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要素集成方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运行模型论文_陈雪美

基于多要素集成方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运行模型论文_陈雪美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5

摘要:建筑施工成本控制,是所有工程管理体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一个项目的运行,甚至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本文将从“多要素集成方式施工项目”着手,探讨成本管理的面临的难题以及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成本管理;多要素集成方式施工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运行以及工程安全施工,需要在成本控制上做好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在工程管理项目中,如何在成本控制上,在成本管理上解决行业通病,找到更有效、更直接的管理模式至关重要。多要素集成方式施工,是一种基于集成管理模式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包括基于集成管理模式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基本理念、成本计划方法、成本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下文将就起产生的背景,以及特点,使用方法进行探讨。

一、基于多要素集成方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运行模型的背景

施工项目成本是一个“变量”,其大小必然会受施工过程中一系列变动因素的影响。所谓施工项目成本运行,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构成施工项目成本的各项生产性费用的运行,包括费用支出的起因、发生和定量核算,以及在发生这些费用时受相关变动因素的影响等。研究施工项目成本运行的目的,就是要揭示施工项目成本受相关因素影响发生变化的规律性,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方法对构成施工项目成本的各项生产性费用进行有效的计划和控制。

众所周知,任何项目的施工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施工环境等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所有的这些因素的又受到施工过程中相关职能环节的影响,所以,本文所探讨的“基于多要素集成方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运行模型”,实际上,就是从整体考虑影响施工成本的各个环节,并描述各个职能岗位的决策环节与生产性费用相关性的模型。

所谓的“多要素集成方式施工”模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着眼于“生产性耗费”这一特点,分解施工项目成本,进而得出施工项目成本的费用结构模型;第二,根据不同耗费特点的成本项目进行不同方法的测算;第三,对决定费用大小的“量”和“价”指标及其与决策环节的相关性进行彻底研究;第四,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找到基于集成管理方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运行模型。

二、提出了基于集成管理模式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一般原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作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从满足成本费用最小化要求的角度,对施工.过程进行的汁划、执行和控制。

基于对施工项目成本运行的不同认识,必将会产生不同的理论来指导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执行和控制实践。采用本课程提出的施工项目成本运行模型,其必然的逻辑结果是避免传统的“就成本论成本”的工作模式,采用将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相关职能环节关联起来进行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执行和控制的集成管理模式。

基于集成管理模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执行和控制一般原理的主要特点是:

首先,就计划过程而言,强调确定成本目标与拟定施工方案之间的循环互动。施工项目成本目标的确定,必须基于针对项目范围、施工方法、进度安排、资源选择等相关职能环节做出的决定,只有在相关职能环节通过决策拟定施工方案基础上,才能据此确定相应的成本目标,反过来,将所确定的成本目标作为评价标准,也会对其他职能环节所做的决定产生影响,通过与相关职能环节之间的互动,实现综合优化。

其次,就执行过程而言,认识到除了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执行之外不存在专门针对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执行。组织必要的施工资源形成实施计划所需的施工能力,并通过领导工作动员组织单元按计划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这本身就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更侧重于拟定成本目标和监测计划的实施效果,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其他职能环节的管理者,以便其采取措施更好地执行。

第三,就控制过程而言,强调主要任务是给相关职能岗位的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以帮助其开展整改工作。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过程更侧重于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效果实施监测和评估计划执行状况等信息管理工作,并据此通过信息反馈机制支持其他职能环节的管理者采取包括技术、经济、组织和合同等在内的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整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过程更侧重于对计划、执行和控制过程中相关成本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并通过反馈机制影响其他职能环节的行动。如果将执行过程排除在外,那么,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主要是为了实现成本最小化,而对施工过程进行的计划和控制。考虑到施工过程一般会因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更,所以,还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条件将计划和控制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三、基于协同工作的施工项目成本全面计划方法

施工项目的造价计价、进度计划和成本计划之间,客观存在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系统联系,共同影响计划目标,据此,基于协同工作的施工项目成本全面计划方法,强调将造价计价、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等三个职能岗位的计划工作关联起来,引入信息协同机制,一方面完成各自的计划工作,另一方面实现三项计划之间的综合平衡。

1)造价计价

造价计价是在准确界定施工项目承包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对施工过程能够达到的生产率、各种生产要素预期价格、必须分摊的管理费、期望利润以及必须缴纳的规费和税金等因素的判断,计算并形成对应于施工合同的承包工程造价的过程。

依据——施工合同定义的施工任务、承包施工的权利和义务、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定额、拟定的施工方案、生产要素现行价格等。

技术方法——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计价定额建立适用于造价计价的工作分解结构的技术、工程计量方法、定额计价和费率计价的技术方法等。

结果——经准确界定的承包范围(清单工程量和定额工程量)和相应的承包工程造价。

2)进度计划

所谓的进度计划过程,其实就是以经造价计价过程准确定义施工项目承包范围为基础,对施工方案进一步深化拟定,同时,再进一步定义项目范围,对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核心是对实施进度和资源配置的选择,以便形成带时间限制的施工活动清单及相应资源和材料需求直方图的过程。

①依据——被定义的承包范围、施工现场条件、拟定的施工方案,当然还包括可以获取的施工资源及相应的生产能力等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②技术方法——建立对应于施工过程的工作分解结构的施工组织技术、技术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等。

③结果——带时间限制的施工活动清单及相应的资源和材料需求直方图。

3)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其实主要是通过进度计划确定施工项目对资源和材料要求,然后相关职能部门再根据资源和材料的成本代价,对组成施工项目成本的各项费用进行预测、计算和选择判断,同时,还要根据不同责任单位进行各个要素的汇总,最终形成基于进度计划的施工项目计划成本指标体系的过程。

①依据——既定的进度计划、获取施工资源的方式、采购资源和材料的合同条件、既定价格核算体制下的价格水平等。

②技术方法——包括进度计划的施工项目成本估算和决策方法,涵盖单价估算法和作业估算法等。

③结果——施工项目计划成本指标体系,包括计划成本绝对指标和计划成本相对指标的成本汇总、成本项目和相应的“量”和“价”明细。

四、结束语

实际上,不管是采取什么模式,什么方法,什么理论,成本控制的核心在于全程控制,多维度管理,多方面切入,才能做到有效控制,才能在保证成本的基础上,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建设。因此,多要素集成方式的成本控制在工程管理建设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为工程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理论保障和方法论。

参考文献

[1]戚安邦,孙贤伟.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2]俞启元,吕玉惠.施工项目进度成本集成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论文作者:陈雪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基于多要素集成方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运行模型论文_陈雪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