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育:共青团、少先队最适宜的教育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青团论文,少先队论文,最适宜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一部分:为什么说体验很重要,体验就是教育,共青团、少先队教育选择体验教育模式最适宜
这个问题从三个角度来表达。
第一,体验性学习是对整个以西方为中心的唯认知主义的学习教育观的反思与调整。
大家知道,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完全是西方化的班级授课制。这种模式是和西方人的认识路线、发展路线及社会发展模式相适应的。这种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非常强调人的逻辑认知的发展是最重要的一种发展。班级授课制强调的是把人类的知识变成学科,而学科化的教学都有非常强的学科化结构。一个孩子如果不能接受这种结构化的教育,就意味着不能接受现代化教育,就被现代教育所拒绝。由于当时能读书的只是少数“人尖”,问题并未突出暴露出来。当教育发展到了今天,实行“全民教育”、普及教育的今天,制度化的学校的“唯认知是举”的学习教育模式必然会受到挑战,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同样的时间过这个逻辑认知的关的。这种模式首先遭到反省。如果我们的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包括共青团、少先队的教育)只是以逻辑认知为取向的话,很多人是不能成为成功者的。今天我们提出体验性学习,强调的是以情感化的方式也可以学习,甚至可能是更好的学习方式之一,特别是在青年、少年儿童和婴幼儿时代可能是更重要的更好的学习方式。所以,今天提出“体验学习”,是对以西方为中心的唯认知主义的学习模式的一个打破,是对被现代奉为经典的学习教育模式的一个打破。
第二,体验学习是对长期以来包括西方和中国教育存在的“缺失主体性教育”弊端的反思和调整。
当今教育的一大弊端是教育主客两分,主体是教师、是成人,客体是学生,主体设计什么、要求什么,就向孩子灌输和要求什么,学生是在一种被动、受动状态下的学习。这种学习现在已经感到弊端很多。我们现在对知识、能力与态度的关系有了新的调整。过去人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知识,有了知识就有了能力,就能参与改变生活。到了90年代,人们把它们颠倒了过来,把它们比做三角形,最长的底边是态度,其次是能力,再次是知识,最重要的是积极的态度。所以体验学习是对被动式学习、“主动性丧失的教育”的反思和调整。
第三,体验学习是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端——封闭学习的反思与调整。
与西方制度化教育相比,中国的封建式的教育和文化跟应试的教育更容易结合,形成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国人比较重视理论的、书本的教育,而比较轻视技能技巧、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传统文化,加上独生子女政策,使得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封闭、越来越狭隘、越来越以书本的取向为取向。所以体验学习是对这种封闭教育的反思与调整。
上述三个调整,第一个调整,从以认知为惟一取向,调整到认知与情感双重协调发展为取向上来;第二个调整,从主体的缺失教育调整到主体性教育、参与式教育上来;第三个调整,是从重书本、重理论的教育调整到理论实践并重、互动式的教育上来。
体验是学习者本人自己的体验,是本人亲历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只有体验是真实的、主动的,别人不能强迫你体验。
体验为什么最适应共青团、少先队呢?
共青团、少先队的最大特点是它是一个教育组织,但它不是一个学校制度化的教育机构,它不是正规的学校教育机构,它的主要学习方式不是用学科教学的方式来进行的,它是一个广义概念的学习。所以共青团、少先队教育是广义的,学习是生活化的,学习天地是无限广阔的,没有时空的限制。共青团、少先队的学习也没有一个明确的阶段性的学习标准,不像学科学习,学完这个单元要考查,看你达到要求没有,再往下学习,循序渐进的。共青团、少先队的学习是循环式的,小学可能去参观梅园新村,到了初中一年级又去参观梅园新村,上了大学入学教育还去梅园参观,它是循环式的,不断加深理解,周而复始,重复理解。它的记忆、理解、把握知识内容的方式和学科学习是不一样的。近百年来,从杜威到今天的教育家都在苦苦思索,怎么把经验的东西和结构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和学科的东西调和起来。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是必须既要有学科化的教育、正规化的教师队伍,也要有共青团、少先队这支队伍,它们相互调和、相互补充,不可取代。共青团、少先队工作非常重要。这是由它的工作性质及其不可取代的功能所决定的。
第二部分:体验学习的主要特征
什么是体验?
