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萧红与鲁迅:从师承到个性张扬的文化略论(论文文献综述)
徐春鸿[1](2016)在《论萧红—女性之自由写作和人生选择》文中提出中国上下五千年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和父权强化、驯化妇道的制度是造成中国千万女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弱势地位,进退维谷、尴尬生存的根本原因。女性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在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中,需要以独立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姿态与男性平等站立。辛亥革命首先提出“男女平等”口号,女性解放开始登上社会历史舞台。新文化运动倡导“新道德”、“民主”、“科学”,承认尊重“个人的独立人格”,从本质上动摇正统的旧文化,冲击儒家礼教,同时为女性带来希望,束缚女性的樊篱逐渐破局。走出社会还是回归家庭,一时成为中国知识女性的选择,实际上表达了女性在当代社会的尖锐矛盾。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传奇女性萧红,一个边远地区地主家庭出生的女性,以孱弱的身躯和不羁的人生态度,在命运辗转中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其走出与反叛导致的矛盾悲剧。她接触过五四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这样的女性,对自我生命的追逐,对幸福的渴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使她既不愿意为人妻,也不愿意为地主的女儿,她要做一个革命者,要去宣扬女性的独立、自由、平等、解放。在那个时代,一个这样的女性,在那个没有为她实现人生追求提供条件的社会里,就成为悲剧。她的走出是悲剧,回归也是悲剧。这篇论文结合萧红个人经历及其作品,探讨阐述萧红自由写作、人生道路选择的价值与意义。
刘婷婷[2](2013)在《论“国民性批判”思想在萧红小说创作中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把萧红的十年小说创作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试图通过分析各创作阶段代表作品,探索“改造国民灵魂”这条思想逻辑线索在萧红小说创作中的发展脉络。第一章主要以《跋涉》和《生死场》为对象,分析萧红的国民性批判意识从萌芽到自觉的发展。由于早年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萧军等左翼作家的影响,《跋涉》时期的萧红在创作起点上就具有区别于其他女性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而在具体的创作中,敞开的人性视角和带有启蒙性质的思想倾向又使她有别于其他左翼作家。这种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为萧红日后形成“国民性批判”的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死场》是萧红早期创作的巅峰,标志着萧红对人的生存困境关注的第次一深化。贫困、疾病、战争等祸因造就了残忍、痛苦的人生,价值颠倒、精神麻木的人生。因为浸透着作者本人深切的人生体验,困境的表现更为真切、震撼。这种从生命层面表现精神困境的文学视角的确立成为萧红国民性批判意识开始走上自觉的标志。第二章以《呼兰河传》为对象,分析萧红对国民灵魂的群像塑造。此时的萧红受鲁迅的影响,完全确立了对着人类愚昧的创作立场,将创作重点放在对国民灵魂的剖析上,开始透过现象找寻造成人民悲剧命运的共同的深层原因。《呼兰河传》重点表现的是一种因年深月久而日常生活化了的痛苦,人们在历史惰性力量的作用下已经感受不到《生死场》中尖锐的痛苦,取而代之的是自得其乐的麻木的生死观。因为采用了独特的时空结构,这种麻木的生命意识又被赋予了历史的纵深之感。第三章以《马伯乐》为对象,改变了以往小说中人物身份和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通过对马伯乐病态灵魂的集中解剖,向读者暗示:在被西方文明开化后的大都市中,人性的愚昧并未真正消除,且成为导致中国领土长期被列强铁蹄践踏,民族危亡的重要原因。与那些正面描写抗战生活,鼓动抗战士气的文章相比,《马伯乐》通过另一条途径,更为深刻地呼应着抗战主题。在具体创作中,萧红的《呼兰河传》和《马伯乐》可以说是对鲁迅关于“国民性批判”的两种创作模式(以《故乡》和《阿Q正传》为代表)的分别模仿。《呼兰河传》在风俗画描绘、故乡情结和弱者之爱三个方面与《故乡》有诸多相似和不同。在《马伯乐》中,萧红模仿着鲁迅在《阿Q正传》中运用的精神实验般的形式,通过特定环境的性格推演,塑造了文明冲突的新形势之下马伯乐这一对现代文明消化不良,又难以摆脱传统文化渗入骨髓的典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和深化了国民性批判的广度与深度。本文以萧红十年创作为主轴,试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纵向与横向的对比分析,探索萧红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在具体创作中对鲁迅创作思想与创作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从而进一步认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米怀飞[3](2012)在《鲁迅、萧红创作中的“故土情结”比较》文中认为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的奠基人,在当时及其后,许多乡土题材的写作者,都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萧红是深受鲁迅关注与提携的作家,在她漂泊的岁月里,呼兰河,她的故乡,一直是她泪眼回眸的苦难记忆,也是她诗意栖居的温馨家园。本文即从“故土情结”切入,通过分析具体作品,探讨鲁迅、萧红在“故土情结”书写上的异同。总体而言:绪论部分首先对“乡土文学”与“农村题材小说”的概念加以厘定,明确“故土情结”在本文中的所指。综述有关鲁迅、萧红故土情结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探讨中心及其研究方法。正文部分,第一章,从故土批判这一叙事主题展开,分三个方面对比分析鲁迅与萧红的国民性批判。第二章,由故土怀恋情结展开叙述,主要从童年叙事和民俗描写两个方面探讨分析。第三章,探讨故土情结的叙事策略,分析其叙事视角及叙事的诗意性特点。全文通过鲁迅、萧红故土情结的对比,着眼于揭示萧红对于鲁迅精神的承继及其独特的自我书写方式,继而探讨故土情结叙事在当下的意义和价值。在城乡二元体制、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当代故土叙事应当有效的触及社会现实问题,坚持文学的自我品格与批判视角。
