性和一致性原则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大家的配合。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互相配合,少先队、团组织要发挥作用。在校外,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进行教导良好行为养成的教学活动时,应当有目的、有计划的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致性原则就是要求对学生的要一致,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要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和系统性。寓行为习惯教育于教学中和生活中。
3活动性原则
教师单纯靠说教,学生不容易接受,还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那么效果也当然差了。所以学校、班级要多开展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循序渐进原则
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先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以及形成的原因,再进行教育,帮助其改掉,注意不能要求过高、过快,追求立竿见影。在进行行为习惯引导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因此,在教育学生时注意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同时,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如,学生打人了,就要了解其为什么打人,并且教育他打人是不对的,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其明白错了。不能呵斥辱骂学生,尽量要以理服人,引导正确行为发展。
5.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行为习惯教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优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时,一方面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宽严适度。另一方面要对学生严格,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严格认真执行,督促学生做到。
三、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1.社会关注
少数民族地区处于深度贫困区域,交通拥堵、信息不发达的现象多给予社会关注,社会的关注可以加快闭塞地区的开放程度,加深外界对它们的经济、文化影响。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尽可能地以现代教育的方式进行指导,以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促进整体素质进步。另外应加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使教育设施基本完善,促进文化育根,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打下物质文化基矗
2.学校改进
2.1从教师教育入手,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学管理行为习惯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形成地点在学校。老师应做好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教师要知道,学生第一次表现错误,教师不纠正,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就更容易犯错。好习惯很难养成,坏习惯很容易养成。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放过把任何坏习惯改好的机会。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反盛自我改正。教师要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放入所有的学习中,让学生无论是认知、动作、情感都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意识。因此,学生可以做的事情,教师应引导他们自己做,但学生要自己思考,思考其行为带来的深远影响。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但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着重采取"反复抓取"的方法。教师、学生、家长之间要进行亲密合作。对于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对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了解学生的困难,帮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习惯
2.2学校教育制度入手,严格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严格学校规章制度。"没有规炬,不成方圆。"严格的校规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力保证。学校应该跟上教育管理的步伐。行政领导、值班教师、班主任和住校学生的管理人员每天早晚要进行严格检查,比如保持室内卫生,饭前洗手,课桌椅摆放整齐,把纸屑扔进垃圾桶,大力提倡礼貌用语,防止学生饮酒、吸烟。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加强对违纪学生的说服教育,按照学校纪律和班级纪律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罚。以点带面地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号召学生互相监督管理,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家庭教育
家长自身要起榜样作用,在一言一行中注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引导,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及时纠正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让孩子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达成的,也不是教师能以一己之力能养成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接受社会、学校、家庭、教师的潜移默化形成的。
参考文献:
[1]教师严厉对学生问题行为、班级气氛和自感社交能力关系的影响[J].李歆瑶,张雷.全球教育展望. 2013(01)
[2]农村水族留守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陆兴斌,杨胜文,郭光武,陈应康,林先燕,韦亚丽,周小艳,伍德仙.中国妇幼保健.2012(32)
[3]学生行为管理中批评何其多[J]. 陈桂生.教育学术月刊.2011(08)
论文作者:巴且阿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学生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教师论文; 学校论文; 小学生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论文; 养成良好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