体验是一种情绪、情感想象。情绪,往往伴随着生理的一些表现;情感,更强调内在的感受性;广义的情感概念把情绪、感受、体验、感觉都包容在内。我们讲体验,是强调人的内心感受。对于年幼儿童,首先是要让他感动。
感受和体验至少有这样几个特征:首先是个人性非常强。第二是真实性很强。第三是情境性很强,它一定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情境中、特定的气氛中产生的。第四是它的整体性很强。第五是经验性,与人的经验靠得最近,这种经验就几乎成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倾向,甚至变成了人的人格特征——个人的基本倾向。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情感反应模式几乎就是一个人的人格模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验学习、情感学习可以成为人类学习方式的一个革命,完全带动人类整个教育方式的变革。情绪、情感比认知更加根本。一个婴儿,不会读书、认字、说话,可他有情绪、情感,他最早就是通过情绪和情感来生存、来学习的。所以最早最初的学习方式是情绪、情感,而不是认知。如果在儿童早期不训练人的情感反应的模式,那么他的个性、人格会有许多缺陷。当今许多人早早教育孩子识字、背诗、数数,但如果不早早教孩子情感,就实际上毁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如果情感反应模式不恰当,他一辈子生活就会受到阻力,因为情感方式直接影响它的交往方式,人是不能一个人生存的,不会交往,就不会生存。一个人不会同情、不会怜悯、不会依恋、不会移情,就注定了这个人一辈子苦命,即使你学习很好,也会有缺陷。这要回溯到小时候,父母、家庭、教师、少先队有没有教给他爱心、同情心,有没有教给他人与人之间的亲和、依恋,有没有教他善解人意。
第三部分:体验学习的构成环节及其机制
体验学习的构成环节至少有这样几个环节:第一,文化性的刺激。第二,有演化而来的认知,即社会性觉知。觉知是一个刺激,它可能是环境,也可能是人、是某件事。第三是情感反应。觉知导致情感反应,情感反应有的可能成为行为,有的是性向(趋向、倾向性)。再一个环节是价值观的组织,成为有一定方向性的价值观,再发展为人的人格倾向。情感体验是按这一条线索来构成的,有这几个环节,接着新一轮的体验开始了。情感体验重要不重要?人的知识可以多学少学,可以不读大学,但不能不做一个人,还得快快乐乐地生活,快快乐乐地成家、娶妻嫁人、生子养女。宁可当一个快乐的清道夫,也不能当一个悲剧式的学者,不能精神不健全。一个人的人生悲剧现在往往过多追究这个人本人,其实很大原因应该追究他的父母和早期教育。
第四部分:体验活动的类型
按心理学方式的大类型来分,有肯定性感受体验与否定性感受体验两类。
肯定性感受体验有:快乐、舒适、幸福等。否定性感受体验有:恐慌、焦虑、痛苦、慌张、惊吓等。肯定性、否定性可以转化为积极性与消极性体验,并且可以相互转化,“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我们要善于把否定性感受体验转化为积极性的体验,而肯定性的感受体验并不都是积极的,如吃好、玩好、快乐不一定是积极的体验。心理学的肯定与否定不一定都能成为精神教育的积极与不积极。
具体从内容上分,可分为接受性体验与创造性体验。接受性体验是把历史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文化遗产和知识教给学生,通过知识的陶冶,使他们得以接受。如各学科的教育、少先队的教育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只要把接受性的资源提供好、组织好,是可以实现目的的。
创造性体验,它不是现成的资源,需要重新组织、调整或创造。
从空间上分,可分为紧张性体验和庇护性体验。
紧张性体验,就是人的创造性生产活动、战胜困难的过程,当人受某些外部条件限制,就可能产生紧张性体验。如果没有紧张性体验,人的情绪就不能适度唤醒,人就不能紧张起来,能量就不可能在一定程度聚集起来,就无法生产劳动,不能创造。这是很需要的。愉快学习、快乐教育不能理解为快乐就是松懈,不能误解为减负就是没有压力,尤其是青少年时代,当然要有一定的紧张。紧张的体验,一定要让孩子体验到,如果从小没有紧张的体验,他日后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情绪专注的品质如果不从小培养,他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也就不可能取得学习成就,学习目的就根本无法实现。
庇护性体验,是与空间完全融合,非常宽松,得到庇护,得到喜爱的一种体验。如孩子在母亲宽容下非常放松撒娇,学生在喜欢的老师面前非常放松、坦诚,非常自然,非常活泼,无拘无束地创造。这是一种庇护性的体验,没有对立,完全融合。这种体验也非常重要,没有这种体验,被压抑、被扭曲,不自尊、不自信,悲悲苦苦,唯唯诺诺,还怎么有创造?