刘啸[4](2012)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的作家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作家论”批评集中出现在30年代。茅盾为现代“作家论”批评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茅盾的影响下,“作家论”批评成为流行于当时的一种批评方法,频繁地出现在他们的笔下,进而形成了一股“作家论”批评热潮。这一文学批评现象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作家论”批评作为一种独特的批评方式出现并非偶然。鉴于现有研究成果,本文将多位“作家论”批评者并置,从一个宏观的角度进行分类和分析,从几个方面对这种批评方式进行梳理,考察其产生的原因和在文学批评史的意义。一、“作家论”批评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分析,又有对人的研究,这是区别“作家论”与作品论、作家传记之处。作为一种独特的批评方式,它的产生原因既离不开客观条件的具备,也是批评者表达自我的需要。二、外在内在条件相对成熟之后,“作家论”批评在30年到达了其繁荣时期,诸多批评者采取了这种批评体式。总体上分为两类,以茅盾为代表的主流“作家论”批评为主,其他批评方式为辅。三、探讨“作家论”的文学批评史意义:转变了中国传统批评文以载道的批评观念,也是西方文艺理论传入后的进一步实践,同时也影响到以后的“作家论”批评方式。
刘克敌[5](2011)在《文人门派传承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文人门派传承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但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仍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变革产生影响,有时甚至导致文人为服从所在门派利益而改变其文学观念。近代以来,中国文人所受"洋"老师的特殊影响值得关注。考察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变革进程中的门派传承特点及其基本形式,分析门派传承与文学变革的关系,并利用文人之日记、书信等材料,关注近现代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文人群体的文学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的文人交往,可以发现,在见诸公开出版的文学史外,潜藏有另一种对近现代文学史的书写。不对这些散布于文人私人记录中的有关观点、评价进行梳理和研究,近现代文学研究可能是不完整和不客观的。研究门派传承的重要意义在于,梳理和总结中国近代以来的相关现象与经验得失,促进当代中国文学的繁荣与发展,特别是促进各种文学流派的健康成长。
连敏[6](2004)在《无名氏的生命哲学与《无名书》的小说艺术形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生命哲学为理论起点,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汲取比较文学、文学文化学和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将无名氏放置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的历史背景中考察,以创作于40年代的《无名书》前三部为考察对象,从中寻绎无名氏的生命哲学与《无名书》的小说艺术的关系。本论文拟在前人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着重解决以下问题:无名氏小说对“寻找”与“超越”等20世纪华文文学母题方面的延续与拓展,对生命追寻主题的深化;无名氏的生命哲学对人本主义哲学的吸收与超越及其在形成小说艺术特征——诗性风格、复调的重要作用;无名氏对佛教、基督教的借鉴与超越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独特的宗教意象;确立无名氏在整体性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独特价值。 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着重讨论无名氏“寻找”、“超越”的生命哲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诗性风格。无名氏是乐观、积极地发扬生命的,他以不朽的信念去实现理想为旨归的追寻,超越了存在主义者以“虚无”为终结的生命哲学。其与宇宙精神相契合的寻找超越体现出诗性的境界和人文主义的理想精神。我从故事情节的淡化、多种抒情手段的运用以及诗的语言等方面入手,阐发诗性小说形式对其寻找超越精神的激发作用。 第二章分析了无名氏的生死感悟与复调的艺术形态。在主人公印蒂的不断追寻中,从对存在本质与焦虑的确证到生命存在的本真体验直到人性恶的颠峰体验,生命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样态。《无名书》中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无名氏采用复调艺术来表现这种复杂性,以此形成作者与主人公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并在共时平面上展示处于边缘状态的生命意识。 第三章描述了无名氏对宗教文化的体认和选择以及由此形成的宗教文化意象。一方面,佛教在终极层面上的意义暗合他的人生追求,对佛陀人格的亲近与向往、苦空观的吸纳以及禅宗的净化功能直接影响无名氏对佛教意象的营构,使佛教文化之“象”与作家对于佛学精神的崇仰之“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对基督教文化既借鉴又超越的关系,展示出神性、人性、魔性的纠葛,体现一种全新的现代意识,以反常规的视角生成独特的意象表达其独特的宗教意义。无名氏以集合儒、释、耶的新文化思路为印蒂的精神历程画下了美丽的休止符,由此确立了“星球哲学”的生命新信仰。 结语部分试图寻绎无名氏在20世纪中国文学之共时态与历时态中的独特价值,以此审视无名氏的文学史地位。