从时间维度上分,有期待性体验与追忆性体验。
期待性体验,是期待未来的体验。一个人不能没有期待,不能没有对未来的憧憬,不能没有希冀感。理想、希冀、憧憬对少年儿童来讲是最最重要的情感之一。每个孩子都会写“我的理想”文章。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体验。出生礼、成年仪式、入队仪式、入团仪式、婚礼、入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往往是一个人身份、地位改变时期的界碑,都是期待性体验。
追忆性体验,是回溯过去的体验,帮助人们重新发现,以释人生的意义。通过想象、联想、记忆,把最好的、最值得珍视的情感经验重新提取出来。体验学习不是一次,需要反复体验,才能慢慢积淀内化。追忆性体验,帮助人们对以往有过的感受体验进一步巩固、强化、整理,进一步挖掘其意义,如看电影,感动了,流眼泪了,如果不再进行追忆性体验的活动设计,就不会把这种感受提取出来再加工,重新升华,挖掘意义,进而稳固它。追忆性体验很重要。教育不仅仅是设计,而且要挖掘,要及时地挖掘看似偶然事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这就可能成为一个生命的唤醒期。教育不是简单地一个劲做加法,而是要反复挖掘。要注重对经验进行整理,使之结构化。情感也是这样,也是不断整理。
第五部分:体验教育如何设计和创造
1.注重利用
首先不要忘记学校与现有生活中的利用,利用自然情景、自然资源、学校学科教学资源。现在的一个很大毛病是学科教学与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不结合,共青团、少先队应自觉地把工作做到课堂中去,要即情即景地利用。体验学习,许多时候是随机的,“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栽柳柳成行”。要善于抓住和借助时机。体验学习要有一定的时间,要有耐性,不能心急,渴望一次活动一个晚上就成功,这样只能走过场,成为形式主义。不能强迫孩子写日记,即时即刻地谈体会、写日记,这样只能做假。怎样才能利用好自然环境、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这需要运用教育机智。
2.精心设计
一是角色承担,体现孩子的不同社会角色承担。孩子在学校是个学生,在家是独生宝宝,怎样让他充当哥哥、姐姐、爸爸、妈妈,充当老师,充当护士、医生,充当病人、残疾人,角色扮演、角色承担是个好办法,多种角色承担才会有义务责任感。再一个是设计要体现关联性,要注意时间性、场合性、循环性。注重关联性,而不是东一葫芦西一瓢,要让学生产生想象,产生联系,使之把老经验和新的刺激重新整理,产生新的认知、新的知识、新的经验、新的感情。
3.积极创造
体验教育本身确实是共青团、少先队的新命题、新概念、新探索、新境界,新就新在它体现了教育改革的许多时代特征,它是少先队教育最适应的模式;体验教育更加具有主体性、个体性、真实性、情景性,它是共青团、少先队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团队工作者需要把握当今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需要学习心理学知识。
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是孩子们命运的引领者,甚至是主宰者。许多教育家、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事情、很多书本知识离开学校后会忘记,但有些东西是忘不掉的。忘不掉的是那些最值得你纪念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毕业以后很多年,学校里教的知识渐渐淡忘了,还有一些东西是忘不掉的,这些忘不掉的东西才是教育。这是很有哲理的。这些忘不掉的东西其实是最刺激、最冲击你的人物、事件、情感,和知识一起积淀下来,构成、内化为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是一个过程,它是把过程的东西渐渐积淀、渐渐内化、渐渐变成稳定的品质,强化——积淀——内化,朝着一定的方向强化、积淀、内化,然后稳固为品质,这就是素质教育。共青团少先队是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完全可以大有作为。