王建中,王玮,王玫[7](2002)在《萧红与鲁迅:从师承到个性张扬的文化略论》文中研究说明萧红与鲁迅有师承关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萧红是深受鲁迅先生关怀、呵护的一位女作家 ,她的创作有鲁迅的风格 ,她的作品更多地透视着深沉的社会历史思索和深刻的批判力 ,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极为合拍 ,但她身上同样兼具外来文化之影响 ,因此 ,也极富张扬的个性
二、萧红与鲁迅:从师承到个性张扬的文化略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萧红与鲁迅:从师承到个性张扬的文化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1)论萧红—女性之自由写作和人生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别样的地主女儿 |
第一节 家庭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思想个性的发展 |
第二章 家国情怀的感召 |
第一节 出走革命的萧红 |
第二节 由心的自由写作 |
第三节 在家国矛盾之中 |
第三章 难以决断的抉择 |
第一节 现实人生的无奈 |
第二节 注定失败的出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论“国民性批判”思想在萧红小说创作中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国民性批判意识的萌芽到觉醒 |
第一节 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起点——《跋涉》 |
第二节 初试锋芒——《生死场》 |
第二章 国民灵魂的群像塑造——《呼兰河传》 |
第一节 风俗画的描绘 |
第二节 爱恨交织的故乡情结 |
第三节 生命的悲悯——弱者之爱 |
第四节 超越《生死场》 |
第三章 国民灵魂的典型解剖——《马伯乐》 |
第一节 常态下的性格体现 |
(一) “逃”的人生哲学 |
(二) 崇洋、恐洋的复杂心态 |
第二节 特定环境下的性格推演 |
(一) 精神胜利的极端演绎 |
(二) 避强趋弱的生存法则 |
第三节 自我突破与认识的深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鲁迅、萧红创作中的“故土情结”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故土批判 |
(一) 麻木愚昧的生存批判 |
(二) 女性悲剧批判 |
(三) 奴性心理批判 |
二、 故土怀恋 |
(一) 童年叙事 |
(二) 民俗描写 |
三、 故土视角及诗意叙事 |
(一) 故土情结的视角转变 |
(二) 故土情结的诗意表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的作家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作为一种批评模式的“作家论” |
第一节 什么是“作家论”批评 |
第二节 “作家论”产生的原因 |
一、 外在客观条件的形成 |
二、 批评者的两重身份为“作家论”批评提供可能 |
三、 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使然 |
四、 社会的变革和新文学的发展促使批评者产生总结和实践的愿望 |
第二章 中国现代“作家论”批评论析 |
第一节 关注社会的主流“作家论”批评 |
一、 把握“时代”脉搏——茅盾的“作家论” |
二、 强调“主观战斗”精神——胡风的“作家论” |
三、 注重社会环境的影响——穆木天、许杰的“作家论” |
四、 体现“力的文艺”——钱杏邨的“作家论” |
五 小结 |
第二节 其他范式的“作家论” |
一、 感性直观的审美——沈从文的“作家论” |
二、 凸显人格精神——李长之的“作家论” |
三、 偏重个人立场的——苏雪林的“作家论” |
四 小结 |
第三节 不同范式“作家论”批评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
第三章 “作家论”批评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作家论”批评作为“当代批评” |
一、 “当代批评”的需求 |
二、 “当代批评”的当下性 |
第二节 对传统批评观念的更新 |
一、 新的“文”“道”观 |
二、 批评话语的现代化 |
第三节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文人门派传承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代以来文人门派传承关系的演变及特点 |
二、门派传承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变革的深刻影响 |
三、近代以来文人门派传承之负面影响 |
四、重建生动健康多样之门派传承关系的意义 |
(6)无名氏的生命哲学与《无名书》的小说艺术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寻找超越与诗性风格 |
第一节 寻找超越的生命哲学 |
第二节 诗性风格 |
第二章 生死感悟与复调艺术 |
第一节 生命与死亡的文化意义 |
第二节 复调艺术 |
第三章 宗教关怀与意象生成 |
第一节 对佛教与基督教的体认 |
第二节 宗教意象的生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萧红与鲁迅:从师承到个性张扬的文化略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萧红—女性之自由写作和人生选择[D]. 徐春鸿.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6(05)
- [2]论“国民性批判”思想在萧红小说创作中的发展[D]. 刘婷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3]鲁迅、萧红创作中的“故土情结”比较[D]. 米怀飞.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4]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的作家论研究[D]. 刘啸.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5]文人门派传承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变革[J]. 刘克敌.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5)
- [6]无名氏的生命哲学与《无名书》的小说艺术形式[D]. 连敏. 华侨大学, 2004(04)
- [7]萧红与鲁迅:从师承到个性张扬的文化略论[J]. 王建中,王玮,王玫. 绥化师专学报,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